绑定系统,做县令爹的无敌女师爷
作者:畴畴 | 分类: | 字数:81.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06章 无法改变
太子回到东宫之后,十分愤慨。
“兰师爷,本宫没想到,在皇祖母眼里,本宫如此孱弱不堪。”
兰师爷思考之后,他觉得太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太后经历得足够多。
她想事情绝对不会只看眼前的一块。
“后宫女人太聪明,确实容易搅动不安,让她做臣子妻,令夫妻二人尽心为朝廷卖命,也未尝不可。”
太子不想听这些。
他和前太子不一样,只懂得享受别人的温柔小意。
新太子要的是征服,要的是驾驭感。
太后不让他驾驭看中的女人,给他打击很大。
薛守拙接到赐婚的旨意心里波澜不惊。
有郑彦中在,嫁人了继续辅佐老爹也不成问题。
尹先生最近给她写了一封信。
玻璃研制遇到困境。
贺友兰认为研究玻璃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制作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日用器皿,精巧细物,并无太大用途。
贺友兰想让尹先生先好好研究火器制作。
“可是火器制作,需要改良锻造工艺,最后还不是需要化学技术的提升。”
尹先生想做更先进的燧发枪。
然而他发现虞朝其实有工匠研究出早期的燧发枪了。
撞击式燧发枪,弹簧和火石作用打火,完成自动打火,提高瞄准精度。
最开始尹先生是狂喜的,只要批量生产,那么不愁在火器方面领先西方诸国,对他的殖民设想也大有益处。
后来发现,想要大批量生产十分困难。
欧洲也是在工业革命后才实现燧发枪大规模装备军队。
因为枪管和击发零件需要生产车间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消除公差影响,进行批量生产。
“工业化和手工作坊之间的差别,我如今才得以领会,然而凭一己之力,实在难以完成设想。”
尹先生在信中无奈地写着。
他认识到,在工业革命前,先要有科学技术的普遍提升作为积累。
薛守拙回信,说已经发现了一个和徐光启类似的人物,未来把他安排到四夷馆,给予他充分条件,应该能够尽快翻译出《几何原本》,到时候再让他翻译出一些西方物理化学书籍。
贺友兰对尹先生监视颇为严密,他无法接触太多西方传教士。
并且,贺友兰也不同意尹先生把研究的成果轻易告诉世人。
这些属于秘术,不能轻易传承。
尹先生不同意,工业化需要有一大批工业人才,必须打破知识壁垒,让很多人掌握相关技能。
贺友兰认为他的说法简直大逆不道。
“如此秘法,怎么可能让外人轻易得知。只能由官家制所的工匠悉知一二。”
尹先生不同意这种说法。
他在信中和薛守拙吐槽:
“技术垄断和工业化格格不入,然而哪怕如贺阁老也是封建社会手工作坊的思维,不肯改变。想要让先进火器大规模配置军队至少要实现工场手工化。然而不打破家族传承这种落后的模式,提高手工匠人的社会地位,根本没办法实现工场手工化的形成。”
有些内容,是用现代人才明白的拼音写成,以防别人查阅信件。
阅后即焚。
薛守拙看着尹先生的来信,也是十分无奈。
光掌握技术是不够的。
做一把先进遂发枪,找几个手艺超群的匠人制作,不惜人力物力,怎么都能弄出来一把。
难的是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并且具有制式标准,在战场上能够零件替换。
尹先生越来越苦闷了。
想法太多,无处施展。
“心急吃不了热馒头。”
薛守拙总结。
可是,尹先生不急也不行,他的身体更差了。
贺友兰有些后悔,听了永继帝的话灌他慢性毒药。
现下就别忙着研究玻璃什么的,赶紧把火器改良了。
尹先生和火器局的工匠完善遂发枪的生产技法。
只是无法把成本降下来,也无法大规模生产。
“唉,尹先生大才,但是其发明之物总有种空中楼阁的感觉。不过此燧发枪可以举全力生产数十支,供御林卫使用。”
贺友兰评价。
永继帝对燧发枪也是这个态度。
然后他强调,燧发枪之制作,一定要保密,绝对不能外传,只允许火器局几个工匠首领掌握。
尹先生十分无奈,如果是这样,更不可能实现工场手工化生产。
简直无解,是一个死循环。
工业化不会死守技术壁垒,在一定范围内是开源的,保持先进的方法在于不断技术升级。
手工作坊强调的是封闭。
什么传男不传女之类的,往往一个家族毁灭了,一项技术就没了。
完全没有系统性技术升级的可能。
尹先生无奈又头疼。
贺友兰告诫尹先生,不可把燧发枪制作秘法告诉别人,否则后果自负。
然后又开始严格监视他。
“我能提供新技术,但并不能提供新的思想。”尹先生喃喃自语。
被严密监视之后,尹先生不再给薛守拙写信。
薛守拙也开始准备出嫁。
“我们并不能改变什么。”
薛守拙重新拿起绣花针,绣起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