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街头说书,朱元璋求我继承皇位
作者:知书达理的小徐 | 分类:历史 | 字数:8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章 诱人的高官厚禄!
嬴政求贤若渴,转身看着扶苏和李斯道:“朕有意让朱允熥做我大秦的右丞相,你二人可愿前往大明帮朕招纳人才?”
大秦之所以能横行天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重视人才,知人善用!
朱允熥在短短数月,便展现出了惊艳的才能,嬴政怎能不心动?
扶苏对朱允熥印象不错,曾经还在应天城见过对方,当即应诺道:“儿臣愿往。”
李斯迟疑了片刻,紧接着说道:“臣也愿往!”
……
大汉。
未央宫。
满殿群臣如癫似狂,竹筷敲击着碗碟,叮当作响,声如碎玉。
刘邦满面红光,一只脚踩着桌子,抱着酒壶仰头畅饮,为了庆祝鼠病消失,君臣设坛祭天,后来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喝酒吃肉痛快。
喜欢热闹的刘邦,走到半道,又领着群臣回到未央宫,摆起了酒宴。
不明真相的人站在宫外听到这边的喧嚣声,准以为里面闯进了一群地痞无赖。
丞相萧何无奈叹息,刘邦身上的市井气息实在太浓了,朝廷内的琐事都丢给了他处理。
为了大汉朝廷能够顺利运转,他这个丞相真是操碎了心。
劳累了这么些年,也该给自己找个接班人了。
“陛下啊,您什么时候派人去大明呢?”
萧何站在醉醺醺的刘邦面前,催促似的问道。
“你不说……朕差点忘了大事……嗝……老萧,你今天就派人去,越快越好……朕觉得朱允熥做事敞亮……能处。”
刘邦用手摸着额头,断断续续的回应。
萧何侧耳细听,轻微的鼾声响起,刘邦竟趴在酒桌上睡着了!
醉醺醺的状态,遇到大事却不糊涂。
他拎的很清,朱允熥能让萧何称赞为旷世之才,关心民间疾苦,能干实事。这样的人对他脾气。
萧何走出未央宫,立即让大儿子萧禄带着相印,火速去了大明。
……
宋都,开封。
赵匡胤和皇弟赵光义挥泪惜别。
兄弟二人关系亲厚,不分彼此,朝中官员甚至猜测,赵匡胤有将赵光义立为皇太弟的想法,连皇位都能分享,可见兄弟二人关系确实不一般。
由此可见,赵匡胤派遣赵光义前往大明,对要办的事极为重视。
赵匡胤叮嘱道:“三弟,长途远行,一路保重。若能把朱允熥请来宋国,无异于给朝廷增加十万雄兵。你务必放在心上。”
“晓得!皇兄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请来此人!”
赵光义身高马大,皮肤糙黑,听着赵匡胤千叮咛万嘱咐,脸上有些发红,倒也不易察觉。
钻进马车,朝外挥了挥手,风风火火的走了。
……
朱允熥的府邸,近来颇为热闹。
秦国、汉国、宋国、唐国全都派人前来相请。
承诺的待遇和官位,足以令淡泊名利的出家人魂不守舍,重蹈红尘。
只要朱允熥点一点头,他就能成为手握重权的丞相,声望、权势,唾手可得!
但朱允熥却觉得事情很是棘手。
偏厅内,朱允熥和房玄龄相对而坐,浅浅饮了口茶,朱允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唐皇帝派你来究竟要做什么?”
房玄龄放下茶杯,笑吟吟的道:“殿下这么聪明一定能猜出来。”
“肯定不是请我去唐国。”朱允熥很是肯定,直视着他的双眼说道。
他和长乐公主已经有了婚约,大唐皇帝犯不着在这时候给他添堵。
“确实不是,这只是个幌子。”房玄龄深深看了朱允熥一眼。
【房玄龄:傻小子,我是奉命帮你解决麻烦的,暂时还没想到解决的方法,为了不丢面子,还是先瞒着吧!】
朱允熥洞察了房玄龄真实想法,嘴角扬起笑意:“秦国、汉国、宋国都派来了人,我该怎么拒绝他们呢?”
房玄龄愣了下,朱允熥的直接发问,让他大感意外,瞬间有了被人揭穿老底的羞愧感。
他如果继续遮掩此行的真实目的,反而会被人耻笑。
“殿下没听到外面的传言吗?”房玄龄正色起来,“秦国、汉国、宋国的使者,都说殿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我今日便是问询此事,帮您想想对策。”
朱允熥摇头否认:“我这两天一直待在府上,不知道此事。我身受国恩,不可能答应他们的请求。”
房玄龄愁眉紧皱:“现在应天城传的沸沸扬扬,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当务之急,应该尽快澄清事实,免得影响您的声誉。”
朱允熥沉默了一会,苦中作乐道:“要不,你也散布个假消息,就说我盼望早日见到未婚妻,决定去你们唐国做丞相。”
“这个玩笑开不得啊。”房玄龄当即摇头,“我担心自己这么说,就连大明君臣都要相信了。”
“你这么肯定啊?”朱允熥笑问。
房玄龄很认真的解释:“长乐公主天香国色,聪慧过人,美的不可方物,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哪个男子看到不心动啊!你们又有婚约,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噗——咳咳——”
朱允熥喷出茶水,呛的不行,眼泪都出来了。
“那……你就更要这么说了,我还担心别人不信呢。”
他这次真不是开玩笑,秦国、汉国、宋国不讲武德,散布小道消息,他就以毒攻毒,把水搅浑。
“真要这么做?”房玄龄确认道。
【房玄龄:如此做确实能压制其他谣言,但是出了问题,我可承担不起啊!】
朱允熥果断道:“你放心去做吧,出了问题,我担着。”
房玄龄闻言便没了顾虑,笑着答应下来。
朱允熥突然有点八卦:“长乐公主,真有那么漂亮?”
“千真万确!”
房玄龄临走时,赌咒发誓般说道。
……
应天城内的大明官员,都听到了朱允熥接受他国相印,离开大明的传闻。
秦国、汉国、宋国的使者这么说,他们还有所怀疑,觉得朱允熥不可能同时答应三个国家,很可能百姓们以讹传讹,因此也没放在心上。
最近又听说朱允熥为了和长乐公主相见,准备投奔唐国,风闻奏事的御史们,经过多方查证,终于确认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