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翻云覆雨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 分类:历史 | 字数:80.3万

第二百三十七章 能从海外获得的,不仅仅只是粮食

书名:红楼翻云覆雨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字数:4392 更新时间:2025-02-06 02:23:48

第239章 能从海外获得的,不仅仅只是粮食

“您的想法倒也符合实际,只是朝廷已经一二十年没有打过大仗了,突然搞这么大的动作,是不是会有问题,会不会引起恐慌。”

“还有打造一支水师,可不比打造一支骑兵容易,花费上还会更多一些,而且没有技术支持,造船造炮,还有火铳什么的,都得从头开始。”

“即便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水师的战法,也和陆上作战不一样。”

“内河作战,和海上作战,更是两码事。”

总而言之,贾环还是不太看好。

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都是无数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你说的朕都明白,但是打仗哪能怕死人,更何况也不是眼下就拉出去打。”

“而且还有一点,你可能忽略了。”

“在北方和西北方的战场上,朝廷的步兵对上骑兵可能不占优势,但是论起海战来的话,大秦旁边的几个小国,也未必有一战之力吧。”

谈起打仗来,太上皇可就不困了。

毕竟是此中老手了,可能海战什么的,没有机会接触过,但是原理都差不多。

就是干掉敌人,干掉敌人,干掉敌人!

兔子也是一贯的策略。

大家伙不在乎多寡,够用就行。

毁灭地球一次,和毁灭地球一千次,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贾环立刻就明白了太上皇的意思。

也知道,自己是陷入误区了。

一直以来,都是按照传统的理论在做考量。

但是实践过程中,许多理论上的步骤,是完全可以放弃的。

比如这个就是。

考虑到周边小国的战斗力,大秦出兵的话,哪里需要什么海军。

大概只需要把兵运过去,登陆作战就行了。

“微臣觉得,咱们可以先跟他们做笔买卖,一则买点粮食回来,二则谈谈对方的虚实,搞清楚对方的实力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出于谨慎考虑,贾环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

太上皇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话说回来,直隶的地,你还准备要吗?”

资金永远都是有限的。

大部分的资金如果用来购买粮食,和制造战船训练水师的话,肯定会出现资金上的缺口。

“要,当然得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不定微臣还能给您和朝廷,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贾环肯定是不会放弃高产粮食研究的。

外来输入性的粮食,虽然能够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但是长期来看,技术的进步,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制定好人才的培养策略之后,只要能够验证,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马上就可以按照相同的模式,在其他领域推广。

说到底,人才才是最核心的生产力。

“你有信心就好,不过水师的事情,要摆在第一位。”

太上皇也没想制止贾环,只要保障资金到位就行了。

贾环当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不过这话,肯定是不会接的。

“水师按制应该归兵部管吧,一应消耗开支,应该由户部拨款才对吧?”

正常来讲确实应该如此。

贾环在银子的问题上,可是一点都不糊涂。

当然还有军队所属的问题上。

朝廷水师,无论是管理,还是作战,都是朝廷的事情,贾环肯定是不会管的。

也管不了那么多。

军权应当归属于君权。

搅进去的话,搞不好又是一次十几年前的事情重演。

再说了,就算是搞投资的话,也得有收益吧。

赞助水师,能得到个啥?

贾环才不干。

太上皇一看没忽悠住贾环,笑道:“朝廷财政是个什么状况,朕不说估计你也清楚,已经是勉励维持了。”

“要是再开水师的话,又要加征赋税,实在是百姓负担太重,也有损皇家的威严。”

贾环肯定不吃这套。

“百姓负担是重,要不咱们就再等等吧,等朝廷财政状况好一点之后,再做打算。”

搞外贸什么的,开支是有限的。

已经有了现成的贸易渠道,就是王家负责采购的海上线路,外面的西洋物件能够运输进来,自然能够把粮食也运进来。

反正贾环对于水师的事情不着急。

太上皇被贾环噎了一下。

没好气道:“你说说吧,银子该怎么解决,事成之后,朕赏你个位子,到时候爵位还能再升一级。”

共事挺长时间了,太上皇也知道,撂挑子的事情,贾环能做得出来。

威逼肯定是不行了,只能利诱。

“您可以借银子打仗!”

贾环给了个最直白的办法。

这不废话嘛~

银子不够使了,要么不花了,所见开支。

要么就借银子,等赚了再还回来。

朝廷没这笔预算了,又不想增加百姓的负担,那么还想办事的话,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借银子。

第二百三十七章 能从海外获得的,不仅仅只是粮食

只是这法子,要不是太上皇主动问,否则的话,贾环肯定不会主动提。

毕竟借银子这事儿,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太光彩的事情。

脸面的问题。

太上皇,皇上,还有朝廷的脸面,那可不是女人涂脂抹粉的脸蛋子。

“胡闹!”

“朕找谁借银子去!”

太上皇也觉得荒唐,活了这么多年,还真没借过银子。

生活上的小事儿,基本上都能覆盖开支了,实在不行少花费一点就是了。

要是牵涉到朝廷的大事,自然有专项的开支,也轮不到太上皇本人出面借银子。

“您把这事儿,想复杂了。”

贾环笑道。

“借银子这种事情,跟其他的因素,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有足够的回报就行。”

崇祯借银子被羞辱的事情,贾环不是不知道。

只能说崇祯搞错了方式。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不能在该讲利益的时候讲人情。

在贾环看来,崇祯那根本就不叫借银子。

有借有还才是借。

有借无还的话,那特么的叫做抢。

而且崇祯还很不要脸的一点是,明明是明着抢,还顾及自己的脸面问题。

不好意思直接下手抢,也不好意思拿着刀上门。

而是大喊一声我要抢劫了,就想着大家能把银子统统交出来,甚至连不给银子的后果都没有拿出来一个恐吓一下。

哪怕是罚酒三杯呢……

也就酒精过敏的干部害怕一个晚上吧?

“什么回报?”

太上皇这话一问出来,贾环就明白了,这是准备犯下和崇祯一样的错误了。

都想着特么的刷那一张bi脸,借了就不打算还。

“借人家的银子使了,还回去的时候,总得给点利息吧?”

对于太上皇这种想白嫖的思想,贾环肯定是坚决反对的。

没办法,离太上皇最近的财主,就是自己。

贾环深深明白,要是搞定不了这个问题的话,自己迟早要倒霉的。

不如趁着现在,潜在的盟友们,还都没有被太上皇攻破,或许团结起来,还有一战之力。

“朕可没那么多银子还账,还得要利息,那更不可能了。”

说着太上皇往贾环身边凑了凑,小声道:“依着朕的打算,就是先把银子搞到手,等将来给封个爵位,或者找个机会升个官什么的,基本上也就抵债了。”

不得不说,太上皇的主意,还是挺损的。

要是没有意外的话,没有出银子特别多的个体,就这一招,没准儿还真能混过去。

“您有没有想过,底下的官员,每年俸禄就那么点,他们的银子从哪里来?”

“要是到期还款付息的话,说不定大家还会拿自己的银子出来,要是什么都不承诺,把银子就这么吞了,百姓可就遭殃了。”

事实就是这么坑爹。

所有的损失,肯定会想办法都补回来。

要是操作不当的话,借银子的成本,还是会转嫁到百姓的头上。

而且还有一点,要是太上皇承诺了还本付息之后,还有官员敢借着这个名义捞银子的话,也就有了借口,可以大开杀戒了。

只要生产和消费不景气,那么朝廷就收不到税赋。

财政收入什么的,自然也就没了。

没有银子想干点什么都干不成,朝廷也不能例外。

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自古以来,朝廷缺银子,要么打百姓的主意,要么打商人的主意。

但凡其中一个保住了,另一个就肯定保不住。

不过这次不一样。

“朕倒是想着还本付息,但是朝廷的收入,确实挺紧张。”

“水师到底能建成什么样,眼下还尚未可知,即便是战无不胜,不也生不了银子。”

还没开始动手,太上皇就已经想好了后面的可能性。

在太上皇的眼里,水师就是用来打仗的,这一点倒不能说错,只是有点狭隘了。

“没错,朝廷的水师,肯定是没办法挣银子,但是打下来的地方,咱们倒是可以动动脑筋,还有就是缴获的战利品什么的,说不定也会有一些值钱的玩意儿。”

“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要不你来帮着借银子,到时候水师缴获的战利品,以及拿到的土地,全都交给你来处置。”

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就需要经常跟银子,预算什么的打交道。

经常需要在有限的预算和无限的想法之间来回妥协。

如今已经退休了,没想到还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太上皇就不太想管这个了。

都特么的不在位了!

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接着奏乐接着舞!

“倒不是不可以,您确定什么都不管了?”

贾环还是想把丑话说在前面。

趁着太上皇不太了解其中的内情,正好可以把许多安排全都定下来。

“少废话,朕说不管就不管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等朕到了江宁之后,就开始把水师操练起来。”

男人至死是少年。

太上皇还是对打仗这种事情感兴趣。

以前越是在这方面受限,如今就有条件了,就越是在这方面放肆。

……

京城。

贾蔷很痛苦。

自从当上了皇家票号的掌柜之后,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头痛的事情。

直到这时候,贾蔷才意识到,以前上面有个大BOSS罩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不需要独挡一面,只需要按照贾环的吩咐行事就行了。

如今老大不在京城,贾蔷可谓是到处碰壁。

几乎没有人买账。

万般无奈之下,贾蔷只能差人把贾芸请过来。

“芸哥儿,你说我该怎么办?”

“总不能给三叔送急递过去,说是一点都没有动静,什么都没有办成吧?”

在贾环的带动下,贾家已经远远不是之前的贾家了。

一扫悲凉,沉沦的气氛,全都是一副斗志昂扬的模样。

谈事情谈不成,对于之前的贾家而言,几乎就是常态,尤其是跟同一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人谈,几乎鲜少能占到便宜。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不管什么事情,一直都挺顺利的,要是开了这个头,贾蔷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人。

“你先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儿,我那边还忙着呢。”

“府里的院子都修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细活,也最费银子,我得多盯着点。”

自从贾环南下之后,给家里修园子,就变成了贾芸的头等大事。

还是贾环临走之前嘱咐的。

虽然大部队已经南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但是京城这边,总得做做样子才是。

“不是有雷大人帮助操持,二老爷高升了之后,应该更好办事吧?”

没错,政老爷已经正式上任户部右侍郎。

而且雍治还专门调整了分工,政老爷这个右侍郎,负责的主要就是和皇家票号,以及皇家各种商号之间的业务往来。

基本上不用参与什么朝政,属于典型的创收岗位。

不管到哪里,都得被当成财神爷供起来。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雷大人再伤心,还是得底下的工匠出活,二老爷的面子是挺大,但没有多少意义。”

“你快说你的事情吧。”

贾芸没有过多解释。

工程上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都能解释得通。

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重要的还是不要耽误正常的进度。

不然的话,耽误了工期,贾芸也不好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