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之我的公寓可重置
作者:商商子 | 分类: | 字数:113.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3章 自立八
大臣们看着夏皇与太子此时此刻阴沉的神色,没有人敢再说些什么。
毕竟如今已成定局,不管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如今的局势,没有人想要这时候给夏皇找不痛快。
不管外面如何,就算三国联军压城,可夏皇依然是夏国的皇帝,大权在握,若是一气之下把他们全家杀了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因此,谁也没傻到在此时再火上浇油。
见大殿内一片死寂,夏皇缓缓开口:
"如今的耻辱只是暂时的,等联军退了,城墙修好后,我夏国早晚要同戎国将账算清楚!就连沙国与周国一个也跑不掉!”
听着他冷漠的话语,众臣心中又是一凛。
这意味着以后还要继续打下去,可夏国还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折腾......
况且,这次戎国的野心太过巨大,一旦被他们占领了安阳府,那夏国的处境将更加危险。
夏皇又道:“如今最要紧的,便是如何快速凑齐那一千万两赔款!"
"......"
众大臣面面相觑,一千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额。就是夏国想要在短期内筹措一千万两金额,也实在太难。
刚才还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的朝堂上,此时顿时安静得几乎掉根针都能听见。
谁都知道,一千万两银子,几乎等于国库快两年的净收入了。
但国库每年要负责军费,修桥,铺路,修河堤,赈灾拨款等开支,哪里来得及短时间内凑集那么多钱。
可戎国只给了三日的时间......
众大臣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心中的忐忑不安也渐渐放大。
夏皇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良久,夏皇抬头环视一圈,见众人依然不愿说话,他只好点名户部尚书:
"赵尚书,如今国库之中,还能拿出多少银钱出来?"
"回陛下,臣......"赵尚书跪在地上,一脸凄怆,他这户部尚书的职位,恐怕算是做到头了,就是将他杀了,国库也绝对凑不出来一千万两白银!
“陛下,如今库中只剩下今年秋后的税收,钱倒是有三百多万两白银,但那得应付大夏明年的开支,最多......只能挪出五十万两银子......”
五十万两银子,已经是国库的极限了,夏皇并不是个节省的皇帝,国库虽然没有赤字,可每年也没省下多少......
夏皇听完这个数字,面色阴霾。五十万两银子虽然很多,可离一千万两银子差距实在甚远。
他沉吟半晌后,才道:"众位卿家,今日必须要想个法子筹足一千万两银子!否则,戎国大军一旦攻破京城,我夏国便岌岌可危!各位的家眷恐怕也要遭殃,到时候......各位可想好后果了?"
一句话,说得朝堂上众臣纷纷低头沉默。
所有人都知道夏皇说得没错,一旦破城,他们的家眷都会面临被戎军侵害,到时候......
可是,现在去哪儿找这么大笔钱呢?
此时,御史台的陈启光,也是曾经去青阳府担任钦差一职的陈启光御史鼓起勇气站了出来,恭敬道:“陛下,臣有一办法。”
听闻此话,在座的所有人纷纷向他投去目光。
夏皇眼眸闪动:"哦,陈爱卿请讲,朕洗耳恭听!"
"陛下,如今国难当头,臣认为,整个京城的权贵官员都应该出一份力,臣首当其冲,愿意变卖家中所有家产,出一千两!”陈启光铿锵有力地说道。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众人都觉得他疯了。陈启光家贫,一千两估计是真的需要变卖家中所有资产了。
还有不少人都恨死他了,特别是京城的官宦世家们,这时候都知道自家要大出血了!
但是,也有人在思考,陈启光说得对,这时候确实要出些血了,否则戎国打进来,那大家就真的没活路了!
夏皇心中暗喜,这个陈启光,真不愧是他一手提拔的!他虽然也有这想法,可到底不好意思说出来。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赞许道:"陈爱卿所言极是,陈爱卿为国为民,朕深感欣慰啊,爱卿如此慷慨解囊,当真是朕的肱骨之臣!“
而此时,陈启光既然开了这个头,权贵大臣们自然也不好拒绝。
曹丞相不愧是夏皇的心腹大臣,立马站出来道:
”陛下,臣愿意捐献出家中积蓄,愿意捐献出一万两银子!"
"臣附议,臣也愿意捐出五千两银子。"
"臣......"
“......”
一时间,朝堂上所有大臣都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捐钱。
看到这一幕,夏皇心中乐开了花。
这群人,终于肯拿出家底来救急了。
一旁的赵尚书赶紧都记了下来,最终统计下来,一共也就凑了一百三十多万两而已。
还是差得很远,不过这样总比没有强!
夏皇脸上带着笑容,道:"朕很欣慰,诸位爱卿能够舍身为国,愿意出这么一份力!朕深感欣慰,不过还得想办法......"
第263章 自立八
这时候,陈启光又站出来了,大义凛然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满朝文武也能力有限,唯一能挪出钱的只有您的私库了!“
夏皇暗骂这陈启光,这不是给他添堵吗?
”这个......"夏皇皱眉,心里也是很纠结。
私库,他的私库里可没有那么多银子啊!银子都给了那个混血杂种了!
可如今满朝大臣都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他这一国之君不以身作则都不行。
不过,夏皇很快就想到一个办法,道:“如此,朕将宫中珍藏的宝物和珍品拿出来,换成钱!”
听了这番话,众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看来,只能用这个办法了!
夏皇的这个建议,众臣自然是赞同的。
夏皇继续说道:“从今往后,包括朕在内的后宫用度都减半。”
说着便叫帮他管内务府的大太监,回去看看各宫中还有多少值钱的物什,把能捐的都捐出来。
大臣们纷纷赞扬夏皇英明神武,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
只是夏皇的脸色依然很差。
可谁知大太监这时候却苦着脸说,就算将陛下的私库中所有以及宫中值钱的物什都卖了,恐怕也凑不到一千万两白银。
夏皇这才脸色好转了些,温声对大太监说,让他回去只管算,把能捐的都捐出来。
王硕看出夏皇的态度,趁机也帮着说话道:“不行,陛下身为一国之君,怎么如此苛刻自身,君辱臣死,不能将陛下的私库都全部捐出来!”
有别的大臣落后一步,心中暗叹可惜,但也赶紧附和道:
“王将军说得对,各位大人,咱们还是得另想办法。”
能另想什么办法?权贵大臣们不愿意出血太多,那最终还是只能在百姓身上取这笔钱。
可是,要让百姓拿钱来救国库危难,谁愿意呢?
就在夏皇陷入了困境的时候,忽然有个叫张礼之的大臣提出先在京城附近的百姓身上加税来弄点钱。
张礼之跪在殿中,朗声道:"陛下,京城本就是天下人的京城,总不能让您这一国之君都私库大出血了,平民百姓还置身事外吧。”
夏皇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其他的大臣,见没人反驳,不由得点了点头。
在他的认知里,给百姓加一些税,只要不是完全饿殍遍野,是出不了太大乱子的。
况且他之前已经为了京城将自己私库中的黄金都给了出去,若是这次大头还从他的私库出,那真要将他的私库出没了,到时候他就连死了,他的陪葬估计也是全天下最寒酸的君王陪葬。
于是,朝廷最终就决定了,向整个京城的普通百姓增税,每人加税两百铜板,而商户与地主,每人加税五两银子,如此,一百万人,便能凑齐一百多万两银子了......
其余的,则由皇帝的私库,和国库腾挪一下,再由大臣权贵们捐出第二笔钱总算是凑够了一千万两银子。
接下来就是派人负责筹措银子的问题了。
夏皇看了看陈启光,问道:"各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曹丞相立即说道:"回禀陛下,臣认为陈御史,赵尚书,张侍郎三人,他们三人在朝堂之上,都颇具名望,又深受陛下器重,可担此大任!”
听到这,夏皇点了点头,"既然三位爱卿都觉得这件事情交给你们办得好,那便依照这几项办法执行吧!"
陈启光等人连忙拱手领命。
夏皇挥退了这些大臣,然后对赵尚书道:
"朕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但条约的内容是不可能对外公布的,加税也是以填补军费空虚为由。你们就按照之前拟定的方案进行操作,务必尽早解决这次危机!"
"臣谨遵圣谕!"赵尚书和陈启光三人连忙躬身应道。
他们心里清楚,一旦此事办成功了,他们这些大臣们,便成了夏皇的心腹,以后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只是天下怎么可能没有不透风的墙。朝廷官员里那么多人都知道了和谈的内容,还有很多权贵也捐了钱,消息根本就瞒不住,很快便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传扬开来。
不少百姓听闻之后,都纷纷咒骂这些奸佞之辈,不顾国家兴亡,竟敢对国家的利益做出那般无耻之举!
还有不少百姓纷纷围到京兆府和皇城门口破口大骂起来。
没有人能接受,众志成城对抗入侵的鼓舞犹在耳边,这才多久,就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了!
此时,都还有不少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皇帝陛下能够改变主意,将条约作废。
可一直到签订条约的那一刻,这些百姓们,才彻底绝望了,心中也涌现出了一股怒火。
“这些该死的奸佞,不仅夺走我们的钱财,竟还妄想要剥削我们的百姓!"
"不行,一定要写一封抗议信送上去,让皇帝陛下收回条约!”
......
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样的言论。
要榨取百姓们的民脂民膏去支付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不愤怒。
第263章 自立八
甚至百姓们私底下都在骂,就算是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该向戎军投降,皇帝和朝廷众臣就是贪生怕死,所以才跪得这么快。
可以说,当初夏皇把所有人一起关在城里,发动百姓们一起全力以赴对抗戎族的时候有多受人敬仰与爱戴,如今确定签订了耻辱的和谈条约,就有多么让人失望,多么招人唾骂。
因为增收税负,京城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就连百姓们都觉得喘不过气来了。
当夏皇得知皇城大门都被围住,气得脸色铁青:“这群刁民,实在是太放肆了!"
竟敢对他如此不敬,他真是恨不得把这些刁民全部杀掉!
可他也只能派人将真相传递到京城,让百姓们知晓。
本来戎军都已经识破,自然是没什么需要遮掩的了。
可这些百姓们,却是根本就不肯给面子。
他们不敢明面上痛骂皇帝昏聩无能,但私底下却把更多的矛头指向了夏皇本人。
纷纷说若不是皇帝纵容奸臣,怎么可能修出那样的城墙,说白了这都是皇帝和奸臣惹的祸,却让天下百姓来承担苦果。
接下来几天,一车又一车的珠宝,玉石,丝绸,瓷器、茶叶、茶饼、米粮在禁军的护送下一车又一车地送出了城。
哪怕夏皇已经搬空了私库,却依旧得不到百姓的谅解。
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是夏国的财富,如今却被败家窝囊皇帝全部搬给了与夏国有仇的联军,谁能不痛心疾首。
就算是朝廷派了人去安抚,也不见得有多大用。
几乎每个人看到了都要向押送的队伍吐一口口水,再咒骂几句。
夏皇也是无可奈何,不过他心里倒是没有那么悲伤。
他心里明白,自己虽是被迫签订了这个和谈条约,但如果没有这个和谈条约,恐怕夏国京城早就破了。
如今他不仅是保存了京城,而且还让这些百姓能够继续活下去,他已经是一个极好的帝王了。
不仅仅是百姓,押送的禁军士兵们也是憋屈极了,是他们不愿意保家卫国流血牺牲吗?
还不是都怪皇帝昏聩,用那些贪官家族来修城墙,害得京城损失惨重,就连他们也要被缴纳赋税......
还让他们那么多同袍都白白牺牲,还要遭受百姓的唾骂,这如何能不叫人生气憋屈!
不仅禁军士兵们这样想,就连朝廷许多官员,私底下也有诸多意见。
他们的心中都对夏皇很是愤懑,大家私下里相聚都忍不住要抱怨:
“为何陛下不早日请青阳县主回京驰援?若是青阳县主来了,怎么可能要割地赔款!“
“陛下还不是担心青阳县主势大不受控制,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是如此。”
“可陛下为了一己私心,宁可签订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也实在太过了......”
"唉,陛下这么做,只能让我等寒心呐......"
“是啊,咱俩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换了皇帝做,咱们世家还是世家,至少捐了银子不用受外族这窝囊气!”
......
京城内的舆论,一度变得很糟糕。
可惜,夏皇如今已经不知道这些。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夏皇其实已经向青阳县主求援,但是青阳县主人却没来。
夏皇丢不起这个人去宣扬。
更不能让其他国家认为青阳县主真的不想管京城,以至于更加肆无忌惮。
他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夏皇也暗骂,这青阳县主的确是太谨慎了,若是她敢来京城,自己定要将她留下来,可坏就坏在她没来。
——
一千万两银子的货物整整运输了三天三夜,而戎国大军在收到了足够数额的赔款后,便带着几千车的各种银钱珠宝绢帛等,浩浩荡荡地撤退了。
夏皇也终于松了口气。
而在戎国大军撤离后的第三天,薛杉杉派遣的押送沙国女皇的队伍,才刚经过长途跋涉,赶到京城的东城门附近。
而这时候,京城内的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被封锁的东城门,也被解除了封印。
京城内的百姓们,也从之前的惶惶不安中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尤其是京城汇聚着天下客商,各大城门都是热闹非凡,东城门自然也是如此,进城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京城曾经的繁华,似乎联军兵临城下从来没发生过。
而薛杉杉麾下的士兵们,此时也押送着沙国女皇到了京城,自然也是换上了他们的军服。
注意到他们这一行百来人的气质与普通百姓大为不同,像是军队,但装束又和要一般的军队不同,甚至可以算是装备精良,守城的禁军立刻来了一队人上前询问:
"你们是什么人,可有路引?到京城来做什么?"
这次负责押送的大队长名叫王金贵,听到守城禁军的询问,便立即叫上手下的士兵,一起用洪亮的声音,大声答道:
“我们是青阳县主麾下二军七大队队伍,我们是奉青阳县主的命令,押送沙国女皇前来面见陛下!”
因着声音嘹亮,周围几乎每个百姓都能听得清楚,他们顿时都瞪圆了眼睛看着他们,议论纷纷:
"沙国女皇?青阳县主怎么会和沙国扯上关系呢?"
“你没听到吗?他们说的是押送沙国女皇!”
“不是,女皇不是应该好好待在沙国王庭吗!怎么变成了押送?怎么听着跟阶下囚一样?"
禁军还未回话,四周的百姓便忍不住围了上来。
王金贵这次来京城,便想了一路,他担心夏国的皇帝老儿嫉妒县主,不想让百姓们知道县主的功绩,甚至收了人便要灭他们的口,所以,他才提前跟士兵们说好,要在这城门处闹出大动静。
如此,那皇帝老儿才不会为难他们。
而且,这可是为县主在京城扬名的好机会,他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
可王金贵如今一见百姓和守城士兵的反应,便立刻明白过来,县主灭了沙国的消息应该是还没传到京城来,至少士兵与百姓都不知道。
于是王金贵立刻大声喊道:
"各位乡亲父老,你们有所不知啊!"
"我们青阳县主已经攻陷沙国的王庭,活捉了沙国女皇和很多的沙国贵族!”
“县主想着京城百姓被联军围城,特意让我等押送沙国女皇来,好叫他们退兵呢!”
这话顿时如同惊雷一样,瞬间炸开在百姓和守城士兵之间。
"青阳县主居然攻陷了沙国的王庭!"
"我没听错吧?沙国的女皇居然也被抓住了?还落入了青阳县主手里,简直是奇迹呀!"
"沙国如此强大,居然被县主轻而易举拿下了,我看县主真是千年难遇的奇女子啊!"
"青阳县主可是咱们夏国的大英雄啊!"
“......”
百姓们一阵激动不已,毕竟沙国在他们心中实在是太强大了,怎么可能突然之间连沙国的王庭都被击破了。
“攻……攻陷了沙国王庭!这是真的吗?军爷,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有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跑到王金贵面前,激动地问道。
王金贵一本正经道:
“这种事怎么可能开玩笑!不仅沙国女皇被我们抓来了,县主还吩咐我们把女皇的权杖都拿来了,为的就是逼迫沙国投降,好解京城之危呢!”
这番话,再次在百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了,如今京城战况怎么样了?”王金贵忽然又问了一句。
他的问题一出,顿时周围的百姓们都沉默了,就连守军的脸上也满是懊恼之色。
他们似乎有很多话想讲,但最后都选择了沉默。
禁军们不敢说,但是立刻便有百姓们哭了起来。
“晚了,一切都晚了!朝廷已经和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又赔款,如今联军已经拿着赔款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