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倒霉女主发疯成长日记

作者:番茄一个蛋炒饭 | 分类: | 字数:47.5万

第20章 熟悉

书名:倒霉女主发疯成长日记 作者:番茄一个蛋炒饭 字数:2512 更新时间:2025-02-09 01:45:40

村里只有几个小孩在相互追逐,家里能干活的都在地里,就连半大的孩子也是要下地挣工分的。

苏茜薇走过去,拿出大白兔奶糖,给每个孩子一人分了一颗,“你们知道李木匠家怎么走吗?”

几个孩子年纪小,拿着糖紧张地不敢搭话。

“知道,”一个稍长的孩子鼓起勇气,往前走了一步,他怕回答晚了糖被收回去,“我带你去。”

叮,宿主请人帮忙,以糖会友,情商+1,积分+1,总积分【118】。

“好的,谢谢你。”

几人跟着小孩朝李木匠家走去,另外几个孩子也没离开,怯怯地跟着她们一起走。

来到李木匠家,苏茜薇见孩子们都没有吃糖,知道他们是舍不得,又一人给了两颗水果糖,“吃吧,别舍不得。”

“谢谢,”几个孩子高兴地拿着糖跑开了。

“你好,家里有人吗?我们买柜子,”张萍推开院门率先喊道。

“哎,谁啊?”屋里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由远及近,不多久,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娘就从屋里跑了出来。

“你好李大娘,”李慧慧开口,“我们想买柜子。”

李大娘上下打量几人,没有开口。

苏茜薇想到什么,开口道:“李大娘,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想找您换柜子。”

“哦,”李大娘一听笑开了花,“快进来,我带你们去看。”

这年头可不能私自买卖,他们家的东西只能卖给本村人,钱也得先交给村里,再由村长分配给他们家。

李大娘带着几人来到后院,后院比前院大很多,一分为二,一边是自留地,种着菜,一边则是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棚子里堆了很多木头,还摆放着几件家具。

“你们要买什么柜子?”李大娘问。

“这种,”张萍赶紧道,她可是看上了最左边那个柜子,看上去磨得最光滑,说着人已经走到了那个柜子旁边。

“炕柜啊,一块二一个,”李大娘报价,“不过你们四个人,家里成品只有两个。”

另外三人有些为难,崔翠翠眼珠一转,走到另外一款柜子旁边,“大娘,这种柜子多少钱?”

“这是立柜,装的东西多一些,两块五一个。”

“那我要这个立柜,”崔翠翠没有犹豫。

苏茜薇看了一眼李慧慧,见她一脸为难,笑着说道,“李知青,我也想要立柜,你可以拿炕柜吗?”

李慧慧知道苏茜薇是让着自己,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嗯嗯,谢谢苏知青。”

叮,宿主帮人解围,情商+1,积分+1,总积分【119】。

“李大娘,我要一个立柜一个炕柜,炕柜不着急,可以做好了再给我,”苏茜薇和李大娘商量。

“那我再要三个炕柜,再给我哥他们买个立柜,”崔翠翠说道。

“嗯,行,”李大娘点头,“到时候做出来,给你们送去,还有要买别的不?”

几人看了看,根据自己的需要又买了些。

苏茜薇买的最多,一个脚盆,两个罐子,两个箱子,两个肥皂盒,一个小马扎,一个斗笠,还在李大娘的推销下买了一个棒槌,离开前还带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雕小狗,是李木匠给儿子新做的玩具,一共花了16块。

“臭显摆,”张萍看不惯苏茜薇大手大脚,瞎显摆的样子,骂了一句就拉着李慧慧先走了。

回知青点的路上,崔翠翠笑着指了指小狗,“茜茜,你是指着它看家护院么?”

“呵呵,就是觉得有意思,没忍住,”苏茜薇不好意思,这些木头做的东西太可爱了,一买就没收住,要不是怕太打眼,她还能买更多。

回到知青点,其他知青已经下工回来了,知道新知青一来就给他们加餐,心里的排斥减轻不少。

饭桌上,点长王爱国首先发话:“今天崔同志给了我八个饭盒,里面有两份饺子,一份米饭,一份红烧肉,一份炒鸡蛋,一份小炒肉,一份卤牛肉和一份猪肉炖粉条,今天我把饺子、米饭还有炒鸡蛋都做了,其他四道菜我放在井里,这两天做饭的同志记得做,坏了可惜。”

除了王爱国,四男三女七个老知青看着崔宏星感激地笑了笑,毕竟这年头荤菜难得,刚光听报菜名,口水就有点受不住了。

崔宏星见大家把功劳都算在自己头上,赶紧摇手,“不是我,是苏…”

“对,不是他一个人,是苏知青还有我们四个一起买的,初来乍到,给大家打打牙祭,”周志强连忙开口。

苏茜薇想到苏母说的“财不外露”,感激地看了看周志强。

周志强也是这么想的,苏知青一个人买这么多,难免打眼,如果说是四个人分摊的,就显得合理多了。

张萍可不管这些人的官司,她只管吃,哼,小气什么呀,这饺子还不是得进她肚子,想着又恶狠狠地咬了一口。

吃完饭,王爱国组织大家开会,本来这个会是早上开的,后来白玉珠强烈反对,才改到了晚上。

“今天来了新同志,大家互相认识一下,从我开始,我们依次自我介绍,我叫王爱国,东省人,来知青点四年了。”

“我叫李桂香,东省人,来知青点三年了,女知青这边的事情可以找我。”

“我叫林向南,黑省人,来知青点一年。”

苏茜薇惊讶地看了林向南一眼。

林向南露齿一笑,“本地人,呵呵。”

“我叫李向阳,川省人,来两年了。”

“刘红军,辽省人,半年。”

“钱红丽,湖省人,来两年了。”

“我叫周青山,云省人,来知青点三年了,呵呵。”

“白玉珠,京市人,来一年半。”

轮到新知青了。

“大家好,我叫崔翠翠,京市来的。”

“大家好,我叫崔宏星,翠翠是我妹妹。”

“大家好,我是周志强,海市来的。”

“大家好,我叫苏茜薇,海市来的。”

众人眼前一亮,尽管刚才见过苏茜薇,惊艳了一次,这会再看,依然觉得亮眼,唇红齿白,明眸皓齿。

只有白玉珠,眼神里带着不甘和挑剔。

“苏知青,刚才我就想问你了,”钱丽红大声道,“你这么漂亮,怎么剪这么个发型?”第一眼的时候,她可是憋了好久才憋住笑。

人是好看的,配上那个发型,颜值被拉低了不少。

“呵呵,不是图方便么?”苏茜薇只以为大家觉得她短发稀奇,没有多想。

“该我了,”张萍不喜欢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苏茜薇身上,赶紧开口,“我叫张萍,来自陕省。”

“我叫李慧慧,也来自陕省。”

“许国庆,从吉省来。”

介绍完毕,几人相视一笑,王爱国又交代了一下知青点的活计。

男同志一人轮一天挑水,知青点是有水井的,只需要把水从井里装到水缸里,方便大家使用即可;

做饭是两人搭档,苏茜薇和崔翠翠分到一组;

捡柴火则是所有人的活,毕竟猫冬需要的柴多,分配给谁都不公平。

“好了,大家也累了,新同志还要收拾,就不做工作总结了,早点散会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