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30.7万

第39章 基层一日游3

书名: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字数:3661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5:26

卫昭不服气,心想你外甥在军事方面怎么好意思跟我外甥比?我弟弟和我外甥死后,你看看你打的是什么仗,虽然也有大汉国力变化,你自己穷兵黩武的原因吧,但是那也是真的不能直视的战绩好嘛。

不过刘彻突然提起曹襄,让卫昭有些好奇,这位是平阳公主的儿子,也是历史上卫子夫的女婿,她忍不住问道:“曹小公子……比去病大很多嘛?”

刘彻对自己的外甥也是很喜欢的,就是这个外甥很乖巧,并没有卫家小子能哭闹,让人怜惜,但是并不符合刘彻对儿子的幻想。未来,朕的儿子,就是要嗓门大,个子高,擅于骑马射箭……刘彻忍不住开始幻想起来。

卫昭看刘彻不知道又在想什么,脸上露出了迷之微笑,只当他是喜欢外甥,然后听刘彻缓缓讲:“会叫舅舅了,能走了,站起来也就这么大一点,将来给他选个好师傅,教他骑马射箭。”

卫昭听着他在畅想,不知道他在说外甥,还是在畅想儿子。

刘彻突然顿住,回头看卫昭。卫昭本来在他半个身位后,看他突然停了下来,疑惑地抬起头看他。刘彻静静地凝视卫昭地双眼,只感到了安心和平和……和一点不服气。他忍不住笑道:“怎么,还不服气是吧?你总说我宽宏,那我也不与你计较了。豆腐坊这边我看过了,很好,你还要带我看什么吗?”

卫昭快步跟上:“臣希望陛下去看看耕作,最好亲自耕作下,鼓励下士气。”

“你可真大胆啊,居然敢让我耕作。”刘彻满脸嫌弃。

卫昭也知道农田环境不好,但是这不也是为了这人好嘛。

“也不用陛下干什么呀,跟农夫聊聊天就好了啊。到时候传出去一定能帮陛下赢得百姓的心,陛下也可以为百官做个榜样,陛下尚且关心农耕,其他人有什么资格轻视生产呢。太皇太后也会高兴的。”

刘彻沉思片刻,同意了,但是反复强调:“我可不是为了让太皇太后高兴,我只是想效仿古之圣贤而已。”

卫昭附和:“那是自然,臣只是随口一提。不过这探访农耕,臣就不太了解了,正巧臣看县令也在外候着,不妨让他们安排?”

“也好。”

然后在外候命的以县令为首的本地官员,接到了皇帝要考察农耕的要求。他们手忙脚乱地安排,心里惴惴,不知道皇帝打的什么算盘。

卫昭建议刘彻找县里的官员安排也有她自己的考量。第一,她对本地并不熟悉,毕竟不是原主,离家也很久了,不知道本地农耕的具体情况;第二,她今天带刘彻探访民情可不是为了揭发底层吏治腐败的,她只希望刘彻更了解民情。其实,看到豆腐坊那家生活拮据时卫昭就后悔了,她自己对古代也不了解,天天希望皇帝了解民情,她自己其实也没有多了解基层,本来觉得豆腐坊在本地算是个不错的生计,这里的工作人员生活条件应该算是好的,结果……

她本人如果揭露了丑恶,对她自己也许没什么影响,毕竟马上拍拍屁股走人了,她的族人还要在这里生活,难保不会被报复。而且,百姓生活苦,也不能完全怪地方官员,谁让大汉生产力低下呢?

皇上这套行程安排把整个平阳县都惊动了,公主和驸马也不知所措。本来,公主听说皇帝要来平阳县是很高兴的。王太后所出的众多女儿中,她的年龄是最大的,和这个弟弟年龄差距较大,自己成婚也最早,陪伴弟弟的时间最少。

公主虽然嘴上不说,但也担心自己和弟弟不够亲厚,好在父皇母后为她寻了个好亲事,她的丈夫是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拉拢住对巩固弟弟的皇位也很有好处,凭着这份关系想来弟弟对自己也不会太差。

然而大汉的公主,总是要想方设法地跟皇帝亲上加亲的,比如她的姑姑馆陶公主。平阳公主只有个儿子,皇帝连子嗣都没有,让女儿当皇后或儿子当驸马暂时看不到什么希望,那只好走点别的路线……比如送些美女。

反正,馆陶公主当年也总这么干,虽然姑姑女儿现在是皇后,但是鉴于姑姑之前给父皇送美女的行为,她也没什么立场来谴责自己。

其实按照自家男人偏好来说,平阳公主觉得,自己也许送些漂亮男孩更好好,但是目前弟弟没有孩子,母后防着韩嫣都跟防什么似的,自己要送男孩,怕是要让母后派人来斥责自己了。

可惜,这一批进献的美人没有能讨得弟弟欢心的,弟弟一副被掏空的样子,在自己家居住了几天也没有宠幸任意一个女人……倒是对卫氏女肉眼可见地好,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安排卫氏女进长安献鼎是好是坏。

早上弟弟起了大早,折腾的公主府人仰马翻,公主不敢有怨言,安慰好嘤嘤嘤哭泣的儿子后,便急匆匆地为弟弟安排行程。可谁知弟弟心血来潮,突然要去看农耕?农耕是干什么的公主也不知道,只好赶紧安排府中稍微懂些农业生产的仆从准备东西,再次人仰马翻。她怕弟弟再折腾了,便要求丈夫一定要跟好皇帝,万一有什么不妥的还能回旋下。

刘彻对突然被姐姐塞进队伍的姐夫很是嫌弃,但是这次是要以皇帝身份巡视农耕的,也就不需要抢姐夫身份了,跟着就跟着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田间,看到了田里热火朝天地耕种。

刘彻定睛看了一会儿,突然笑了:“你这曲辕犁已经在这里开始使用了?”

卫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笑着说:“我是平阳人嘛,搞出来了农具之后先在老家免费送一批,造福乡梓。大家看着好,也就都开始用了,图纸都是公开的,也可以在我家铺子里买些现成的。所有发明停留在纸上是没有意义的。”

县令一路上一直观察皇帝和长平侯,看两人相处颇为随意,估摸了下两人关系,便讨好道:“长平侯才思,令人佩服啊。这曲辕犁传回来之后,下官便安排人试验推广,这耕田调头更快了,也更省力了,真是百姓之福啊。”

刘彻看着觉得有趣,便要亲自下场试试这犁,周围人大惊失色,觉得陛下千金之躯,缘何来做这粗鄙的事啊。

卫昭发现自己还是想少了,她以为皇帝亲自试验农耕便会感动众人,没想到也可能会被众人认为是皇帝精神不太正常。这帮官员是真没文化啊,居然想不到点子上。不过也许也不能怪他们?毕竟现在儒家还是个弟弟,没有什么仁爱的思想。

卫昭连忙找补道:“陛下总觉得百姓辛苦,今日是想感受下百姓生活的。陛下仁德,有古之圣贤的遗风啊。”

看到长平侯给了定调,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称赞陛下的仁德。附近的农民本来看到一队贵人来到田间,不敢多引人注意,现在听到陛下居然关心他们的生活,顿觉感动,齐呼万岁。

刘彻在长安时就试过这曲辕犁,现在倒是不需要现学,只是觉得使用起来劳累,当然,英明神武的陛下时不会这么说的,他装作轻松的样子拉了一会儿,随即又招了一些本地农夫问话。这些农夫诚惶诚恐地回答了陛下的问话,心里却更爱戴陛下了。

在基层体验后,刘彻在公主府设宴招待卫昭,然后跟卫昭吐槽:“农耕居然这么辛苦。”

卫昭反而笑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陛下已经为天下做了表率。”

刘彻叹了口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好啊,我会把这句话写下来,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只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农户耕作稍微轻松点?”

卫昭心里满意,很好,已经懂得了实践的意义,下次自己跟他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想来他也容易接受了。说到耕种,卫昭也是两眼一抹黑,后世机械耕种普及率太高了,这原始耕种她也不懂啊,然而……她突然灵机一动:“陛下,臣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

刘彻哭笑不得:“你就直说吧,你的建议我有不接受的吗?”

卫昭回忆了下,还真是啊,然后喜滋滋地道:“陛下颁布个诏书吧,说自己在平阳体验了农耕后,深谙农耕之辛苦,希望天下有识之士进献农耕技巧,给予封赏。”

刘彻沉思片刻:“准了。”其实两人都知道,这个诏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的寻求农技,前期招募技术人才也已经寻求了农技。这个诏书的目的……更多是想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爱民如子,亲身农耕罢了。

“臣觉得,我们可以用畜力代替人力。不妨大规模推行养牛,用牛犁地。牛的力气大,犁起来也更快,以畜力代人力,更体现儒家仁政的思想。”

刘彻想了想,觉得有理,暂时放弃了强硬推行自己的想法,不代表他就放弃斗争了,只是要采用更迂回的方式争取权力,正好这农耕为重就是汉代的政治正确,十分有利于树立皇帝的光辉形象:“也可以,只是这养牛之法,还需要再寻觅下。你也不用总提儒家,想来你也知道,我看起来崇尚儒家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卫昭露出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的表情。她虽然打算帮皇帝争夺权力,但是目前还是试探阶段,汉武帝可不是她敢于交付后背的队友,搞不好就是背刺自己,还是经常装傻就好,让皇帝猜不透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不然,晁错可是皇帝背刺好榜样,汉代皇帝性情薄凉是出了名的。

突然,一个建章卫在大厅门口求见,刘彻顿时严肃起来, 召见了这人。这人不知道跟皇帝密奏了什么,皇帝的脸色深沉了起来。

卫昭有些惴惴,刘彻很少在她面前板脸,想来发生了什么让他不悦的事了。

匈奴寇边?百越匪患?卫昭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些想法,可又都一一否决了,她记得这个时间段,历史上没发生什么啊。

刘彻命建章卫退下后,侧头问卫昭:“我在这里待了太久了,明日要回长安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卫昭揣测了下皇帝的意思,试探道:“臣离家日久,母亲和兄嫂十分想念臣和臣弟……”,这话还没说完,就看到皇帝似是不悦,连忙改口,“只是,在长安居住许久,这在家里居然有些不适应了,臣也想早点回长安。臣冒昧,可否请陛下再带臣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