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嬴政反大秦!
作者:大圣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166.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20章 野心
卢绾的野心,要小一些。
他想要成为,一位裂土封侯的存在。
但是,以他的功劳,显然很难达到这一点。
之后,嬴子婴便是找到了几名大臣。
这些大臣的级别,都不是很高。
三言两语,就被嬴子婴给收买了。
当然,嬴子婴并未说明他的真正目的,只是让他们汇报,异邦人作乱的事情。
有了火绳枪以后,袭击大秦的士兵。
要知道,现在大秦的国土,已经非常辽阔。
愿意真心归顺大秦的人,自然不少。
但极端的人,同样是有的。
于是,嬴子婴搜集各地的奏折,找了一些相关内容。
然后,便是让他们一一呈递上去。
而后,买通一个小宦官,让他在嬴政休息的时候,把这些奏折,放在上面一些。
咸阳皇宫。
嬴政刚刚休息了一会儿。
不得不说,秦风给他的咖啡,特别有作用。
喝完一杯以后,就可以看很长时间的奏折。
嬴政看了看咖啡:“朕也要加把劲才行。”
之后,他与往常一样,伸向某处地方,拿起一份奏折。
嬴政看了一下以后,脸色顿时不好了。
“该死!这些匈奴人,居然敢袭击我大秦的人。”嬴政愤怒不已。
又看了好几本,都是如此。
嬴政强压下怒火,感觉应该只是意外而已。
在之后的几天里,又见到了几本类似的奏折。
这让嬴政感觉,必须要解决一下,关于匈奴的问题才行。
立威才行。
不然的话,那些匈奴人,实在太嚣张了。
次日,嬴政便是召开了朝会。
秦风已经回来,自然是参加了朝会。
秦风注意到,嬴政的脸色,以后几分难看。
对于嬴政,他自然是很清楚,一直都心情很不错。
秦风猜测,很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余的官员,也是类似的想法。
毕竟,能够站在这朝堂上面的,一个个都是人精。
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
不过,他们都不敢提问,等待嬴政宣读。
嬴政对中车府令说道:“念念吧!”
陈云点了点头。
而后,他便是念诵了起来。
大致意思是,有一位名为阿宝的匈奴人,因为仇恨大秦,残杀了一名大秦士兵及其家属。
“该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匈奴人,竟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陛下,此事绝不可以姑息。这种残忍之人,必须要严惩才行。”
“是啊!陛下,这样狠毒的人,绝对不能放过。不然的话,我们如何面对诸多大秦士兵?”
群臣皆是愤慨激昂。
秦风不知道,嬴政为何在朝堂上面,提起这个建议。
虽说,这件事情的影响,非常恶劣,但却是在草原发生的。
按道理说,应该让韩定来处理。
不过,秦风明白,嬴政不是胡来的人,于是闭口不语。
嬴政高声问道:“诸位爱卿的心思,朕已经明白。因此,朕决定将这个人车裂。”
“车裂?”秦风诧异。
现在的秦律,相对于先前,已经有了缓和。
类似于车裂、凌迟等刑罚,都是不存在的。
为的就是缓和一下矛盾。
刑罚,有利有弊。
必须要足够严厉,让人产生畏惧,以至于不敢违反律法。
但又不能太过严厉。
比如,偷东西。
一般来说,这样的罪行,顶多是归还所偷窃的财务,而后在监狱里面,关押一段时间即可。
如果惩罚过于严厉,则会出现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比如,有人偷东西被抓到了。
一般来说,窃贼在这种时候,也就直接认栽了。
不会再反抗的。
但是,如果偷窃被判为死刑罪了,那就很麻烦了。
反正都要死了。
窃贼的话,肯定是竭尽全力,进行反抗。
把周围的人,都杀死然后逃之夭夭。
如此一来,反而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
先前秦律修改的重点,便是在这上面。
这一位名为阿宝的匈奴人,直接砍头杀死便是,无需进行车裂这一刑罚。
显然,这里面夹杂着很多嬴政的主观因素在里面。
“父皇,此举不妥。儿臣看来,无需车裂,直接砍头便是。”秦风高声说道。
嬴政这时候,看了很多关于匈奴人残忍的奏折,正在气头上。
如果是往常的时候,肯定会听进去秦风的话,此时却是有几分不高兴了。
“为何?车裂与砍头,都是死刑,为何不能用?朕说可以用,那就可以用。”嬴政说道。
“车裂,已经被废除了,无需再用。父皇这么用,会影响秦律的权威。”秦风说道。
面对嬴政的不喜,秦风没有丝毫的愤怒,而是有理有据反驳。
他希望的,也是嬴政有理有据反驳。
但是,秦风失望了,这一次嬴政发了脾气。
“朕刚刚说了,朕说可以用,就可以用。”嬴政气得三尸神暴跳。
在他看来,必须要严惩那些匈奴人,方才可以立住朝堂的威严。
秦律,的确需要维护。
但朝堂的威严,同样是很重要的。
绝不允许出现谬误。
“父皇,儿臣倒是觉得可以使用。秦律,是大秦人的秦律,不是匈奴人的秦律。”嬴子婴连忙说道。
先前的时候,他买通的那一位小宦官,给嬴政下了一些药物。
让他心思烦闷。
现如今,显然已经起到了效果。
不然的话,以嬴政的定力,根本不会做出这么鲁莽的举动。
嬴政本来对于嬴子婴,没什么好感的。
先前的那几次,如果不是因为嬴子婴是他儿子,他早就被收拾了一顿。
但是这一次,嬴政却是觉得,嬴子婴其实还是挺贴心的。
“秦律,是天下人的秦律。如果只是大秦人的秦律,天下必定无法长治久安。”秦风高声说道。
昔日历史记载上的元朝,就是最好的案例。
元朝皇帝,将人直接分为四等。
蒙古人自然是第一等,色目人则是第二等,往后则是汉族贵族与汉族的百姓。
如此分法,让那些人对于元朝,根本就没什么归属感。
没过几年,偌大的元帝国,就崩离解析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