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公主刘相夫
作者:唯妙唯笑 | 分类:古言 | 字数: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九章 前事不忘何解忧
天清气朗,公主出塞,万人相送。
相夫身着华丽嫁衣,头戴珠钗玉冠,覆手垂于身前,在侍卫婢从们护卫下,缓缓上了车辇。
常惠带了兵马一路迎着往塞外出行。相夫端坐在车辇内,小桃和瑞珠在一旁候着,众人默默无语,缓缓前行。
快出长安城门,相夫听到车辇外有人声,赶紧掀了帘子往外探头看。
人群中,似乎有个妇人,她在哪里见过。
瘦削的身材,哀怨的眼神,一路跟着车辇小跑着,那个模样.......不就是她?
相夫命人将车辇停在城门口,然后叫小桃去前方把那位妇人带到身旁。那妇人一路埋着头,不敢抬头示人,走到相夫面前,才微微地抬起头。
常惠在前面行着,只听见后方有人叫停了车马,便掉转回头去看看情况。他骑马行到相夫马车旁,才看见那低头垂手,站在相夫面前的人,正是上官太皇太后的婢女,曼姬。
他下了马,走过去,有些怒道:“你怎么还有脸来了?”
相夫向常惠微微摇头示意,常惠低声说:“公主仁慈,命臣宽恕了你。如今你还到这里来胡闹,甚是不知廉耻。”
“公主恕罪,奴婢不是来阻拦殿下离开长安。”曼姬见旁人太多,不敢下跪,只略微弯腰行了个礼。
“曼姬姑姑,你来找我是有何事吗?”相夫拉了一下她,问道。
“公主这番称呼,罪妇不敢当。”曼姬仍是低着头,“公主的仁慈善良,曼姬感激不尽。原本我已是不应该再来见公主,碍了殿下的眼。但是.......有些话,若是此时不说,我实在是难以释怀。”
“姑姑请讲。”相夫示意让身边的人退了几步,连常惠也跟着走开。
“公主离了皇宫,再无陛下的庇护,一路上一定要万分小心。”曼姬说着,“我此生孤寡,身旁也没什么人。唯一一个从小养到大的姑娘,也是因为我的骄纵,害了她自己,也害了公主。
而我........也着实被那仇恨迷了眼,对公主你下此毒手。我是实在没有想到,我这样害你,你明明也看到那纵火的是我,却原谅了我。”
相夫说道:“曼姬姑姑,不怪你,做错事的人是我。李惢那么好的一个姑娘,前途无量,就因为我而白白送了命..........”
说道这里,曼姬泪水直淌,却一直摇着头。
“曼姬姑姑,人死不能复生。我,实在是对不住李惢姑娘,更对不住你。我很想求得你的原谅。”相夫认真地看着曼姬,诚恳地道歉。
“公主,身在皇家,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今日奴婢来找公主,也是想告诉公主,皇室纷争过于复杂,公主若能从此去塞外清修,安身立命,以后能不再被卷入这纷争里,奴婢也能因此心安。”
曼姬继续说着,“公主不必求谁的原谅。在如今这世上,能活着就已是最大的不容易。”她捏了捏自己的手,让自己冷静下来,才一字一句地吐着:
“此后,公主便安心嫁人,离那裴衡将军越远越好。我不是为了李惢而说这话,我......是为了公主。”
说完,曼姬欠身叩拜,又静静退到了人群中,然后离开。
常惠上前,在相夫身旁说道:“公主就这样,原谅她了?”
相夫点头,似有深思地说着:“前事不忘何解忧。”
说完,小桃等赶紧上前将相夫扶回了轿内。常惠在原地伫立了许久,终于还是回头上了马。
众人继续前行,一路向北,风雨无阻。
一路上,常惠都在想着相夫的话:前事不忘,何解忧。
可他心里的前事,却连想也不敢想,更何谈忘记。
数日后,一行人快到了玉门关。常惠想着相夫素来喜欢无拘无束,便让人去玉门关寻了最好的西域大宛良驹,牵到相夫面前:
“相夫公主若是不想拘束在马车内,此地也离长安城有一段距离了,公主便可放松一下,不如请公主换下这身沉重的嫁衣,骑马前行。”
相夫一听,甚是觉得宽慰,便让人从随身物件里取了自己以往的男子服装,取下了沉重的珠钗宝环,脱下一袭厚重嫁衣礼服,换上了男子的装扮。
相夫换了衣服,走到了众人面前。
常惠一看,知道昔日神采奕奕的楚王府刘少主又回来了,便相邀一同骑马前行,一路畅快自在。
“常将军,有件事情,我其实一直憋在心里,很想问问你。”相夫见身旁没有其他侍从,只自己和常惠一同骑马行着,便忍不住问道。
“公主有何事不明?”常惠说。
“当年我的姑姑,解忧公主出使塞外,这一路艰辛,也是常将军一路护送着吧?”相夫好奇地问道,“这样说来,常将军其实应该与我姑姑熟识。可是,我怎么很少听你谈到她呢?难道,你们之间有什么过节?”
“没有。”常惠淡淡地说着,“我与解忧公主她,并无过节。相反,当年的解忧公主天真善良,一路上,我们倒是没有矛盾,也不觉得行路艰难。”
常惠说到这里,心下隐隐约约有些翻搅。那时候的解忧,是那么的活泼动人,一路上欢声笑语,像是他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快乐。
常将军、常将军........
那时的解忧,也时常这样叫着自己,拿着不知从哪里捡来的野花野草,向自己开心地笑道:你看这些花儿,在这样的环境里都能长得这么好。
你说,它们像不像我刘解忧?
在哪里,都能活得很好!
那时候的常惠,刚从塞外回来,习惯了长时间不与人交流,像解忧这样活泼的汉家少女,他更是从来没有见过。
“嗯。”常惠总是这样,不怎么搭话。
“常将军,我是这朵花,你呢,就是这旁边的草,一路护着我。”解忧天真无邪地笑着:“等我嫁到了乌孙,就封你做大将军,做国师,给你好多好多赏赐!”
“公主不必多礼。”常惠不苟言笑,“此番末将送了公主,便会回长安城复命。”
“啊?”解忧苦着脸道,“那么快就要走啊?”她捏着手中的花儿,说:“那乌孙偏僻,我又没什么认识的人,你能不能多在那里待一会儿,陪我习惯那里的生活再走也不迟。”
每当解忧这样说,常惠总是拱手:“恕难从命。”说完便沉默离开。
解忧这个时候,总是偏着头,气恼道:“大木头,还真是个木头,也不说话。陛下不如派个木头送我去乌孙,不比他这块木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