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作者:有所 | 分类: | 字数:80.9万

第234章 表字溪言(给“阿布大王”五星加更)

书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作者:有所 字数:2206 更新时间:2025-02-05 01:46:50

直到认出自家小师弟,柴薪上前便是一个熊抱,直到此时王方雨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家伙走了过来。

“这是?”王清晨疑惑。

“这是老三,还没名字呢,你要不给起一个”

“怎么还是个男孩?”王清晨接过小家伙也不得不感慨柴家基因之强大,到目前为止好像还真没女孩子。

“还是让师父起吧!”王清晨逗弄了一下,小家伙倒是安静不闹人。

源冰看得极为羡慕。

“小妹越长越水灵,眼看就要嫁人了吧!”

“三哥”小碗有些扭捏。

“这位就是弟妹吧!”虽然惊讶于源冰的样貌,但是也惊讶于其美丽,柴薪试探着问道。

“正是内子,源冰”

“老爷子正在内院看书呢,你弄回来的医书他可是爱不释手,你自去找他便是”

因为店内还有病号,王清晨也就熟门熟路地去了后院,源冰施礼,便一同去了。

济春堂还是老样子,和他印象中相差不大,中堂树下一个老人,躺在躺椅上聚精会神翻书。

许是上了年纪,连门外如此吵闹都影响不得分毫。

王清晨真想就这么看着,回忆一幕幕侵染进他的脑海,曾几何时,他和柴荣,柴华两兄弟没少在这里受训。

看出自家郎君的不对,源冰也不打扰,还是郑氏发现站在院子里的三人。

“这是清晨回来了,老头子你怎的一点也说一声”郑氏如今头发也有些花白,但是身子骨看着还算健朗。

柴胡这才发现站在中堂中的三人,作势欲起。

王清晨赶紧上前搀扶,老爷子年纪大了,不过胳膊却是有劲。

“你小子,来了也不说一声”

柴胡状似嗔怪但却满是欣慰,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就说出要考状元的豪言壮语,没想到真给他实现了。

小丫头则麻利的进屋里给几人搬小板凳,这里他再熟悉不过。

“对了,师父,这是徒弟的媳妇,特来给您把把关”说着王清晨便拉着源冰郑重给柴胡拜了大礼。

柴胡夫妇推拉不得,王清晨则是实心跪拜。

只是柴胡的目光落在源冰脸上却是多有异色,随即便带着王清晨走进了书房,徒留三个女人在院子里拉家常。

“手给我”王清晨有些诧异,但是依言照做。

“你这脉象强劲,肾阳鼎盛,不像有先天之症,那你夫妻俩为何迟迟不圆房?”

原来老爷子早就从源冰的面相看出其还是处子之身,这才隐晦问出。

王清晨大囧,老爷子眼光是真的毒辣。

“弟子发现,女子年龄太小生育,产子大多羸弱,且夭折居多,男子太早生育也有此状,所以弟子想养足元阳,以备优育”王清晨解释道。

柴胡皱眉的同时也不免沉思,自他手中也接手过不少难缠之例。

多是稳婆救不回来才送至此处,他也多束手无策,现在想来正和自家弟子所属。

难产者多少女。

柴胡也不禁点头认同。

“大师兄和二师兄,怎么不见,还有家中小子呢?”刚才在后院他是一个没见。

“那两人下乡收药了,这两年周边村镇,种药,采药者居多,多数也能过上好日子,至于家里的小子,都去了学堂,家里难得安静”

柴胡也是欣慰,家里没了孩子确实清净不少。

“对了,你此次回来?”

“这不是成亲了吗?陛下特批回乡省亲,倒是可以多来看看您”王清晨说道。

“那敢情好,你以前给我带的酒我都藏着呢,咱爷俩也好坐着喝上两杯”老爷子这几年难得如此高兴。

“还有一个事,您看弟子这都成亲了,表字还没个着落,您看?”王清晨此言一出柴胡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以王清晨的身份,京中愿意为其取表字的还不是多如牛毛,再不济,县城严寿也比他有才地多,没想到……

“好好好……代为师斟酌一番”既然是自家弟子的一番心意,他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

“清,朖(朗)也,澂水之皃。(和水相关,清澈的意思),晨,早昧爽也,亦做辰龙之声,不如取字溪言如何?”

柴胡知道自家弟子是成事之蛟龙,但却不想他处处锋芒毕露。

取字溪言,也是让他言如溪溪,入河入海,犹如苍龙。

“学生谨记,多谢师父”王清晨自然不是蠢人,自然明白自家师父话中真意。

三人并不知道师徒两人在书房密谋什么?

或许是长久不见,叙旧长叹。

两人也确实如此,除了自家外公的事情。

他和自家师父分享了很多,甚至邀请他到京师坐诊,不过都被其拒绝了。

毕竟这里有他的一大家子,也有镇上的需要他的父老乡亲,如果济春堂搬走,十里八乡再没有一个正经郎中。

两人聊了很久,仿佛不受世俗侵扰,又回到儿时一般。

“师父,不知学堂办的如何了?”

“好,镇上多数孩子都能入学,而且学资减半,官府和郑家,每年都有所补贴,这几年也考中了几个童生,都进入了县学进学,还是很争气的”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那就是县里人都认为这里文脉兴盛,甚至耗费功夫将孩子送到这里进学。

而且还不在少数,使得学堂不得不扩建至原来的三倍有余。

不过县里显然也很支持,甚至还增派了好几位师资。

而这些人也有想要吸收一下这里文脉气息的缘故,他们不求状元郎,考中举人便是大赚。

而小镇居民也对科举有了新的认识,毕竟王清晨每中一次,镇上都是敲锣打鼓,大宴三天。

而且全部由官府掏钱。

至于王家湾就更热闹了,不仅给村里盖新房,还给村里老人发救济粮、救济银,即便不困难也发。

再加上状元公的厚待,村里不用交税,不用徭役。

甚至好几次官府征调徭役都是给村里开荒,修路,修渠,简直不要太全面。

现在人人说起王家湾那都是羡慕的对象,甚至好多女娃都不外嫁,只招上门女婿。

即便如此镇上许多青年也是趋之若鹜。

而村中男人更是受人喜欢,甚至三妻四妾都娶上了。

王清晨还没享受到的,村里人倒是先享受了。

不过这些他都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