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团宠:娇娇娘子会种田
作者:惠太平 | 分类:其他 | 字数:74.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8章 种土豆
江青山决定再修房子,至少不能让娇娇住进她的那个什么办公室。
而且住的房间距离酒瓮太近,好好的姑娘熏得满身酒气。
于是,等江景文沐休回家,就看见自家在靠近沟渠这边的空地上,又在起房子。
而他还收获一个小书童,这可是为他私人定制的伙伴。
陈家大孙子本来名字叫陈鹏,江团嫌弃这名字跟村里那秦鹏一样,就让江景文重新起一个。
诗情画意一点,有学问一点,什么侍墨,茗烟,听着就是小厮的味。
这可是一件大事。
江景文吭哧吭哧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才说出来一个名字:庆儿。
江团哭笑不得,虽然没有咬文嚼字,但是……还是小厮的味。
她的两个婢女名字听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雪雁是原名没有变,胖丫头改成紫鸳,两个都是飞禽,只是估计要胖鸳鸯起飞有点难。
现在陈家父子俩一个放牛,一个跟着江青山下田。
而那个媳妇姓杨,江团就叫她杨嫂子,现在就留在青山院给柳氏打下手,只等熟悉家里每个人的习惯后,就负责灶间一应事务。
哑婆则被江团要了。
跟着伺弄酒水蒸馏器,她是天哑,又不会写字,江团完全不担心会泄密的事。
万宁镇的流民有的嫌管得太严,拿到银子就北上南下。
有的并没有没有回乡,依然停留在这里,只是登记造册,成为移民。
其实,江团心中一直有疑问,高将军他们都是精兵强将,怎么会来处理流民一事,难道只为保万宁镇这一方太平?
而高达他们借口的是战事已平,真相只是僵持状态,并没有停歇。
让江团还有些忧心忡忡的是尹陶已经有二十几天没有书信传回来了。
虽然她自觉跟尹陶没有什么男女情愫在,可是自从揭开那层窗户纸,现在江团隐隐有些挂念,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心情。
江家修房子,柳大舅和柳铁头也来帮忙了。
虽然这几个月要每天上山摘山葡萄,还帮着二丫酿酒忙个不停,可米面能管饱,他皱巴巴的脸上也长肉了。
铁头还是憨憨,整天跟着江景阳跑,看他要种土豆,顿时大为惊讶。
土豆喜凉,不耐热,各地栽种时间都按当地气温调整。
万宁镇这里冬无严寒,江团就把时间推迟到十一月,要按芽口切块播种。
那片荒田还需要养熟,夏天时种稗草也才两三亩田,余下的还是荒着。
索性全部种上土豆,来年三月开挖,不影响种水稻。
铁头家也是要种土豆的,他在上月就一把火烧了山坡上的乱草,将一些吃剩的小土豆蛋埋进烧出来的土里。
只等明年再去挖,能挖到多少就看运气,还没有像江景阳这样摆弄过。
而且,还……这样讲究!
江景阳带着大粟,用酒精给刀口消毒,再把精心挑选出来的种豆按芽孢分切开。
切成的土豆块还用干净的草木灰拌匀,尽量让灰沾满每一个切口表面。
他手上做着,口中不忘给铁头和大粟讲:“刀口一定要擦拭,没有酒精,也要用火烧过再切开土豆。你们看看这些刀好像干干净净,其实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虫子,只要切了土豆,那块土豆就要烂在地里。”
这些话其实是江团讲给江景阳听的,具体什么小虫子病毒感染他也不懂。
大粟在江家做得久,勤洗手,讲卫生早已经习惯,说的就是有看不见的小虫子。
在江家还不许喝生水,因为也是有虫子。
反正景阳哥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铁头在旁边听得一楞一楞的,他呐呐道:“景阳哥,你懂的可真多,那小虫子咬人不?”
他的关注点不在小虫子咬人上,而在这切开的土豆块。
“要是我也这样切开种土豆,以后能不能多收几十斤?”
见铁头想学,江景阳自然是要教他:“切开再拌上灰,以后肯定会多有收成。”
他让大粟接着自己的活做,自己则揽住铁头肩膀,重重一拍肯定道:“回去就试试,勤快些,当然能多收!”
铁头觉得就是不能多收土豆,也可以省些土豆种。
一个土豆切开可以放三四窝,省下不少土豆种,那不就是增产吗?
他为自己的机智高兴起来:回去就要学着江家表哥的样子,再去扒几块草坡地试试。
时间转眼就到了年末,秦家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
将厨房里扫出来的烟灰铺在路上,还有花生壳也倒在路上,只希望被行走的人踩实,来年灶间的烟穗子不会随便落下来,而花生可以落地结籽。
随着年关来临,村里已经有零星的爆竹声响起。
时间是无法抗拒的洪流,一步步推着这个动荡不安的皇朝向新的方向移动。
夏都皇城里,因为战乱,周围的流民尽数涌入城里。
皇城的城门早就关闭,只能出不能进,流民们就聚聚在城外,搭起窝棚,等待城里富人们从来施粥过活。
流民棚绵延数里,哪里是几个粥棚能救得过来的,寒风暴雪里站上一天,也只能分到一勺清粥。
冻饿之下,每天都有大量人口无声无息死去。
城外是人间地狱,城内也未必是天堂,从乱世开始,京中就物价暴涨。
在京城会馆中住着的举人们,不仅没有盘缠再去参加文会,就连会馆最差的房间都住不起了。
有人结伴的,还能找着要回乡过年的借口结伴离开京城。
而身无分文,又没有胆子上路的,就只能缩在城里大街苟延残喘。
文相府的静室中,坐着好几个锦衣华服的人,在他们面前摆满杯盘碗盏,可是这些高官胃口都不好,除了酒,盘碟中精致菜肴动没有人动。
宴席上首,才过去三月,已经面容憔悴,仿佛老了十岁的首辅大人正端酒独饮。
他不是想酗酒。
六皇子拥兵五万,聚在城外叫嚣着要登大典,而当今那位早已经病体缠绵,躺下多时了。
在坐的有户部,军部,吏部几个官员平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此时却是哑口无言。
其实,与其说他们现在是在商议退敌之计,还不如说是在考虑如何在六皇子登位时保住自己的命。
要想保命只有一个方法,那自己几个人出力,让六皇子进京,而当今那位自己禅位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