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瑶乐
作者:于乐公子 | 分类: | 字数:214.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16章 矛盾的解决
“爷爷,她不怕国内生乱,或是咱们丽国攻打她吗?”
“她心中怀着恐惧,因此必然会精心筹谋对策。倘若我身处其位,定会先派遣使臣前往丽国,以和平之名寻求和解,意图稳定丽国的局势。特别是考虑到真真与瑶儿的存在,她们的存在无疑会成为她手中的一张王牌,成为她稳固与丽国局势的重要助力。
而此刻的西鹘国内部却是一片混乱,新王与王后显然缺乏足够的智慧与手腕,时至今日仍未能解决那位与他们作对的三王子的问题。至于蒙国,更是元气大伤,上次京城之变虽然让一些蒙国八部的贵族逃走,但他们想要恢复往日的强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你哥哥的计策确实狠辣,将蒙国推向了深渊,使其陷入了漫长的恢复期。”
“嘿嘿,”乐乐眼中闪烁着自豪,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我的哥哥,他可是冠军王,真正的天下无双,无人能敌。”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哥哥的深深崇拜和敬仰,仿佛她的哥哥就是那翱翔在天际的雄鹰,无人能及。
乐乐的笑声如同清脆的银铃,回荡在空气中,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她转向爷爷,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爷爷,那个女人在国内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爷爷微微一笑,他没有直接回答乐乐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乐乐,若是你站在那个位置,面对这样的挑战,你会怎么做呢?”
爷爷的反问让乐乐陷入了沉思。她明白,爷爷是想让她自己思考,找到答案。于是,她闭上眼睛,开始在心中模拟那个场景,思考着自己的对策。
“我仍旧会揪出那些幕后黑手,让喧嚣的舆论得以稍稍平息。随后,我会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如降低赋税,或是宣布一场大赦,让民众感受到朝廷的仁慈与宽厚,以此来平息民间的怨愤与不满。
在此基础上,我会着手进行战前的动员,用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用深沉而坚定的语调煽动他们对吐浑国的仇恨。我会让每一个百姓都明白,我们的国家正在面临外敌的威胁,而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尊严,更是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
我要让他们知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强敌;只有同仇敌忾,才能保卫家园。我会用我所有的力量,去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让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未来,而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乐乐骄傲地慷慨陈词着,那语气似乎自己就是女皇。
爷爷不停地点头。
......
“陛下,当前局势,唯有挥师对外,方能化解国内汹涌的民怨。”姚元崇的面色如乌云密布,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女皇听后,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她冷声斥道:“这些刁民,真是顽固不化!我登基已久,连改个国号都困难重重,简直是让人恼火!”她的话语中充满了霸气和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要将所有的不满和反抗都压制下去。
“让独孤浩毅上殿。”
......
“爷爷,我会让三军,沿着哥哥昔日踏足吐浑国的征途,再次进发。那是一条熟悉的路线,如此,我们便能借由这已知的道路,迅速进入吐浑国。”
“然而,吐浑国的主力军阵已然集结在那片土地,他们严阵以待,防守森严。此行,无异于虎口拔牙,必须要步步为营。这场战争,对于那个女人来说必须胜,不仅要胜,还要赢得漂亮,赢得彻底。因为,一旦失败,那不仅仅是国家的灾难,更是她的皇位生死存亡的考验。”爷爷的话让乐乐眉头紧皱,看来自己想简单了。
“爷爷,您觉得,那个女人会不会借道西鹘国,进而对吐浑国发动攻击呢?”
爷爷轻叹一声,他那皱纹深深的脸庞上闪过一丝凝重。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沧桑和深沉:“乐乐啊,这世间的局势千变万化,谁又能说得准呢?那女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她若是真的起了这样的心思,恐怕……她不仅可能利用西鹘国,甚至有可能一举将西鹘国也收入囊中。”
乐乐听到这里,不禁瞪大了眼睛,她从未想过这样的可能性。她愣在那里,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乐乐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对爷爷说:“爷爷,我明白了。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爷爷看着乐乐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拍了拍乐乐的肩膀,鼓励他说:“很好。”
......
“减税,大赦天下,煽动民众反吐浑国情绪。如此举措,背后似乎暗藏着汹涌的波涛。”李德明轻抿一口香茗,眼神中闪烁着洞若观火的锐利。他坐在府邸的雅室中,与前来拜会的陆雨共饮清茶,谈古论今。
“正是如此。”陆雨微微颔首,他的脸上仿佛覆盖了一层寒霜,不见丝毫情绪波动。他继续道:“这一连串的举措,仿佛是在为一场大战铺路。看来,朝廷这是要对吐浑国动真格的了。”
李德明微微点头,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仿佛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乐章。“国号的更迭,岂是轻易可为?其中必定有着深深的谋略与考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深沉的忧虑。
两人相对无言,茶香袅袅,却掩盖不住即将到来的风暴气息。他们知道,这平静的表面下,是暗流涌动,是即将来临的暴风雨。
“哎,你我二人,在官场的波涛汹涌中早已游走了数年,这些浮华名利,现在看来,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近来,我的心头时常泛起白山县那段日子的记忆,那些往昔岁月,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那时的我,还是白山县的县令,而你,则是学堂里那位深受学子们敬重的夫子。那时的日子,虽无京城的繁华与喧嚣,却多了份宁静与自在。每日里,我处理着县里的琐事,你则教书育人,传授着知识。闲暇之余,我们还能在县城的小巷中漫步,品茶论道,何其悠哉。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离开了那片熟悉的土地,踏入了京城的繁华之中。这里的官场更为复杂,人心更为难测。虽然权势与地位更上一层楼,但那份简单的快乐与宁静,却再也难以找回。”
李德明望着远方,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之色,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令他魂牵梦绕的白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