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春华秋实
作者:唐僧扫塔 | 分类: | 字数:46.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0章 易中海决定领养孩子
对于这个可怜的女人,秦铮倒是真的有些同情,以前看同人小说,很多都说真正不能生的是易中海,一大妈是代他受过。
秦铮穿越过来后,曾经观察过两人,直觉判断确实是一大妈不能生,她体虚柔弱,心脏有病,后来,跟着丁如山学医,学会了望闻问切,更加确认了这个结果。
等两人情绪发泄之后,秦铮说:“一大爷,如果不涉及养老,不涉及贾家,事实上,在我心里,你还算是个公正的人。可惜,一旦涉及这两方面,你的屁股就坐歪了,离正确的选择越来越远,也越来越让人厌烦。”
说完,他扫了易中海一眼,让他的脸立刻红透。
一大妈解围道:“秦铮,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选择?”
秦铮反问道:“一大爷,一大妈,我有个疑问,你们为什么不想着领养个孩子呢?”
这两口子,家中的存款并不少,光想着有人养老,却不肯付出,弄得大院里乌烟瘴气的,现在就要让他们为社会做点儿贡献。
一大妈看了看一大爷,没有讲话。
易中海叹了口气:“我也想过,只是顾虑太多。而且,东旭是我徒弟,徒弟给师父养老,也很正常。”
秦铮心中微哂,你不过是精于算计,不想投入太多,只想吃现成的,摇了摇头说:“你的顾虑,不过是怕孩子长大了,不孝顺,又担心孩子长大后,担心他父母再找过来,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不是?”
“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才说,你净做无用功。咱们华夏有句俗语:生而未养,断指可还;生而养之,断头可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意思能明白吧?”
“差不多能明白。”
一大妈说:“秦铮,你帮我解释一下吧。”
“一大妈,生而未养,断指可还,意思就是,父母生下来孩子却不养,没有养育的恩情,断个指头就可以还清生恩;生而养之,断头可还,父母生下孩子,又养育长大,这个恩情,就要断头才能还清;未生而养,百世难还,意思就是,不是生身父母却养育了的恩情,要一百世才能还清。”
停顿了一下,又说:“在咱们国家,如果不是亲生的孩子,办理了领养手续,孩子长大后不孝顺、不养活养父母,国家都不答应。”
“哦,是这个意思呀,那领养孩子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秦铮又说:“你们怕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是悲观的想法,你们想想,领养个孩子,你们虽然投入比较大,但是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心灵上就有了慰藉。春种秋收,不进行先期投入,怎么会有收获?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们以真心换真心,真心待人,孩子又怎么会不以真心回报你们。”
“如果真担心孩子长大,亲生父母再找过来,你们可以到福利院领养呀,那里有很多孤儿,找个年纪不太大的,性格还有可塑性。”
一大妈一脸希冀的看着一大爷说:“当家的,这个方法我看行。咱们年纪还不算大,现在领养还来得及。”
易中海点点头说:“嗯。其实我以前也想过,只是一直没下决心。现在看,也只有这个路子了。”
一连串的算计落空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事实上,如果是别人向易中海建议,估计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建议是秦铮给的,他的身份与地位,让人无法忽视,易中海却听了进去。
一大妈这时又有些迟疑:“后院老太太……”
这句话,立刻吸引了秦铮的注意,大脑一转,立刻就明白了老太太对待这件事的态度。
“领养孩子是咱们家的事,还是咱们说了算。”
现在,何雨柱结婚,没有成为易中海的打手,混不吝的性格收敛,和他仅是邻居关系,而院内各家各户大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他在院里的地位和前世相比远远不如。
但从另外一方面看,聋老太太对于稳定他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小,他对于聋老太太的依赖,比聋老太太对他的依赖要小,那老太太在他心中的地位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以后,只要还像以前一样照顾她的生活,不亏待她就是了。
所以,他做出领养孩子的决定,不再考虑聋老太太的意见。
他们两家之间的官司,秦铮可没有兴趣关注,至于易中海最终会不会领养,他也担心不着,只是希望他真能领养一个。
四合院里发生的那些奇葩事,大多源于易中海的养老算计,如果易中海真能领养,不说四合院会少那些狗屁吊灶的事,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毕竟,孤儿院里有不少孤儿。
也许是一大爷两口子下了决心,接下来,屋内的气氛就轻松下来,三人聊着天吃完饭,当秦铮走出易家时,正好看到站在西厢房门口的秦淮茹。
看到秦铮出来,秦淮茹就想走过来,不过,秦铮并没有给她机会,只是淡淡朝她点了点头,就离开了正院。
走出四合院,秦铮不由朝天上看了看,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随着职位不断提高,秦铮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合院里的蝇营狗苟,已经丝毫调动不起他的情绪。
这些人,不过是生活在基层的百姓。
你有事求我,我能帮忙就帮一下,算是为了四合院和国家的和谐,尽点儿心力。
但如果你求我之后,依然走上歪门邪路,我也没心思再拉你一把。
就比如贾家,秦铮看在邻居的份上,给秦淮茹换了岗位,工资在一年之后也有提高,这个安排,肯定比电视剧中的情况要强得多。
至于秦淮茹以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已经与秦铮无关。
秦铮走后,易中海就去了后院,将自己两口子的决定通报给了聋老太太,之后,就回了家,留下老太太暗自叹气。
也许,她已经明白,以后,她对易中海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易中海两口子对她的关心,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