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人的修仙生涯
作者:晓庄梦蝶 | 分类: | 字数:51.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6章 瓶颈
岑璟雨回到松鹤峰后按照既定计划对各个邻居一一拜访了一番,送了些伴手礼后,便佯装无事的回到了自己的洞府之中开始消化起了此番收获。
在之后的日子里,岑璟雨每天除了打坐修炼,便是参悟修习从拢广楼那买来的术法神通,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岑璟雨还会找一处无人之地实验一下神通,同时练习一下各个法器的运用。
当然,闲暇之余岑璟雨也会去到那玄狐宗的坊市之中闲逛一番,看看有没有自己用得上的物件,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找到什么心仪的物品,凭借着筑基期修为和俊美的外貌,在一段时日之后岑璟雨倒也和这坊市内的许多修士混了个脸熟,坊市中有这么个筑基散修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
岑璟雨时不时也会趁着去坊市中闲逛的功夫摆摊低价售卖一些自己绘制的炼气高阶灵符,他当然不只是为了赚那点灵石,而是在经过了和拢广楼三人斗法之后,岑璟雨已经确定了炼气期的符箓效用在筑基期的战斗中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是有限,所以便想提升一番自己对于符箓一道的造诣,看看能不能绘制出筑基期的灵符。
于是乎他便在打坐修炼的同时一心二用,钻研起了从下界那些仙门之中收集来的所有有关于符箓的典籍藏书,结合从坊市之中淘来的符箓典籍,用一些有关术法和突破筑基的经验为代价,从云玄子那换来了对方有关制符一道的经验总结,以提升自己在符箓一道上的造诣。
但绘制符箓必然需要大量重复的练习,这期间难免会生产出大量不达标的符箓,练习绘制需要的材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故此岑璟雨便每隔一段时间便去坊市一趟,以成本价卖掉自己练习产出的用不上的炼气期符箓,然后再买上一批新的符箓绘制材料。
岑璟雨就这样过着规律且安逸的生活,直到……
半年后……
松鹤峰洞府静室内,岑璟雨将体内经脉之中游走的灵力缓缓收归丹田灵海之中,而后缓缓的睁开双眼看向自己的手心,喃喃自语道:
“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啊,从两个月前开始我便闭关,停下了其他功法的运转,全心全意的修炼这太乙五行归元诀。不仅没日没夜的闭关苦修,还布置了大量灵石在这静室之内,不存在灵气不够的情况,但为何境界提升的速度竟还是如此之慢?和炼气期时的修炼速度相比简直就是火箭和龟爬的区别,明明修行了如此之长的时间,但若是不仔细内视己身的话甚至都发现不了修为有所精进。”
岑璟雨拿起摆在一旁的太乙五行归元诀秘籍,又仔仔细细的翻看了一遍,然后和自己的修炼运行路线一一对照。在再三确认无误之后,又按着书上记录的运转了一个大周天,随后他才将秘籍缓缓合上放入储物袋中。
却见他眉头微皱,有些无奈的自言自语道:“吸收灵气,运转周天的速度都没有问题,经脉稳固也没有“漏气”的现象,还远远没有达到身体的极限,但修为的提升就是慢,按这种速度只怕是到我老死那天都达不到筑基后期吧……唉,一个人闭门造车终究是不行,遇到问题就歇菜,但我一介散修也没有师父能帮解释其中缘由啊。那些邻居也都是炼气期,都还在为了一颗筑基丹奔波,更不可能提供什么有用的建议……”
岑璟雨就这么盘坐在静室的床上嘀嘀咕咕了好一会,最终还是决定先不去想修行上的问题了,反正自己一个人琢磨也琢磨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如先出门散散心,没准就能受到什么启发也说不定呢。
随着他起身刚走出洞府,便撞见正在漫步下山的马刘沛。
马刘沛看见岑璟雨的身影,十分自然的上前打了个招呼:“哎呀,真巧啊前辈,您也要外出吗?”
岑璟雨礼貌的点了点头表示回应,而后开口回道:“嗯,近日修行遇到瓶颈,便想去坊市中放松放松。你前几日不是去星斗大森林中猎杀妖兽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嘿嘿,这次运气不错,刚进森林没多久便遇到了要猎杀的妖兽,而且刚好那妖兽还受了些伤,便被我给捡了漏,没费什么功夫就解决了。”马刘沛憨厚的笑着说道,“这不刚回来,也准备去坊市中好好犒劳犒劳自己呢~”
“这样嘛,那你的运气还真是不错呢,要不我们一起去那忘忧居吃点喝点?我一个人也挺无聊的,刚好凑个伴怎么样。”
“哈哈,前辈大气,前辈大气,那俺就不客气了。”
“呵呵,没事,走吧。”
二人说定之后, 便结伴朝着坊市进发……
忘忧居,是玄狐宗在其坊市中开设的面对所有修士的产业之一,其内提供住宿、饮食、歌舞表演等。其中除了掌勺大厨是一位筑基修士之外,其余人等都是玄狐宗的炼气期弟子。
这名掌勺大厨据说曾是邺国首都某间声名远扬的大酒楼中的当家大厨,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烹饪技艺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了修仙之路。后因天赋异禀被玄狐宗人看上,加入其中,并在成功筑基之后便拜在了某位结丹长老门下成为了其弟子。
但即便踏入仙道,他却还是不忘初心,始终未曾忘记自己对厨艺那份深沉的热爱与执着。后来受炼丹之道的启发,将厨艺和修仙之道相结合。在他看来,炼丹和做菜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用各种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通过不同的材料搭配产生不同的效果,最主要是用火的门道,最终使人能够更为充分地汲取其中蕴含的精华养分,炼成/出锅之后以口服之。为此他还发明出了“炒丹”之术,虽然并没有比传承已久的炼丹之法高明,但创新精神却是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