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小孩还开了个外挂
作者:泗潞 | 分类:现言 | 字数:14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六十九章
跟几个带队的人商量了一番,把十元的车费收了上来,顺道还把观赏奇卉园的二十元也一起收了上来。
然后由刘长松亲自带队带着一群人在村里转悠,听穆老爷子的专往可以拍照的风景好的地方走。
没到一处花丛就会停下来等他们慢慢拍,不时提醒他们不要把花草踩踏到或是不要采摘。
虽然一路盯着但还是免不了被折了那么几朵拿在手上插在发间,特别是那群老太太。
为此,刘长松还专门把曹勤拉到一边谈了几句。
“别在让她们折了,人人都这么折我这旅游景区以后还开不开了?这以后的人来看啥?”
自知理亏的曹勤把老姐妹儿们喊到一起嘀咕了会儿,这才收敛了些许。
看着时间,刘长松把人带到了奇卉园:“这里面很多花都是费时费力去各地寻来的,这里的花可不比路边的野花,娇气得很。只能看不能上手啊,被发现折花可是要罚款的!”
不能折花的事强调了三遍才让人进去。
缓缓步入里面的众人惊得张开了嘴:“好美!”
就像画卷一般。
姹紫嫣红,百花齐放,蜂飞蝶舞。
让人忍不住想到电视剧里的御花园,是不是也是这般美丽。
花园修得很淳朴,以竹篱笆格开道路,主道宽三米,小道宽一米,全部用青石铺设。
“好多都不应该是这个时节开放的~”好几个懂花的游客惊讶得不行。
这个园子里,不说四季的花卉齐全,但就近四五个月会开放的花卉这里都再开,且全部花期正盛。
在较中心的区域,还有上百株的各类牡丹,不少也开得正艳。还有一片兰草,价值几万的都有种植。
不论哪种花草,都还是娇贵难养的那种,全被种在了一个园子里,生长良好。
这次一群人倒是乖,只看不折,最多就是拿手碰碰看是不是假的。
其中有懂花的热心人士还站出来给大家科普这些花的种类,看到稀有的有时还会给他们普及一下价格。
听得里面哪种哪种花值个千儿八百或者上万的时候,一阵唏嘘。
真的有这么贵吗,这么值钱怎么不拿去卖了?
那人嗤鼻:“在爱花的人眼里,这些花多少钱都不卖,更何况,看这品相,绝对比我估的价值要高!”
刘长松一行人也在后面跟着听,听到各种花的价格时惊异的看向何建国他们。
用眼睛询问那人说的是不是真的。
何建国也是很懵逼,我怎么会知道?
想到这些花都是穆青那丫头弄来的,遂看向穆启仁。
穆老爷子自然是点头,他自家花园里就种了些,再加上会时不时的应邀去参加谁谁谁开的花友会啥的。
这些花苗大多也都是从穆家的花苗种植地弄来的,并没有花多少钱。
花苗,是的,弄来的时候还只是巴掌高的花苗。
这也是穆启仁一群人想不明白的地方。
载种到现在也不过一个来月,却偏偏长出了像是已经生长了几年的姿态,价值也翻了好几番。
生长期被快速缩短。
但是他们也敢肯定,里面并未打过半滴激素。
从种下到现在他们每天都看着,就是肥料都没用过。
为这事儿他们还和何建国他们争论过,最后败下。
而之前何文军想的跟穆老通气,把种子出处解决的事儿,早就被霁风的突然出现震惊到给忘了。
突然出现这么大座靠山,好似也不需要拜托穆老了呀~
霁·真大佬·风威武!
何家的秘密太多,想不通也已经习惯,随便吧!
何建国他们傻了,真这么值钱啊!
那以后没钱了就卖花好了!
前面那人还在络绎不绝,时不时的回头称赞刘长松他们这花种得好。
都快让几人怀疑这是他们自己请来的托了。
听这花这么贵,一群人更是碰都不敢碰了,生怕碰坏了让他们赔。
拍照自然是少不了,大妈小姑娘们纷纷跟花比美,一群男人则是对着花咔嚓咔嚓。
花园的参观时间设定的是两个小时,等到十一点,刘长松让张兴石他们分别带人前往不同人户。
被安排的三户人家早就翘首以盼,还悄咪咪的去奇卉园瞅过。
见人带过来了,热情的带他们往体验田去。
“这些菜都是我们自家种的,都没打农药,你们要吃什么菜可以自己摘,建议你们只摘今天中午要吃的就可以了。”
田里的菜哪怕是到大中午了也还是精神奕奕,不见半点焉劲儿。
城里来的年轻小伙子稀奇的紧:“老伯你们的菜种的挺好的呀!”
“哈哈哈,那都是种子好。我跟你们说呀,这菜不仅长得好,味道也是好的没话说!你们吃过庆贺酒楼的菜没?”
几个年轻小伙子点头,庆和酒楼在云龙县出名得很,自然是去尝过鲜。
“那就对咯,庆和酒楼用的菜就是我们村儿何家开的!这些菜也是咱们村儿种的!”说出来那是倍儿自豪。
三个年轻小伙不敢置信:“真的啊?”
老头眼睛一轮:“老头子还骗你不成!”
三人傻愣愣点头,算是信了。
兴致勃勃的拿着主人家分发给他们的镰刀,下地去折菜。
看着辣椒长得好,摘几个。看着茄子长得不错,也折两个,再看那番茄也好,黄瓜也嫩,也摘下来……
农村人实诚:“够了够了,够你们三个人吃了,摘多了浪费!你们要带回去可以走之前来摘!”那个急哟,城里娃儿咱这么憨呢?
三个城里来的傻憨憨在老头的呼声下意犹未尽的住了手。
回头看堆在提篮里的一大堆菜这才有些后知后觉,好像,是折多了些哈~
“走了走了,先回去,地头里太阳大。”老头招呼几人往回走。
体验田都是选择的离家比较近的田地,煮饭过程中想再加两个菜的也方便。
到屋后第一件事儿自然是上称。
菜的定价也是村里统一规定的,都张贴在了墙上。
“这些菜你们是全称还是?”太多了,就一个中午肯定吃不完。
几个大小伙子互看了几眼:“全称了吧,多的带回去炒。”谁让是自己手贱摘下来的呢。
老头点头,知道不浪费就好。
拿出自家传家宝称开始称重,年轻人不懂这玩意儿,就看着老头称一样在本子上记一样。
然后凑上前去看,字迹歪歪扭扭,写着几斤几两。
全部称完后,老头又对着墙上的价目表一个个的算,再加,看得几个大小伙子着急。
“一共27块8毛。”忍不住的开了口。
老头哦了声,继续算自己的。
几个大小伙子叹气,他们有这么不可信吗?
算出来的结果自然是一致的,老头开心了:“你们就给27块5吧,再加上十块的柴米油盐费,一共37块5毛。”
几人无意义,掏出腰包结了账。
“那你们是自己做还是让我们给你们做?”老头把钱仔细数清楚后揣进腰兜,才笑眯眯问道。
“您们做吧!”他们不会做饭,围观倒是没问题。
“好!那做什么菜,跟我老伴说,她在厨房呢!”
“……我们也不知道,就让婶儿随便做吧。”这个问题有点难,他们只会吃的说。
“那行!”
老头高高兴兴的提着菜篮去了厨房,然后有提着半篮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