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逃荒之我的公寓可重置

作者:商商子 | 分类: | 字数:113.8万

第202章 战争十三

书名:逃荒之我的公寓可重置 作者:商商子 字数:3640 更新时间:2024-11-02 02:43:10

“咱们青阳府目前只有一万二千士兵,守不了青阳府和晋阳府两个大城,如今咱们得了托尔布津的储备粮食,托尔布津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咱们必须要扩军,而这次招到的劳工中的大部分人,将来或许便是晋阳府的守军。”

听到薛杉杉这样说,李元明才恍然大悟。

此时还能去做劳工,而且还是去最容易被沙国攻打的北门外,定是身体比普通人要好些且又有胆识的人。

将来县主在晋阳府招兵,只要开出优越的条件出来,这些人必然会来。

他们从前在沙国人的奴役下,吃不饱穿不暖,伤到了身体,如今县主提前给他们吃上肉,便是提前给他们补身子了,那不也等于军需品用在士兵身上了吗。

“县主英明!卑职受教了!"

李元明抱拳道,心中由衷佩服县主。

薛杉杉沉思半晌又继续吩咐他:“北门的护城河以及了望塔要提前搭建好,咱们至少要运两辆青阳炮来晋阳府以及储备上千枚轰天雷才能防止十万大军的进攻。还有,劳工在劳作时,你们要保障他们的安全,要让晋阳府的百姓们没有一点后顾之忧,否则这些百姓便会因为战乱,往南逃。”

李元明当然知道这点,毕竟他们当时都属于避战逃荒的。

而且,哪怕他们如今占据了晋阳府也不是高枕无忧,这里是沙国前线部队的粮仓,沙国早晚也要反攻,因此北边的防御必须要提前做好。

“县主您放心,卑职必会尽力解除百姓们的后顾之忧!”

于是,当天下午,李元明便派人将告示张贴了出去。

晋阳府的人不像青阳府,大部分都会识字,李元明便派了士兵在告示处不断宣传告示所写的内容:

"各位乡亲们,咱们修筑北门防御工事是为了防备沙国军队卷土重来,谁也不想看到沙国再次攻破晋阳府,咱们再次沦为沙国奴隶,对不对?还请各位父老乡亲慷慨相助!我们青阳护卫营是仁义之师,保证会有军队在劳工们劳作时巡逻示警,若有沙国军队来袭,护卫营会优先掩护劳工进入城中。当然,咱们待遇还高,工资日结,而且只要不想干了随时可以不去都行!”

如此诚意满满,立马便打动了一些热血百姓。

"守护家国,不仅仅是县主的护卫营责任,也是咱们所有人的责任!今日,我便第一个报名!"

一个瘦长男子立马说道,他全家只活了他一个人,他恨沙国士兵,更不愿意再看到晋阳府其他百姓同他一样再次上演家破人亡的悲剧。

“是啊,这本就是咱们所有晋阳人的责任所在,县主还如此仁德,给了咱们这么多钱,还给肉吃,不去简直枉为晋阳男儿!"

不久,就有许多热血百姓率先报名。

第一批劳工第二日一早便去了北门劳作,当天结束后,拿到了报酬,还吃上了白馒头和大米饭,甚至中午还是带肉带油的泡饭,回去一宣传,第三日报名的人便更多了。

薛杉杉听说后,不由得非常满意,她虽然吩咐李元明办理此事,但并没有告诉他具体应该怎么去做。

如今李元明竟将此事办的如此漂亮,她今后便可以放心地交代更多的事给他办了。

三日之后,姜主簿等人也带着部分书吏从青阳府赶来了。

晋阳府地盘大,不便临时组织人手,安置百姓的事情自然还是交给已经在青阳府做过多次安置百姓的官员才更有效率。

书吏们都是在青阳府招募的,首先也是从几个学堂选拔。

虽说青阳府人才凋零,但忠诚度与服从度都是很高的,况且但书吏只是办事员,不需要文采多高,只要那种会读书写字算数的就行。实际上其作用也就跟账房差不多。

薛杉杉给的待遇很丰厚,书吏每月可休四日,月俸三两银子,半石粮食,每季发两套衣服,过年还会另有赏赐。

因此,不仅有学堂的学员来应征,就连府城那些原本的账房,预备账房们争着来应聘。

薛杉杉让姜主簿和王博延好好挑选,主要侧重于办实事的能力选拔,并且年纪直接放开至十六岁。

这样倒也选出了不少人才出来,而招娣和狗剩虽然还未年满十六岁,却因为算数能力强,脑子灵活,也被王博延推荐过来帮着统计。

他们一来,便在姜主簿的带领下,找出晋阳府衙中的记载,很快便查清了晋阳府有多少耕地,有多少房屋。

同时招娣还带了一部分人,将晋阳府所有百姓的情况进行重新登记造册。

这些统计工作,只花了三日便全部完成。

第四日,薛杉杉便让人在各大施粥处贴上了关于分田分宅的告示。

李大石与李小石父子,已经从采石场被迁移到了城内,如令每日也在施粥处领粥度日。

养了几天病的李小石已经痊愈了,脸上也红润起来。

他们才刚来,便看到那告示栏前头围了很多人,从里头挤出来的百姓们,不再是个个愁容满面,而是满脸笑容,比从前生动了不知道多少,像是发生了什么大喜事一般。

“这可真是太好了!我得马上就去登记,趁着冬天还没来,把东西种下去,来年便有收成了!”

“可不是嘛,现在就去,可别落后了,这可是县主大人给咱们的恩惠啊!"

“是啊,我连做梦都不敢梦到这样的好事!”

"这么好的事,我得去告诉我那几个好兄弟去!"

"......"

李小石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大叔,这告示上写的是啥事啊?为啥大家都这么高兴?”

那人兴奋地告诉他俩:"大好事啊,咱们县主要给咱们分田地呢!家中不论男女,每人五亩,由户主去抽签,抽到哪里便分哪里,咱们府衙还会发种子,借农具和耕地的马给咱们,一年只交两成税!而且除此以外咱们再不需要缴别的税了!”

李小石不太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旁边的李大石却惊呆了:“什么?!每人五亩,还只交两成税?还给咱们提供种子,农具和马?天爷啊!我是不是听错了?"

他记得,从前他们家从地主家里租地耕种时是收五成租子,若是种子耕牛农具没有,便需要给地主交印子钱,利滚利的不知道要还多少年。

除此以外,朝廷每人每年还要征收一百多个铜钱的人头税,以及其他花样繁多的各种税,每年每人至少要交两三百个铜钱。

农户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种地,交了税和租子,也仅仅只够填肚子而已,甚至只要借了地主的印子钱,更是连肚子都填不饱,只得卖儿卖女来还债了......

之前他们便知道青阳府那些地方更惨,他们地里的亩产低,农户们肯定是填不饱肚子的!也只能勉强不死而已。

不过现在听说,县主让他们有了自己的地不说,还种植了亩产千斤的什么豆子,还开了很多工厂,他们现在不止每日都能吃饱,甚至还有能有不少余钱。

他很想相信这事是真的,却又不敢,呐呐问道:

“会不会是官老爷们搞错了,以后又会改?”

那人一拍他肩膀,非常笃定地道:“我听那些护卫营的军爷们都说了,之前在青阳府也是这么分的地,百姓们都种了一年了,不可能搞错的!"

李大石发了好一会儿的呆,脸上才露出一阵傻笑来,拉着儿子道:

"太好了,咱们家要有地了!儿子,咱们以后只要好好干,家里就有吃不完的粮!"

李大石笑呵呵地用儿子能听懂的形容,给他解释了每人五亩地,他们能得多少粮食,当然,他还是没讲有亩产千斤以上的粮食,他自己都不信,也怕给儿子过大的希望。

李小石也跟着喜笑颜开。

这个少年的眼中满是欢喜与朝气,充满了光明:“爹,做夏国的子民可真好啊!生病了不用被活埋,每天能吃两顿饭,还能有自己的田地!”

一个路过的老头却极不赞同地插言道:"放屁!做夏国的子民好?要不是县主,你以为咱们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我老头子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哪个国家给百姓们分田地的!”

这话引起了周围其余年纪稍长的百姓们的共鸣,纷纷附和道:

“是啊,若不是县主,咱们一辈子也不可能碰到这么好的政令。还分田分地两成税,做梦呢,那些当官的恨不得从你骨头里榨出三斤油呢!”

"可不是么,以前那些当官的当兵的对咱们老百姓动轧打骂呵斥,而县主手下那些官和兵对老百姓又是什么态度,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这话叫周遭的百姓们感动不已,有些人甚至抹起了眼泪。

"以前听人说爱民如子,我只当是句空话,如今见了县主,才知道有人是真的会把咱们老百姓的所需所想放在心上!”

“我回去得跟家里的小子们好好说清楚,得让他们知道,没有县主,就没有如今的好日子!咱们家世世代代都得牢记县主的大恩大德!”

此时一个书生模样的男人红着脸说道:“可......可县主是个女人......我们晋阳府怎能被一个女人统治?”

"你这忘恩负义之徒,枉为读书人!"

听到他说的话后,一个中年汉子立马走过来,瞪视他道:

"县主虽是女人,可却从沙国手中救出了咱们!女人又怎么了!女人还是照样保咱们晋阳府平安!"

说罢,他冲着众百姓朗声喊道:

"诸位乡亲们听好了!县主她能让咱们吃饱饭,能让咱们有田地,还能治理好咱们晋阳城的安宁,就是咱们的女菩萨,是晋阳府的守护神!”

又有人出来对那书生说道:“对,我看你是读书读迂腐了!少在这里说酸话了,有这个功夫不如去北门修建防御工事!"

众百姓们都被说动了,纷纷附和道:"没错,县主对晋阳府有恩,让咱们不必受苦!"

“对!我也要教育好家中的晚辈,以后要好好效忠县主!”

书生见惹了众怒,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而听着众人的议论,一些沉默的老百姓们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原来,他们能如此幸运并非因为大夏,而是因为他们是成为了县主的子民。

坨屎县主能一直统治晋阳府该有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