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红魔传奇主帅:远征之路

作者:海天飞羽 | 分类: | 字数:131.2万

第189章 一脉相承

书名:红魔传奇主帅:远征之路 作者:海天飞羽 字数:3936 更新时间:2024-11-02 02:32:30

第189章 一脉相承

“弗格森和哈里森都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人,从小球员的战术思维就开始教育与引导,从青训开始就注重让青年队与成年队战术的衔接和统一。弗格森强调的战术风格,无论是边路进攻还是快速进攻,不仅影响一线队的风格,也影响到了青年队的培养方向。”

——题记

弗格森大力投入的青训工作,并不仅仅只对92班,球队的资源也不是只落在92班身上。弗格森入主之时曼联的青训就已经涌现人才,在1988年就引进了李夏普,并且提携了麦奥拉纳,在1990年就依赖李马丁和罗宾斯等年轻人赢得了足总杯,当年使用的这批生力军就令人印象深刻。从吉格斯正式签约成为一线队成员开始,到了1991年开始大面积地提携年轻一代,再到1991-92这个赛季年轻人开始崭露头角,然后到英超第一个赛季红魔夺得联赛冠军,这个过程中弗格森重用年轻人的尝试不断进行。

就在英超第一个赛季,弗格森已经享受到了青训工作的甜蜜。随后的几个赛季红魔年轻人不断地进步,在95-96赛季真正成为球队的骨架和主力,帮助球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夺得多个联赛冠军。等到1998-99赛季,弗格森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带队在舆论一致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实现了三冠王奇迹,红魔92班成为了欧洲最耀眼的青训瑰宝,弗格森的青训工作也就成为了整个英格兰足坛,甚至整个世界足坛的佳话。

红魔在92班之后受到各种限制,青训工作受到巨大的打击。在英格兰足总的新政之下,弗格森的选材面太窄,培养出来的青训再没有那么耀眼,但也依然还有后续不断涌现的可造之材,帮助红魔继续维系着英超的霸权,并且不断冲击欧冠。这一切也都证明了弗格森坚持以青训为基础这个思路的成功。

红魔92班的成功,是弗格森、基德和哈里森一起合作取得的。弗格森当然是最大的功劳,哈里森则在很多时候被红魔球迷摆在第二位。其中的原因说复杂很复杂,但说简单也很简单。除了基德后来与弗格森决裂出走并且成为红魔死敌曼城队的助教,引起红魔球迷的反感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哈里森作为青训总负责人,的确在为青年军打造球队整体战术上的重要贡献。

哈里森执教青年队拥有着独特优势,他在发现天才方面的能力非常出色。弗格森挖掘了吉格斯,基德坚持信任和培养斯科尔斯,哈里森则有马克-休斯、怀特塞德、李-马丁、加里、巴特等等典型例子。红魔的青训营都对年轻苗子求之若渴,也都拥有着一双慧眼。

哈里森突出的一点,是在对青年队的整体战术培养方面。哈里森能够将各种战术和足球思维融会贯通,从小给孩子们引导一种整体性足球的理念,非常适合弗格森打造红魔的战术。哈里森在培养孩子方面称得上是大师级人物,他和弗格森一起,缔造了贯穿整个红魔系列球队的无球跑动和整体策应体系。

哈里森非常清晰地知道弗格森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非常清晰知道弗格森要什么样的战术风格,他在青训营里从小就开始培养和锻造这些年轻人积极跑动,服从团队,整体推进,集体防守,打造了小球员们非常出色的无球跑动意识,并且让他们受益终身。哈里森在红魔打造的这一套体系就算放在当今足坛,也是最出色的无球跑动体系之一,甚至连巴萨教父克鲁伊夫都赞叹不已。

红魔无球跑动体系有多出色?红魔能够傲立英超,成为欧洲豪门的核心秘密就在其中。从个人实力横向比较,无论什么时期红魔的11人都不算是英格兰足坛实力最出色的,在欧洲足坛就更算不上。大多数时候红魔的很多位置处于准一流的实力水平,但正是靠整体,靠从青训就开始养成的体系意识,让他们一直站在了巅峰。红魔鼎盛时期的98-99赛季,两个主力前锋科尔和约克并不算欧洲或者世界足坛最优秀的前锋,他们个人实力甚至连前20名都很难排得上,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的水平,放在优秀前锋行列里也非常普通。后卫线上老将埃尔文实力不错,但在99年状态已经严重下滑,中后卫的约翰森、大卫-梅和博格都远远不算一流,只有斯塔姆是真正的强;总体来说,这一支红魔只有吉格斯、贝克汉姆、舒梅切尔、基恩等寥寥几人称得上是当年世界一流水准。但红魔为什么能够凭借这些不是最厉害的主力登顶“三冠王”?在之前与之后的几代红魔队,特别是基恩离开,中场缺乏世界级球星的情况下,为什么都能够在英超所向披靡?为什么能够在90年代之后持续强盛,与欧洲劲旅分庭抗礼?

秘密就在于红魔一直坚持打造快速进攻的战术里,能够在比赛中持续保持强大的无球跑动和整体策应的战术风格。弗格森的主体思路一直如此要求,他在红魔各级球队里都维持这样的特色。坚持快速、对抗和整体策应,比赛中默契的无球跑动成为红魔球员第一位需要遵守的法则和铁律。

哈里森曾说过:“我们为什么要把无球跑动作为红魔青训工作的核心?这是因为我们很清楚看到战术发展的需要。英格兰球员和欧洲大陆球员在技术上是有着显着的差距,在比赛中面对同样高强度压迫的情况下,英格兰球员有着不可弥补的技术缺陷。我们必须要正视这种有球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如果我们想要跟欧洲球队抗衡,我们就必须要想办法弥补这种差距,所以我们就想到了我们的优势,跑!不仅仅是有球时跑,无球时更要跑!”

“经过培训,我们的球员能够维持一定强度下的跑动优势,这不仅仅是距离上的优势,综合起来就是空间的优势。我们的想法是通过有秩序的奔跑,干扰对方的防守,帮助减轻持球者的压力,增加无球队友的接应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我们有球能力的缺陷被对方所利用。而一旦跑动多了,可以传球的线路也就多了,控球和推进所面临的压力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所以我们就是用无球跑动的接应能力,来弥补控球能力的缺陷。”

“不仅仅是要强调无球跑动,我们还要强调的是快速节奏下持续的无球跑动,有合理目的的无球跑动。”哈里森强调了英超球队在对抗中的基本优势,“我们的本土球员往往在身体对抗中占据优势,因为球员们自小被灌输勇猛的意志,我们从小就习惯了这种冲撞和对抗。我们需要发挥这种优势,然后在对抗中抢夺球权,在对抗中扩大空间,在对抗中赢得时间。我们强调无球跑动,但我们一直坚持强体力输出下的跑动,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英超球队总体的特点就是主张要快,要对抗,其实是因为他们知道有球技术不足,不可能像大陆球队那样长时间控球,个人脚下技术更不是巴西、西班牙这种体系下的球员对手。红魔想得更多的是面对强队的防守体系,哪怕你再能跑,单兵作战也不是办法,不可能连续快速移动很长时间,所以要更多的球员参与跑动和策应,展开更多的可能线路。这样才可能利用快速传球将球送入最有威胁的区域,队友通过跑动拉开空位,这样才能够直接形成威胁!

哈里森重视跑动,但也很重视个人技术训练。哈里森打造出来的红魔92班,在技术水平上是最出色的一代青训。这一支青年队里有吉格斯这种单兵突进极其犀利的飞翼,也有贝克汉姆和斯科尔斯这种传球和射门技术超强的好手。哈里森可以说是双管齐下,更加注重球员的思维培养,强化他们的团队思想,要把他们在打好技术底子和身体条件之下,强化整体意识,打造默契,强化无球跑动的训练,红魔92班的年轻人就能够大放异彩。

这也是弗格森执教的战术理念:建立在整体默契基础上的快速进攻,强大的两翼突击和鲜明的无球跑动策应相结合。弗格森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尝试将大陆技战术打法和英格兰传统风格融合,就是在这一条道路上取得了成功。

哈里森坚持在青年队实施无球跑动战术训练,在一开始甚至引发了红魔一线队的恐慌。那些一线队的主力如果因伤病缺阵而在预备队恢复训练,就会发现预备队和青年队的比赛,都会在青年队如同水银泻地一样的默契传跑中败阵下来,甚至毫无还手之力。

预备队经常被青年队欺负,但这不代表一线队也打不过——无球跑动和整体足球这两个要求,本来也就是弗格森与哈里森共同的思路。弗格森忙于带队之余,也非常关注青年队的比赛。弗格森每天很早就开始工作,但到了晚上依然会穿过宽广无比的停车场,到青年队和少年队的训练场看看,关心那些还在在冰冷的体育馆内训练的少年们。弗格森一般在场边不大说话,他细致观察小球员的表现,分析小球员的潜力,对一些青年队的球员有时会专门和基德、哈里森交换意见。

弗格森对细节极其关注,成长期中的青年队员们深为震撼。红魔对莫斯科鱼雷队的比赛时加里-内维尔替补上场,他仅仅踢了最后几分钟。当时红魔得到一个界外球的机会,加里-内维尔掷出足球的时候帕里斯特没有及时接应,让红魔错过了最后一次进攻机会。

赛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在那里加里目瞪口呆地看到了弗格森启动吹风机狂骂的情形。

弗格森瞪大眼睛,怒斥帕里斯特,“帕里,你看过青年队比赛吗?你没看过他发的边线球?”

“看过。”

“那你当时为什么不在禁区里?!”

“我以为要防守……”

“谁他妈的告诉你要防守?!你需要的是跑过去接应他,给他提供一个接应点,哪怕他根本不看你。无球跑动!无球跑动!无球跑动!”

……

弗格森对那一场的平局并不满意,除了对帕里斯特发火之外,还有很多球员都挨了批评。每一次他都是直指细节,那些在他看来关系到胜负的细节。球员们唯唯诺诺,满脸羞红,没有任何人敢于辩驳。

那一幕场景,让首次参加球队正式比赛的加里铭记终生。

哈里森没有像弗格森那样暴脾气,但他的要求同样严格,标准同样非常高,培养的人才深得弗格森认可。

无论弗格森如何选择首发去踢比赛,哈里森总是兢兢业业地抓好青训,让更多的年轻人融合到红魔这个团队里。

弗格森和哈里森共同坚持的,对于红魔青训一直使用的规则,在青训基础上保持与一线队一致的建队思路,充分信任年轻人,积极培养年轻人,永远给年轻人机会。

弗格森以青训球员为建队基础,也正是这一套理念所产生的效果。而这也是红魔自从巴斯比执教建立了青训传统之后一脉相承的结果,也是红色魔鬼一直在青训领域享有盛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