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第一能臣
作者:两斤白酒 | 分类: | 字数:36.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5章 鸦片已泛滥成灾
上海有些报纸想公开这一真实消息,立即遭到严厉打击。这很明显嘛,你要是说出来,上海的第一税源,来自鸦片烟税,那还得了。
一是表明鸦片烟已泛滥成灾;
二是说明当时的国有企业根本没用,根本赚不到任何钱,还一定程度上,得靠烟会供应才不至于垮掉;
三是说明当时的朝廷和政府说假话,欺骗大众。本来朝廷当时公信力就低,那这再一报道出来,那公信力更是荡然无存。
所以对于报界这种,采取全力打压。根本不准报出来。而且上海的道台、知府,还专门奏请当时上海滩的最高行政长官,江苏巡抚李鸿章。李鸿章也专门做了批示,以前凡是涉及到鸦片烟的报道,道台、知府衙门必须亲自审核,而且还要交由巡抚衙门,自己还要亲自过目后才能报道。
如果上海哪个报馆,敢不经过许可,私自报道,引起了鸦片市场动荡,将严肃处理,并将有司衙门问罪。所以鸦片烟的市场,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个也可以理解,朝廷的官员,要不要发工资?朝廷军队的士兵,要不要领军饷?
面对极其复杂多变的外界形势,要不要建兵工厂、机械局、要不要采购物资?而同太平天国作战十几年,战争让人口大量减少,湖广、江南一带历来的赋税重地,又收不上来钱。
一方面收入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钱的地方,比过去更多。你说怎么办?
让鸦片烟合法化,的确从长期来看是祸国祸民的,但是从短期和中期来看,也是迫不得已之事。其实就如同十几年前的房地产一样, 没有房子,人家就不同意女儿嫁给你。
但是你一旦成为了房奴,背上了巨额负债,你就得苦哈哈地每日努力打工还房贷。你不可能说,等我攒够了钱,过十几年二十几年,再来娶你女儿吧,谁都等不起。
而从中短期来看,像房地产这种,的确很大程度上充实了财政。让国家有了钱,可以做很多以前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比如修建高速公路,修建高速铁路,让幅员辽阔的国家内的城市,可以朝发夕至。
李鸿章很了解胡云顶,看他眼珠子转,就知道这位精明的商人在算账。过了好一会儿了,李鸿章才问道,“胡会长,怎么样,这笔开销,你们烟会能撑得起来吗?”
“回中堂大人,这的确是笔很大的费用。”胡云顶道,“不过我们商会有办法,能够解决掉。”
李鸿章问道,“如今市场情况怎么样?”
胡云顶道,“如今上海已成为了全国鸦片烟最大的集散地。我们的贸易量,已经全面超越了广州。”
李鸿章对经济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他知道,这个世界上99%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所以搞钱,才是王道。
中英1842年《南京条约》后,上海开始通商。五口通商以后的最初几年,广州仍然是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当时中英贸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1840-1850年这10年期间,广州输往英国的货值占中国对英国出口的比重,达到92%左右,最低时也在75%以上(1848年)。
但是上海通商之后,因为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力度,要大于广州。
李鸿章笑着点点头道,“上海得天得厚的地理位置这是广州不具备的。上海是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进出长江的门户,又江河连接内地。洋人利用上海的位置,把鸦片送到全国各地,也是非常方便的。”
“是的,中堂大人。”胡云顶道,“如今又要办金陵机械局,财政上压力,我的意思是,是否让我们巡抚衙门行文,再对进口的鸦片课以重税呢?”
“现在每百斤鸦片的税银是多少?”李鸿章问道。
“根据1858年的《天津条约》,朝廷规定,进口鸦片烟,每百斤要纳税银30两。”胡云顶道,“我的意思是不是,再提高5两银子。正好这金陵机械制造局的每年的固定经费,就足够了。”
李鸿章点点头道,“我看可以。不过提告这件事情,还得同洋人商量下,否则洋人又会提出抗议,十分麻烦。”
“对对,中常大人您还记得吗?我们去年从英国引进技术,鼓励民间实现鸦片的自产、自销、自卖,在全国各地广告种植提炼鸦片的原植物--罂粟?”
李鸿章点点头说,“罂粟虽美,其患无穷。”
胡云顶不明就里,问李鸿章道,“大人何出此言啊?”
“你想想,我们国家就是个小农经济社会。农民又没有什么知识和文化,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农民,一旦种罂粟暴利,谁还愿意种稻谷呢。这基本的农作物不去种,又如何保证我们的农业安全,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呢?”
李鸿章道,“你难道不知道吗?自从引进这罂粟种植技术之后,现在罂粟花已经开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山西、陕西、甘肃、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和云贵川三省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