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王室的弃儿

作者:李发发9 | 分类: | 字数:75.9万

第81章 打算离开

书名:王室的弃儿 作者:李发发9 字数:3581 更新时间:2025-02-09 01:47:22

“不是的,母后已经把任务分配给公主们了!我需要抄录五本!五本啊!”

李丽质说到最后,几乎要崩溃。

一本经文就有数万字!

要抄录五本,那就是几十万字!

确实是个极其庞大的工程,繁琐无比!

“哥哥,你会帮长乐的,对吧?”

李丽质突然抓住李沧浪的手,恳求道!

“长乐,这件事哥哥帮不了你,抄完这本经文,我的手就彻底废了!”

李沧浪苦着脸说,打算离开。

他现在觉得李丽质的内殿就像个魔窟。

但他不敢快步离开,毕竟李丽质还拉着他的手,怕带飞李丽质,伤到她。

“那你忍心看长乐受苦吗?”

见李沧浪没逃跑,李丽质知道还有希望,连忙争取。

“可以让别人抄录啊,你身边那么多宫女!”

李沧浪给李丽质出主意。

“不行,宫女们的字不好看,到时候母后肯定会责怪的。”

李丽质一口回绝了李沧浪的建议。

“那你只是想让经文上有你的字迹?”

李沧浪问。

“或者有你的字体也行,母后对你的瘦金体很感兴趣。”

李丽质睁着圆圆的大眼睛哄骗。

李丽质想把李沧浪骗进来,帮他抄录这本数万字的经文。

但李沧浪哪那么容易上当!

“其实有个简单的方法,不用亲手抄,也能很好地抄录这本经文。”

李沧浪微笑道。

“你是说拓印吗?”

李丽质疑惑地问。

拓印,是唐代以前最好的印书方式。

当然,还有一种笨方法,就是亲手抄录。

在唐代以前,许多学生想读书却买不到书,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本一本抄录。

这是个巨大的工程,也是极易出错的工程。

毕竟抄录时很容易出错字。

有些粗心的人,抄完后,抄录的书和原书大相径庭。

于是,拓印这种极好的方式应运而生。

朝廷会请饱学之士校勘经籍,选一个较正确的版本刻在石头上,称为“熹平石经”,供天下学子观摩学习。

但光看就能记住吗?不,他们都会带着纸墨,请好的拓工批量制作经书拓片,带回家慢慢研究。

从此,直到印刷术发明前,唯一且最好的复制方法——拓印出现了。

“但这本《元浩经》的拓印版还在龙虎山,离长安城两千多里,我们总不能去龙虎山拓印吧?”

李丽质觉得李沧浪的主意行不通。

“当然不行!来回太耽误时间了。”

李沧浪也立即否定了拓印的方案。

“那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快抄录吧!真要抄,其实三四天就够了。”

李丽质嘿嘿笑着。

“拓印不行,还有其他办法吗?”

李沧浪原本的方案不是拓印,提起拓印完全是李丽质自己脑补的。

“还有其他办法?哥哥说说看。”

关于书籍复制的方法,李丽质还是了解一些的。

在李丽质看来,似乎只有拓印还不错,其他更好的办法她想不出来。

“你听说过雕版印刷术吗?”

李沧浪问。

“雕版印刷术?这是什么?”

李丽质听到“雕版印刷术”五个字,一脸懵圈,完全想不出这是什么。

“先选用纹理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

木板雕好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时,先用刷子蘸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再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

一页一页印好后,装订成册,一本书就印好了。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叫它‘雕版印刷’。”

李沧浪详细向李丽质介绍雕版印刷术,把整个流程都说了出来。

听完李沧浪的介绍,李丽质瞪大眼睛,脸上露出非常惊奇的表情!

“感觉好神奇啊!”

李丽质喃喃自语。

“居然可以用木板印书,这样比手工抄录方便多了,又比拓印更快捷!”

李丽质仔细分析后,觉得雕版印刷术真是妙极了!

“那是当然!这样一来,我们只要在木板上做出一本经文,就能很方便地印出五本。”

李沧浪笑道。

“哥哥真聪明,这样如果速度快,我们一天就能做好木板,直接印出上百本经文!”

李丽质高兴得差点拍手大笑。

“印上百本经文,你要帮其他公主做事了。长乐真善良。”

李沧浪笑道!毕竟是小孩,喜欢表现自己,李沧浪能理解。

现在,李丽质肯定想在长孙皇后面前表现自己!

“找纹理细密坚实的木材,这事交给长乐!接下来,麻烦哥哥帮我用瘦金体先抄录一份经文。”

李丽质说。

“不是说用雕版印刷吗?我们只要在木板上直接刻画字就行。”

李沧浪解释。

“长乐知道啊!但母后喜欢哥哥的瘦金体,哥哥就满足母后的愿望吧!

母后一年才去宗圣观一次,如果长乐能献给母后用瘦金体抄录的经文,母后一定会很高兴的!”

李丽质又说。

“嗯!”

听到李丽质这么说,想起长孙皇后曾因想念自己哭瞎双眼,李沧浪有些心软。

如果真要让长孙皇后高兴一次,李沧浪还真不好拒绝李丽质的提议。

想到要用瘦金体抄写数万字的道经,李沧浪不禁感到一阵寒意!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别的印刷方法?”李沧浪试探性地提议。

“换一种印刷术?哥哥,你除了雕版印刷,还有其他印刷技术?”李丽质被李沧浪的话惊得目瞪口呆!

雕版印刷术已经让她惊讶不已,她认为能想出这种方法的人绝对是天才。而李沧浪竟然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还能想出另一种印刷法!这简直太惊人了!

“没错!”李沧浪在李丽质惊讶的目光中点头确认。

“竟然真的有!”李丽质更加震惊了!震惊过后,她的脸上满是期待。

“快告诉我,还有什么印刷方式,难道比雕版印刷更好?”李丽质激动地问。

“当然比雕版印刷好,我称之为活字印刷术!”李沧浪解释道。

“活字印刷术?活字怎么解释?”李丽质有些疑惑。

“其实活字印刷术的原理与雕版印刷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从雕版印刷发展而来。首先制作单个阳文反字模,然后根据稿件挑选单字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完成后拆出字模,下次排印时再用!”李沧浪详细解释。

“单字?反字模?字盘?”李丽质听完后反而更加困惑。

“我给你画个模型图吧!”李沧浪示意身边的宫女拿来笔墨。

接着,李沧浪在白纸上勾勒出字盘和反字模的大概形状,再次向李丽质解释。

“也就是说,这样很多字都可以重复使用,不像雕版印刷那样需要在木板上刻出所有字。”李丽质反应敏捷,很快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实际上,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都很简单。在长安街上随便找个人,稍微讲解一下,他们都能立刻明白。虽然原理简单,但能想到这个原理并不简单。即使知道了原理,真正制作出字盘和反字模也非常困难。

幸运的是,李沧浪有李丽质。他知道只要李丽质一句话,就能请来最好的雕刻师傅。

有了大唐最好的雕刻师傅,这些字盘和反字模就不再是问题了。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选择哪种方案呢?”李丽质看向李沧浪问道。

“当然是活字印刷术,你想累死你哥哥吗?”李沧浪无奈地说。

“现在帮我找两三个擅长雕刻的师傅,最好是擅长木雕的。”李沧浪又对李丽质说。

“好!保证完成任务!”李丽质向李沧浪挥手,带着宫女离开了府邸。

实际上,活字印刷术在真实的历史上,直到宋代才被发明。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泥活字,用泥土制作活字,但这种泥活字不够坚固,容易损坏。后来王祯成功创造了木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到了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现在是大唐贞观年间,铜活字太过奢侈,能用木活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

作为长乐公主,李丽质很有面子。很快,她从工部借来了三位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傅。

三位师傅都五十多岁,皱纹见证了他们的经验。据李丽质介绍,他们在皇宫工作多年,皇宫的檐台雕刻都是出自他们之手。听到这里,李沧浪对他们更加敬佩。

李丽质外出找雕刻师傅时,李沧浪已经提取出了道经中的两千一百六十二个字,并用瘦金体重写了一遍。

这时,李沧浪把这些字交给三位师傅。

“三位师傅,你们用木雕技术把这些字都雕刻出来就行了!”李沧浪说。

“雕刻这些字确实需要费些功夫。”

“费功夫是肯定的,但这字体是什么字体啊!我从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但字体真潇洒!可以说是龙飞凤舞,了不起!”

三位师傅接过李沧浪的字,对他的瘦金体赞不绝口。

“三位师傅需要多久完成?”李沧浪问。

“大概需要两三天。”领头的师傅回答。

“好!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这三天你们就住在我府上!我会安排你们的饮食,你们只需全力以赴雕刻木雕!”李丽质说。

随后,三位师傅被带到别处的庭院,开始紧张地雕刻工作。在这三天里,李沧浪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引起了众多风流才子的传颂。

三天后,三位师傅果然完成了所有的雕刻工作。两千一百六十二个字被完美地雕刻成木雕。李沧浪看过去,觉得这就是艺术品!

“哥哥,快,我们开始吧!现在就可以展示活字印刷术的神奇了!”李丽质一直只是听李沧浪描述活字印刷术的奇妙,但她更想亲眼见证。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李沧浪亲自为李丽质展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