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开局获得狩猎技能

作者:梦涵热辣 | 分类: | 字数:48.4万

第64章 心悦诚服

书名:四合院:开局获得狩猎技能 作者:梦涵热辣 字数:3378 更新时间:2025-02-22 01:51:48

“难怪能钓上来这么大的鱼啊!”

听闻此言,

旁边的人也显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来到这里钓鱼的,

基本都是痴迷于此的发烧友。

早先京城传扬开来有一位被称为“钓王”的人物,他们都曾有所耳闻。

有些未曾亲眼见过这位“钓王”,对自己钓鱼技术颇有自信的人,甚至对他获得“钓王”之称还有些不服气。

如今得知眼前这位帅气小伙就是传说中的钓王,

个个皆是心悦诚服。

就凭这等实力,

一条四十多斤重的鱼,在水库中轻松钓获,

“钓王”的称号当之无愧。

李怀山听着周围人们的议论,也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见认识自己的人。

另一边,

肖大海听到众人的讨论,

不禁挺直胸膛,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他将鱼放入桶中,加满水,

周围的人们赞叹几句后各自散去,继续他们的钓鱼活动,

但也有些人并未离开,

而是站在一旁,

显然是想借此机会学习一二。

李怀山瞥了一眼这套特大型渔具,

微微摇头,

放下大鱼竿,

拿起一根较小的钓竿开始准备饵料。

肖大海疑惑地问:

“怎么了?”

“不是用大鱼竿才能钓上大鱼吗?”

李怀山答道:

“一条大鱼,

足够了。”

“这是专门为周老准备的。”

“像这样大的鱼,至少在这水库生活了十来年,还是给它们留下点生存空间吧。”

“再者你看这鱼钩。”

“也不适合再用了。”

李怀山使用的鱼钩,

是由自行车辐条自制而成。

刚才钓这条大鳙鱼时,经过一番角力,鱼钩已然变形。

若再遇到同样大小的鱼,

恐难以再次成功钓起。

听到李怀山的话,

包括肖大海在内的在场之人,都不禁感到奇怪。

那个年代,大家还未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

但听李怀山这一席话,

仿佛他的境界比别人高出许多层次。

难怪人家能成为钓王,

而其他人,只能算作普通的钓鱼爱好者。

李怀山不管旁人如何思量,

径自用小鱼竿继续垂钓。

即便鱼钩并无问题,

他也不会选择继续使用那根大鱼竿。

真要接连钓上十条八条四五十斤的大鱼,

不仅会引起轰动,

而且对李怀山而言并无益处。

十来斤的鱼,

就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

接下来,

围观的人们,

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钓王风采。

李怀山仅凭借剩下的零碎饵料,

便让鱼一条接一条地咬钩上岸。

尽管他口中的“小鱼”,

实际上最小也有三斤左右,大的更是达到十多斤。

对其他人来说,这般情形简直匪夷所思。

但对于肖大海而言,

见识过刚才那条四十多斤的大鳙鱼之后,

眼前的这些成果,反而让他觉得平淡无奇,索然无味。

大约两个小时过去,

另一个大桶就已经装满了鱼。

这正是肖大海精心准备的大号水桶。

除了那条大鳙鱼以外,其余鱼类加起来足有一百多斤。

而李怀山也终于收获了几条大小相近、重量约在三斤左右的鱼,决定就此收干。

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

之前他曾答应,

为冉秋叶学校教导主任准备一场宴席,需要五条鱼。

由于这些并非养殖鱼,

凑齐五条不同品种的鱼,

实属不易。

太厉害了,可以开分厂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红烧鱼对鱼的品种要求不高,现在大家对此也不是特别讲究。

如果非要凑够五条相同的鲤鱼,

反倒显得有些怪异。

“肖哥,我们准备回去了。”

李怀山招呼一声,

随后将鱼线鱼钩摘下,

几根竹竿随意扔在一旁。

肖大海帮忙一起将鱼收拾好搬上车,准备驾车返回,而周围看热闹的人们,仍然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

观赏钓王钓鱼,

实在是太过瘾了,

甚至比自己亲自钓鱼还要有趣。

他们知道,

等回到城里,

京城钓友圈又会增添一则关于钓王的新传奇故事。

回到车上。

李怀山询问肖大海:

“周老要的鱼,你是先送回去?”

“回头你帮我跑一趟厂子,这些鱼我留几条,其他的交到采购科去。”

此刻肖大海仍处于兴奋状态,

连忙应道:

“晚点送过去也不迟。”

“这条几十斤的大鱼,一定要带到厂子里让大家伙开开眼界,增长见识。”

钓上大鱼若不显摆一下,

就如同白钓一样。

虽然这条大鱼并非肖大海亲手钓获,

但他全程参与,自豪感满满。

李怀山至此才明白后世流传的段子,

钓鱼人钓上大鱼,

既不卖也不吃,

却喜欢拎着到处展示。

原来这样的事情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若肖大海具备那样的条件,

他肯定也会效仿那些爱炫耀的钓友。

*****

回到工厂后,

这条大鳙鱼引发的震撼场面堪称空前。

上次李怀山钓上一百多斤的鱼虽然也曾引起惊叹,但远不及这条超级大鱼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一进工厂大门,

立即引来众人围观。

有人将这条大鱼抬到秤上一称,居然重达四十八斤。

这样的鱼可遇不可求。

面对这样的事情,

李卫民自然也前来凑热闹。

得知这条鱼是肖大海预定的,李卫民只能心怀幽怨地望着李怀山。

倘若他也能钓上这样一条鱼,

无疑将成为一大杀手锏,

用来招待客人绝对能够惊艳全场!

但考虑到肖大海的身份背景,

李卫民心中清楚。

别说换成自己,就算是杨厂长亲自来讨要,也绝无可能从他那里取得那条鱼。更何况,肖大海言之凿凿地声明了,这条鱼是要送给他的外公的。厂里不少人对肖大海的家庭背景心知肚明,明白那是非分之想。然而李卫民心里却打着自己的算盘,决定下回无论如何也要请托李怀山帮忙弄一条大鱼来,以此招待他人,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至于钱的问题,在这面前根本不算事。

对于李怀山,其他人则是既羡慕又钦佩不已。如今,钓王的名号他算是稳稳当当地坐实了,旁人再怎么眼红也无法夺走。那条超过一百斤的大鱼让李怀山又进账几十块,再加上之前卖给徐慧真的各种物件,短时间内,李怀山的钱包再度鼓了起来。李怀山特意挑了几条小一些的鱼留着自用,对此,无人有异议,毕竟这些都是人家送来的。

待肖大海准备离开之际,他悄悄把李怀山拉到一旁询问那条鱼的价格。李怀山略作思考后回应道:“五毛一斤,你这条四十八斤,收你二十四块钱好了。”由于是周老先前所托,也算是故交,李怀山并未打算加价。但听到这个价格,肖大海却有些不满:

“这也太抠门了吧!”

“这么大的鱼,哪能按正常市价算?”

“你这是对这条鱼中王者的侮辱!”

“尽管我姥爷拜托了你,但这终究是我拿去孝敬老人的。”

“这份孝心可贵无比!”

“你看刚才李主任那架势,就算价格翻倍他也抢着要。”

“兄弟我不占你便宜,六十块钱,这条鱼我要了。”

“日后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开口。”

孝心无价?李怀山斜睨了肖大海一眼,心中暗赞其胡诌乱扯的本领。不过既然肖大海都这样说了,李怀山也没多做推辞,收下了肖大海递过来的六十块钱。肖大海还颇为不好意思地塞给李怀山一把杂七杂八的票据,里面既有粮票、肉票,也有工业票。这些票券对李怀山而言或许派不上用场,但作为礼物送人倒是非常体面。

时至下午两三点,李怀山见李卫民走向后勤办公室,遂上前招呼道:

“李主任,我想去废料仓库找一块废铁皮,顺便借用一下车间里的工具。”

听闻此言,李卫民反倒有些失望。原以为李怀山会有大事相求,以便自己卖个人情,期待日后请李怀山帮忙弄一条大鱼来。谁知只是为了一点废料。李卫民摆摆手说:

“这点小事,你自己去废料间找就行了。”

“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直接去车间使用就好,现在谁还不认识你呢。”

李怀山也不客气,径直前往废料仓库挑选了一块合适的铁皮,随后去了钣金车间向车间主任打声招呼,开始忙碌起来。他将铁皮裁剪成规则的两厘米宽的长条,截取一段,有点像是一把十几公分长的钢尺模样。然后将一端敲弯合拢做成把手眼看机械技能即将升级,全凭阅读所得。经过一番操作,机械技能果然升了级,李怀山的手艺更加炉火纯青。他继续锤炼铁皮,将其另一侧弯出弧度,并在中间钻了两个孔,将孔间的铁皮剪开、错位对接、锤平、打磨。

正当李怀山专心致志忙活的时候,李主任和杨厂长二人例行巡视来到车间,他们会在每个周末前检查一遍厂里的状况。两人边走边聊,走进钣金车间时,正巧李卫民提到李怀山钓鱼的事。

只见李怀山正在专注打造一件奇怪的东西,二人走上前去,李卫民好奇地问道:

“李怀山,你说来找废料,就是为了做这个玩意儿?”

“这东西没见过,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不是也有什么讲究?”

李怀山答道:

“削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