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翻云覆雨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 分类:历史 | 字数:80.3万

第一百九十六章 贾环的状元和开办公学

书名:红楼翻云覆雨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字数:4387 更新时间:2025-02-06 02:23:48

第198章 贾环的状元和开办公学

反正贾环问心无愧,也能理解雍治的一番苦心,不外乎就是要保送自己,但是又不能光明正大的操作。

毕竟科举这玩意儿,可没有保送的说法。

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底下的生员们,还不得炸锅了,即便是皇帝也不行!

至于殿试,对于贾环而言,过程就更简单了。

雍治皇帝亲自监考批卷子,糊名还是不糊名,意义不是特别大。

简单记住开头,基本上就能够确认身份了。

庚午年,也就是雍治十六年,农历八月初八。

皇宫正殿。

满朝文武和新科士子们欢聚一堂,当然不是为了开联欢会和茶话会。

考试成绩及排名,在之前就已经张贴在礼部的公告栏上。

自然也会有人跑腿报喜,挣个赏钱。

贾环毫无意外的中了探花,本来雍治是想要点给贾环一个状元的,毕竟按照真实成绩来看的话,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被贾环给婉拒了。

探花挺好的,贾环就喜欢探花。

而且不用担心被偷拍……

游街示众之后,算是彻底走完了流程,回家之后就等来了两份圣旨。

一份是袭爵的圣旨,从此以后就是一品将军了。

比死鬼贾珍的三品爵威烈将军,级别上还要高。

另外还有一份旨意,就是贾环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翰林待诏,倒是个新鲜职位。

翌日,李守中府。

贾环已经提前派人来打过招呼了,今日从宫里出来之后,要登门拜谢。

至于礼品什么的,林姐姐都已经准备好了。

按照惯例,贾环接了圣旨之后,是需要进宫谢恩的。

但是由于时间已经晚了,自然就只能推迟到第二天一大早。

贾环故意挑了个小朝会前的时间,先太上皇,后雍治,都安排好了。

就是不想被雍治抓壮丁,简单谢过之后,就麻溜的出宫了。

宾主位坐好之后,贾环问道:“这个翰林待诏,到底是个什么职位?”

听了贾环介绍的情况之后,李守中也是一头雾水。

几乎就没听说过朝廷还有这么个常设职位。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好事儿。

李守中笑道:“圣旨上没写清楚,你进宫的时候,就没跟皇上问问?”

贾环有点尴尬道:“专门挑了个紧时候,跟皇上没说两句话,就小朝会去了,根本就没来得及问。”

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李守中想了想道:“前朝中期的时候,倒是有过这么个职位,属于翰林院管辖,但是实际上却随侍在宫里。”

“以备皇上日常垂询,还有就是起草诏书等等,偶尔也应和文章诗词。”

“这特么的不就是秘书吗?”贾环心中暗道,脸上表情也有点阴晴不定。

李守中继续开解道:“你也不要多想,本来你的职位,就比较难安排。”

“按说中了状元,应当进翰林院,将来登阁拜相才是,但是偏偏你又承袭了爵位,正常又应该带兵戍边,立功后进军机阁。”

“皇上能给你想到这个职位,看来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贾环倒不太在意,道:“既来之,则安之。”

“反正我也无心仕途,什么职位都行,只要事少钱多离家近就行。”

说白了,贾环就是想混个身份,在朝堂上摸鱼。

封建王朝的朝廷,考中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辈子打工,变成高级经理就算到顶了。

想要成为股东,还是得创业才行。

“你呀……”李守中笑着指了指贾环,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贾环毫不在意,笑道:“您就别管我了,有份积德的差事,您有没有兴趣?”

“什么差事?”李守中问道。

积德行善这种事情,读书人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当然是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的情况下。

至于收益,有时候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做事情的人,尤其是做大事的人,难免都会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手段上就会激烈一些,同时道德尺度也会放宽一点。

到了最后,事情是做成了,但是心里难免会有一些阴影,有一些心结。

而积德行善,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起到了心理按摩的作用。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最近这个阶段,我奉太上皇和皇上的谕旨,一直在推进京城的改建。”

“正好京城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读书识字是个大问题,于是就想着,改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配套建一些学堂。”

李守中想了一下,道:“可以倒是可以,但是有两个问题,就是人和银子的事儿。”

“地方你可以提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家,都能够承担得起读书的费用。”

其他的先不说,拜师礼总是要有的,还有就是笔墨纸砚,以及日常的衣食住行,就是不小的花销。

所以才会出现,丁点大的孩子,全都放养的情况。

第一百九十六章 贾环的状元和开办公学

不说能不能挣银子,最起码少花销。

“依照我的意思是这样。”贾环解释道:“咱们先办一所精品的学堂,面向的群体,肯定不是底层的百姓。”

“但是想要进这学堂的话,自然需要一些条件,不过这些跟您关系就不大了,你只需要把前半部分办好就行。”

贾环从来都没有想过,从平民百姓的手里扣银子,当然也扣不出来几两银子。

之所以坚持要办个学堂,主要还是为了接下来的京城改造作铺垫。

毕竟房子建好了之后,总得有人来买才行。

京城手头有银子的人不少,但是同样也不缺房子住,也不缺人伺候着,不一定非得来买贾环的房子。

而贾环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不得不买的理由!

五日后。

城东,江南春片区。

贾环的京城开发商号,也坐落在这里。

经过了荣宁街项目的初期验证之后,房子虽然只能看出个大概来,但是贾芸已经初步掌握了拆迁和改建的整个流程。

至于最后的安置,估计栓条链子,狗都能干好。

东城的项目,在贾环的指导下,已经立项,但是还没有开工。

不过贾环也没打算按部就班来,直接让人把基本的沙盘模型做了出来。

说是模型,实际上就是一堆木头搭起来的简单示意装置。

售楼处的等比例的塑料大楼什么的,贾环是没有办法搞出来了。

用木头示意一下,问题还不大。

也得亏了雷金玉的徒子徒孙们,确实是人才辈出。

贾环只提了一个概念,人家就把东西做出来了。

而且还很及时,一点都没耽误功夫。

太上皇和贾环破例没有到后边的独立小院,而是一块坐在了二楼的包厢里。

只听贾芸站在楼下的模型边上道:“诸位来看一看这个位置,按照规划,这里以后将会新建一座学堂。”

“从开蒙到院试,整个读书的过程,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而学堂聘请的老师,都是国子监的教谕们,采用御林军一样的管理模式,大家大可以安心把孩子送进来读书成才。”

楼上,太上皇和贾环坐在窗前,正在品茶。

至于雍治,还是老老实实在宫里上班打工吧。

贾环也是在前天才搞清楚,自己这个翰林待诏,实际上待的是太上皇的诏。

都说定岗定责,贾环却变成了灵活就业,好在大秦不需要五险一金。

“楼下这些都是你教的吧?”太上皇笑道。

贾环没啥不好意思的,反而有点理直气壮道:“有钱人不花钱,百姓有难啊。”

就是这么直白,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上皇和贾环的利益诉求是比较一致的。

太上皇品味了一下,笑道:“你呀,就不怕那些人找你的麻烦?”

贾环玩的就是阳谋,讥笑道:“我这是在帮他们教育晚辈,他们不感谢我就算了。”

“找麻烦,不也得先问问您同不同意不是。”

小小的拍了一下太上皇的马屁,逗得太上皇乐不可支。

“你觉得一个学堂,作用能有多大?”

“要知道你邀请来的这些人,可都是家里衬着几套院子的主。”

没错,贾环在一开始的时候,定位就是高端路线。

考虑到技术不成熟,所以为了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建筑成本上,肯定要有所追加。

而多出来的这一部分成本,肯定需要有人买单,贾环理所当然的就想到了城里的大户们。

比如,武勋世家,宗勋贵胄,还有几代为官的文官同志们,以及跟这些豪门氏族沾亲带故的土豪们,全都在贾环的目标范围内。

说起来,京城拥有强购买力的人群,还是太多了,导致贾环安排了两轮参观名额,都没有排下。

只得忍痛,暂时放弃了一批客户。

一栋楼六层,每层只有一户的大平层,妥妥的土豪待遇了。

当然也是这种结构最为简单,采用框架结构,中间的隔断做的越少,建筑自身的称重压力也就越小。

等到材料的强度上来之后,再考虑加高和做小单位。

总数一期十栋楼,也就是六十户,确实不怎么够卖。

当然,贾环也没有忘记,把筛选客户的消息放出去。

主打的就是个饥饿营销,看不见也吃不着,只能听见过的人吹吹牛,对比之下,新生羡慕,几乎就是一种必然。

“您老就放心吧。”贾环胸有成竹道:“专属的学堂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同仁堂也会在这边,专门建一个分号,优先为这边的房主服务。”

自古以来,医疗和教育,就是亘古难以解决的难题。

贾环一出手,就是两座大山,一般人可吃不消。

同仁堂这名字,太上皇听着也有一些熟悉。

回想了一下道:“就是上次你提到的,票号投资过的那个同仁堂?”

贾环道:“没错,就是那家,现在也算是咱们的买卖了。”

“票号已经把同仁堂兼并了,正在帮着扩建的同时,还帮着多收一些学徒。”

“等将来出师了之后,咱们大秦可就不一定缺大夫了。”

虽然知道贾环在吹牛,但是太上皇还是很欣赏。

有能力,还有心力做点实事的人,于朝廷而言,还是太少了。

此时,楼下贾芸的宣讲,已经进入了尾声。

而贾环这个真正的幕后东家,也时候露个面了。

往下一看,还真有不少老熟人。

要么是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见过,要么就是中了探花之后,跟着各家长辈,上门拜访的时候见过。

买房子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管家出面肯定拿不了主意,再加上请帖上,也有贾环的落款。

所以各家派来的,也都是小一辈的后生们。

比如,张家的张廷爵,牛家的牛犇,以及理国公家的柳林东,等等。

不过贾环只是露了个面,并没有下楼。

要是下楼的话,肯定少不了一顿寒暄,那就有点喧宾夺主了。

贾芸自然也注意到了场上的氛围,也不失时机道:“一期总共十栋楼,六十套房子,根据位置不同,楼层不同,每套房子的价格会有一线差异,详情都在大家手头的册子上。”

“而对应的学堂,每套房子,只有一个入学名额。”

“大家今天就可以认购,先到先得,等到样板间开放的时候,不满意的可以随时退款。”

在场众人没有一个傻子,都知道贾环跟太上皇和皇上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而且都是圈内人士,对于贾环在京城这地方大搞特搞,早就心生好奇。

要是没有太上皇和皇上的授意,打死大家也不相信。

左右就是一套宅子的事儿,而且配套还挺好,为了学堂买也不吃亏,都十分果断的下了定金。

每套宅子定金五千两也不多,当场就有许多人要认购。

现银是不可能的,手册里已经提前说明了,只认皇家票号的银票,存进指定的账户里就行了。

到时候会给开个存银凭证,就是下定金大的依据。

当天晚上。

贾环并没有及时回府,太上皇也跟着留了下来。

正在江南春的小院里喝茶,等着白天的统计结果出来。

没多大会儿功夫,贾蔷就拿着单子,走进来道:“启禀太上皇,结果已经出来了,合计收银五十六万两。”

说着就把单子递给太上皇和贾环一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