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委书记走向官场巅峰
作者:虹玲 | 分类: | 字数:32.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章 懒的问题
21.懒的问题
胡正明见到胡浪子到处察看打探,又见苏元贞皱起了眉头,赶紧赶他道:“胡浪子,你在这里瞎闹什么?还不赶紧去找找你的儿子?”
胡浪子咧嘴嘿嘿一笑,说道:“大侄子,你们是当官不管民间苦,我现在连饭都没得吃的,上哪有钱去找儿子去?”
苏元贞带着歉意的口气说:“实在抱歉,我今天是打起空手来的,没带什么扶贫物资!”
一听没有物资,胡浪子的脸一下子黑了,鼻子里哼了一声,转身就出了院子,边走边说:“不送东西,还扶什么贫?”
众人听了这话,冲他背影“呸”了一声,有人低声骂:“好吃懒做的东西,就是想到别人给他送一坨!”
说完,这人转身又对苏元贞说:“领导,谁要是能把杨浪都扶起来了,就算他有三头六臂!”
苏元贞有些不明白,便问:“怎么扶不起来?”
旁边一个女人说:“他好吃懒做搞惯了的,你再多的钱和东西都不够塞他的嘴,怎么扶得起来?”
说完又说:“他才50多点,儿子也大了,要不是好吃懒做,怎么会成天想要人送东西?”
苏元贞还没答话,另一个女人便接过了先前那个女人的话说:“说起他那个娃儿,真是受了他老子的害,那才是划不来哟!”
苏元贞马上警觉了,立即问:“他娃儿怎么了?”
女人说:“他娃儿读书成绩好得很哟!从小学到初中,不但是全班第一名,还是全校第一名!初中毕业时,以698分的成绩考到全县第一,是红杉一中的高中尖子班……”
还没等女人说完,苏元贞便迫不及待地问:“现在呢?”
旁边另一个人接过话说:“现在?唉,这娃儿没有碰到个好老爹,有什么办法?这娃儿高中只读了一年,就跑出去打工了……”
苏元贞知道红杉一中是红杉地区最好的高中,要是成绩不好,别的父母想送钱都没办法把孩子送进去读,这么一棵好苗子,进去读了一年竟然不读了,不免吃了一惊:“辍学了?什么时候的事?”
那人想了想,说:“今年下半年的事,那娃儿叫胡青杨,真是可惜了!”说完又对苏元贞说:“那娃儿要是能读出来,可是给我们胡家光宗耀祖的……"
苏元贞听了没有吭声,心里却像压上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她转头问马玉友:“马书记,孩子辍学的事,你们就没管管?”
马玉友说:“管啦,他家有个帮扶干部,是县农业局的,听说孩子没上学后,还专程来家里找过呢。”
胡正明接过马玉友的话,把那个帮扶干部找孩子的事和苏元贞讲了一遍。
那个帮扶胡浪子的干部叫陈明生,他得知胡青杨辍学的消息,先是打电话给胡杨的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告诉陈明生:“胡青杨这个学生,辍学了真是可惜!他是从河头乡初级中学以698分的高分,考到我班上来的!一个乡镇初级中学,能以这样高的分考到我们红杉一中来,过去从没有过。”
“我曾经悄悄问过,他是不是出生在一个教师或干部家庭,结果都不是,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母亲在他3岁时,就抛下他跑了,他父亲又有些不成材,真是歪竹子生直笋子!才考来的时候,他的成绩大概在全年级300名左右,但照他这样下去,考个一本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到他走的时候,成绩就已经滑到了800名左右。其中的原因我不说你都知道。”
“这孩子非常内向,也不爱和同学交流,性格有些孤僻,我从没见他笑过,像是精神负担很重的样子。高一读完,高二下半年他就突然离开了学校。我见他一个多星期都没到学校,便四处打听,后来才听他们村上人说,他外出打工去了。”
“他还不满17岁,身体又不好,听说在一个厂里1300元包吃住。天哪,1300元,就把这孩子一辈子给埋葬了!我带信让他来上学,可他没有来,后来就不知到哪儿去了!”
陈明生了解了胡青杨读书和辍学的全部经过,他一方面为胡青杨辍学感到惋惜,同时又把这个家庭脱贫的希望寄托在胡杨身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是把杨阳重新请回课堂。
他这个帮扶干部,不能帮钱帮物,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胡杨重回课堂还是能够做到的。
要把胡青杨重新请回课堂,首先得弄清楚胡青杨现在在什么地方,陈明生不顾路途遥远,再次来到了坡头村胡浪子的家里。
陈明生问:“老胡,你儿子胡青杨现在在哪儿打工?”
胡浪子满不在乎地说:“不晓得!”
陈明生又问:“你自己的儿子在哪儿打工都不知道?”
胡浪子不耐烦地说:“这狗日的翅膀硬了,到哪里也不给我说!”
陈明生想说:“你多好个爹,他要给你说?”想了想忍住了,耐着性子问:“他给不给打电话?”
第21章 懒的问题
胡浪子说:“有时打,有时不打。”
陈明生说:“他如果最近给你打电话,你马上就把他的电话告诉我,好不好?”
胡浪子说:“你有啥事找他?他还是细娃儿,有事给我说!”
陈明生说:“这事得先给他说,以后我自然会告诉你!”
没过多久,胡浪子果然给陈明生打电话,把胡青杨的电话告诉了他。
原来胡青杨在广州的东莞市打工。
陈明生急忙给胡阳打电话。电话打通了,胡青杨大概见是一个陌生电话,有些警惕,便问:“你是谁?”
陈明生说:“我是你们家里面的一个帮扶干部,叫陈明生,你叫我陈叔叔好了!我已经从李老师那儿了解到了你过去读书的情况,我觉得你辍学了实在可惜!今后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你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你爸爸就是那个样 子,要摆脱贫困只有靠你!你把书读出来了,找到一个固定的工作,成一个家,慢慢地就能改变命运,眼前虽然能挣点钱,但不是长久的!"
说完,陈明生才问:“胡青杨,我给你打电话的目的,就是问你还愿不愿回来继续念书?”
胡青杨在电话那头沉默良久,才说:“陈叔叔,我是愿意回来念书,可我没有钱.……”
陈明生马上说:“钱的问题你不要考虑,只要你想读书,我们会想一切办法,让你在学校里无忧无虑地读!”
说完,陈明生又语重心长地说:“胡青杨,回来上学吧,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胡杨被感动了,在电话那头响亮地回答了一声:“是,陈叔叔!”
陈明生的电话是当着胡正明的面打的,所以他转述起来,活灵活现的。
苏元贞边听边点头,见他不说了,又问:“后来呢?孩子回来没有?”
胡正明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胡青杨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苏元贞转头问陈磊:“国家对贫困户子女入学有没有资助?”
陈磊答:“有的,但现在资助标准还没下来,即使下来了,对胡杨这样的家庭来说,那些补助也不够。我们再想想办法,看看团县委那边能不能联系到爱心人士,让他们来资助一下。”
苏元贞大手一挥,说道:“不用找了,如果资助标准不够,这个孩子我认领了,由我来资助他到大学毕业。”
陈磊提醒她道:“苏书记,县里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您可别……”
苏元贞说道:“没事,供养个孩子,我还能承受。”
谁知胡浪子听了不但没有感谢,却把眼睛瞪得比灯笼还大,盯着苏元贞说:“读个什么书?还不如让他在外面挣钱!”
苏元贞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来,也来气了:“你倒想他在外面挣钱回来给你花,可你想过你和子一辈子的前途在哪里?人家的父母累死累活都要让儿女读书,那些考不上的也要拿钱去买来读。你倒好,儿子在给你争气,你在给他放气,也不为儿子的前途着想,只想让儿子挣钱给你花,像个当爹的人吗?”
胡浪子自知理亏,才红着脸说:“我倒想让他读,可是我儿子要是去读书,没人挣钱了,我的生活费,领导也要考虑考虑才对呀。”
苏元贞听了哭笑不得,却也拿他没有办法,便说道:“你放心,党和政府是绝不会让一个孩子辍学,更不会让哪一个百姓吃不上饭的。你家的情况,可以享受低保,但你也得动起来,自己种点粮食和菜,养点鸡猪,不准再拖儿子的后腿!”
胡浪子再也找不出理由反对了,只好说:“只要不找我要钱,还给我享受低保,我拖他什么后腿嘛?”
苏元贞说:“既然不拖后腿,我们就这样定了。”
说完又开导他道:“老胡,你这个家要想致富,就只有靠你儿子把书读出来,找个好工作,成个家,到时候你也老了,可以跟着儿子去享福了,你要是不让他读书,把他这一生祸害了,那你这辈子别想爬出这穷窝窝。”
胡浪子听得心服口服,不觉收起了那胡搅蛮缠的性子,咧开嘴傻笑。
苏元贞见把他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终于放心了。
她又转头对村民们说道:“乡亲们,不管你们现在怎么困难,请你们放心,县委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如期与全国人民一起脱贫奔小康。陈主任,以后我就挂钩这个村了,回去后,你们扶贫办就赶紧和乡里对接,认真研究一下坡头村的脱贫攻坚方案,我要亲自审查,亲自督促。”
陈磊连忙点头:“好的,苏书记,我们回去马上研究。”
从坡头村返回河头乡政府,已经到晚上八点多了,天已经完全黑了。
走了一天山路,水也没喝上两口,大家的肚子都在唱空城计,咕咕咕直叫。
乡党政办公室主任刘开利在中午吃饭的饭店早已订好了一桌火锅,众人下了车,就抬起碗来吃饭。
由于县委已经下了禁酒令,加上今天大家都走累了,所以这餐饭吃得很快。
吃过饭,苏元贞被马玉友他们安排到一家简陋的旅社住下,这个山旮旯里的乡镇,就连家像样的宾馆也没有。
马玉友看着简陋的旅舍,歉意地说:“苏书记,今晚只能委屈您啦,等办公楼那边的宿舍盖起来了,我们一定准备两间接待室,改善下接待条件。”
苏元贞知道乡里条件艰苦,只能将就着住一晚,便说道:“没事没事,你们也累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马玉友说:“好的,那苏书记休息吧,我们先走了。”
说完带着乡里的领导回去了。
苏元贞一屁股坐在床上,感觉身体累得有些散架了。
长期的机关工作,她好久没有像这样爬山了,今天真是长了教训,回去以后一定要加强锻炼,否则很难适应基层工作。
旅社主人给他们每人送来一壶热水,苏元贞看屋里连卫生间也没有,赶紧拿着盆去外面接了一点冷水,准备兑点热水泡个脚再睡。
这时,她看到河头乡的乡长程开明提着一桶热水朝她房间走来。
她问道:“程乡长,你还没回去休息呢?”
程开明笑道:“苏书记,您第一次来河头乡,就跟着我们爬了那么远的山路,下山时路也很陡,肯定是累坏了,我让旅社给你们都煮了些姜水,您泡泡脚再睡,不然明天这两腿估计会难受。”
苏元贞不免心头感激。
从今天调研的情况来看,这个程开明倒比马玉友更了解乡情,做事也更认真,他总是默默地跟着马玉友这个书记走,一路上既不抢答,也不拆台,把汇报工作和向她表现的机会都交给了马玉友。
可惜马玉友对乡情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得靠手下人来补台她才能得以知道河头乡的具体情况,这有失一个乡党委书记的风范。
还有这么冷的天,马玉友把他们带到旅社就完事了,而程开明却能想到她走累了,要护好她的双脚。
无论是从工作态度,还是迎来送往上,似乎程开明都比马玉友更胜一筹。
苏元贞打算再探探程开明的虚实,以便以后用人时不被一叶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