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作者:江北即墨 | 分类: | 字数:58.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2章 明末女将,秦良玉(上)
评论区的讨论对于明朝人来说也很重要。
因为他们迫切的想要知晓更多的细节。
【侠女自古出风尘,负心多是读书人】
【千古忠臣钱谦益,头皮太痒水太凉】
【狗汉奸】
【大明耐寒王钱谦益,哭死.jpg】
【钱谦益人品比起他的学生瞿式耜,张同敞差太多了,张同敞被孔老二后代孔有德,挖掉一只眼睛,打断一条腿,砍头都没下跪,不愧是张居正后代。】
【清初但凡有点反清苗头的基本都被砍了,钱老却能在清廷的衙门进进出出,我对他的抗清贡献表示怀疑】
大明,崇祯时期。
“瞿式耜,张同敞?!”
崇祯皇帝狂喜。
一下子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瞿式耜他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张同敞是张居正的后代,那这个范围就缩的很小了!
他完全能将其找到。
“快快快,大伴,立刻派人去找这张同敞和瞿式耜。”
“朕必要重用之!”
王承恩刚要复命,崇祯又补充道:“顺便也找找这个柳如是,哦不,杨爱……”
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时间对比天幕的时间似乎尚早,柳如是可能年纪也不大,而且此刻应该也没有改名柳如是,崇祯改口道。
虽然是一位女子,但是能有这样气节,崇祯,倒也想见见。
虽然意识到自己如果想要用其为官可能大部分官员们都不会同意,但是或许,将其留在宫中做个女官也不错。
况且,找不找得到还是另一回事。
“张太岳啊……”
崇祯不禁心中一阵感慨,对张居正本就十分敬佩的他,未曾料想,其后代也是这样,为大明尽忠。
“我大明……对不起张家。”
万历时期。
张居正惊讶的看着天幕上提到了自己的后代子孙。
“张同敞……”
“好啊,不坠我张家之名。”
料想到了大明亡国之时候,他张家还有人能站到最后,更为后人所铭记。
大宋。
许多文人们沉默了。
一副大儒模样的钱谦益,是这样的货色。
而一个风尘女子出身的柳如是,却气节远超常人。
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给人带来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些。
茂德帝姬赵福金此刻正在皇宫内和自己的姐妹们一起聊天看天幕。
“这钱谦益,和大宋的那些卖国的文人,士大夫们,又有什么区别,尚不如一女子……”
自从上次知晓了自家哥哥、父亲,为了活命,将她们送进金营祈和,大宋的几位帝姬们心里就与这样的父兄产生了隔阂。
只是碍于生为女子,身不由己,纵然是身为皇室,很多时候,也只是享受了荣华富贵,而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还是不要抱什么希望,与这柳如是一般,自我了断……”
《 站在你面前的是明朝上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上柱国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品诰命夫人。明朝末期战功卓着的女将军、军事家,平叛贼寇,抗击清军,击退皇太极,挫败多尔衮,民族英雄秦良玉。】
天幕用一连串的履历来讲述一个人。
上一次,是赵匡胤。
在上一次,是李世民。
万朝的观众们都惊了。
如果说刚刚讲述的柳如是是因为才气和气节而收到后人敬仰的话,那这位……
身为将军的‘秦良玉’想来就是因为战功和气节了吧。
大唐。
“女将?民族英雄?”
李世民眉头一挑,不禁对如此之高的评价感到好奇。
女将的话……
他的姐姐平阳公主也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稀少,但也不能让李世民感到稀奇。
“此人像二郎一样如此之多的头衔,此前天幕可只用这种方式评价过二郎和宋朝的那位开国皇帝呢?”
身侧,长孙皇后也有些惊讶,如此明显是要赞誉的言辞这般讲述的话语,用在一个女将身上,足以见得她在后世人的心中地位颇高。
大宋。
许多宋徽宗时期的宗室女子,不禁羡慕的看着天幕上面那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已经知晓了自己在天幕上给出的未来的命运。
是被父兄卖给金人的她们,也不禁幻想,自己如果能够成为这样的大将军,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该多好。
至少……到时哪怕是战死沙场,也曾经努力过。
而不是只在史书上留下——被金人掳走,日接几客,嫁谁为妾。
大明。
洪武时期。
“总算见到一位我大明的可用之将,哎……”
这两天看到的关于明末完全没有什么好消息,朱元璋有些唉声叹气。
如果大明朝堂都是钱谦益这种人,崇祯用不好那他也不怨。
但是现在看起来……大明朝还是有忠臣能臣的。
起码这位女将秦良玉就是。
“小崇祯呐,你可莫要负了这位将军,也不要因为他是女的就瞧不上啊……”
“有这样的忠臣良将,哪怕是真的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大不了……重新打一遍天下!”
仿佛是自己讲话崇祯能听到似的,朱元璋缓声说道,这是这两天天幕讲述的明末官员之中,看起来像是评价最高的。
永乐时期。
“战功?女将?”
永乐皇帝朱棣愣了愣,看着天幕上那一大串的名头。
当初天幕讲述他的故事时,都没有这么一长串的名头。
当然,这可能也跟他起点就是皇子、燕王有关。
因为天幕至今讲述的人无论毁誉都有其原因,所以朱棣还是压下了心中的好奇,继续看下去。
“击退清军,这么说这位女将军是崇祯那个时候的?”
“也不知道我那崇祯小后辈有没有好好善用此人啊……”
【她是正史上唯一一位作为名将被单独立传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仅凭战功封侯的巾帼英雄】
【她战功赫赫,满门忠烈,为大明朝征战四十多年,血战皇太极,吓跑张献忠,至死反贼都不曾踏入她的家乡一步】
【她就是穆桂英的历史原型,大明第一女战神,秦良玉。】
大汉。
“唯一一位列传的女将?”
“不知道这正史所说的是……”
汉武帝刘彻捋了捋胡子,脑海中出现了史书上记载的,关于妇好的故事。
“可惜了,如此英雄人物,不出现在我大汉,否则朕必用之!”
大宋。
“女战神……”
赵匡胤嘴角抽了抽,因为看过了之前那位大明战神李景隆。
所以他下意识的对‘战神’这两个字有所警惕。
“这个应该是纯褒义了。”
“五代十国如此乱世,都未能出现一位有名有姓的女将,这明朝真是福气不浅啊。”
“不过这天幕……”
“难道这明末男人中没有有名的忠臣良将吗?只说些钱谦益,东林党这样的货色。”
大明。
崇祯时期。
崇祯皇帝朱由检瞬间狂喜。
脸上的笑容几乎快溢出来了。
如果不是顾忌自己的明君圣主的形象,恐怕朱由检此刻已经跳了起来喊几声——"天幕我爱你"!
这个秦良玉他就更熟悉了。
他兄长在位时,此人就曾在辽东征战过。
只是……朱由检一直不知道,这位秦良玉就这么厉害?后世对她如此推崇?
可是,百官们也妹推荐过啊!
“这群狗官……”
朱由检脸上泛起几分冷意。
这群人要是给他推荐真正有能力的忠臣良将,那恐怕就不是他们了!
这么想着,崇祯集中了所有的注意,生怕漏掉天幕上的一点。
“嘿嘿,忠贞侯,朕的忠贞侯嘿嘿嘿……”
于是,在崇祯的傻笑声中,天幕继续播放。
【秦良玉,字贞素,公元1574年出生于四川忠州鸣玉溪。】
【秦氏是当地大族,其父秦葵是由州县里保送国子监的岁贡生,不仅饱读诗书还略通武艺兵法,家中颇有资财。】
【他深感在乱世中文不如武,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们应当执干戈以卫社稷,于是秦良玉就自幼就开始跟哥哥弟弟们一起习文弄武,研习兵法。】
【成年之后的秦良玉沉静文雅,不仅通晓诗文,还有勇有谋,尤其擅长骑射,连父亲都感慨,汝兄弟皆不及你,只可惜你不是一个男孩子。】
【秦良玉则回答,若使儿掌兵,就连唐朝平阳公主的娘子军也比不上她。】
大唐,武德年间。
“超过我?好大的口气。”
平阳公主听到这话,不禁眉头一挑,有些不服气的回应道。
即便这位后世的秦良玉,听不到她的话。
话虽如此,平阳公主也不禁对这位后世的巾帼英雄感到几分钦佩。
“不过,有志气总归是好的。”
为大唐了建立也立下了不少战功的平阳公主也有着自己不服输的骄傲。
她认真的看着天幕,如果说这位后世的秦良玉,真的在某些方面比她要强,那她也要迎头赶上!
贞观年间。
李世民面上的笑容一敛,自己姐姐平阳公主,可谓是难得的女英雄。
这后世的秦良玉,亦然……
“有大志向。”
“真英雄也……”
李世民钦佩这些有大志向的人,无关男女。
当然,像武则天那样篡夺他大唐皇位的除外!
【公元1592年,秦良玉嫁给了石砫 宣抚使马千乘,宣抚使是当时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
【而马千乘还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
【成婚之后,秦良玉与丈夫一起创立了后来威震天下的白杆军。】
【西南地区山高水险,于是秦良玉发明了一种矛端有钩,矛末有环的长枪配备部队,作战时枪上的钩克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攀岩工具,非常适宜山地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