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作者:犄角哥 | 分类:历史 | 字数:65.9万

第158章 东郡来使

书名: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作者:犄角哥 字数:2842 更新时间:2025-01-21 02:14:17

众人一听郭嘉的话,顿时像是同时想到了什么一样,所有人都一改刚才满脸思索的模样,顿时都高兴起来,王蒙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心中自然也是非常高兴,毕竟他已经不是当年的王蒙了,现在的争心也不比其他诸侯小。

王蒙立即让王肱的人来到帐中。

来人稳步来到王蒙大帐,并没有显露出一般求援人员慌慌张张祈求的神态,反倒是器宇轩昂,神态自若,上前躬身行礼。说道:“在下颍川枣祗,前来为将军送上大礼。”

这种大事,王蒙已然升帐,不光是刚才和他谈话的几个谋士,还有典韦、赵云、曹仁、于禁等几个武将,既是展现军威,也算是对东郡来人的一种礼遇。

但没想到这个枣祗竟然没有一点求援的意思,反倒像是在向王蒙施舍一些什么东西一样,虽然不算是高高在上的表情,但也绝对不是祈求王蒙帮忙的态度。

众人感到不解,特别是典韦和曹仁表现更加激烈,纷纷站起身来,想要和枣祗理论一番的样子。

其实典韦激动是有情可原的,毕竟跟了王蒙这么长时间,本就全心在王蒙身上,但曹仁的反应却感觉有些过激。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曹仁本是曹操部下,在曹操的保荐之下,王蒙才让曹仁留在中军调遣,但曹仁说到底还不如典韦等人在王蒙心中的地位,所以也就要极力表现出和王蒙一条心,这样也能更快的让大家认同。

不过曹仁拿捏的还是比较好的,既表示了不满,又没有像典韦那样激动,只是表现出自己的情绪而已,这也不至于让人感觉到他有刻意讨好王蒙之嫌,也可看出曹仁不光是一介武夫,更有一些谋略头脑。

见二人情绪激动,王蒙摆摆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此时郭嘉起身问道:“先生本是为王肱太守求援,现如今怎么倒是向为我家主公着想一般?”

枣祗说道:“我既不是王太守帐下之人,也不是兖州官吏,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此次将军如果发兵,本就是好事一件,更是功德一片。”

程昱问道:“既如此,王太守可有什么信物条件?”

枣祗不慌不忙地说道:“许诺没有,但我倒是有一个消息,抵得上千斤粮、万担米。”

众人微微疑惑,枣祗继续说道:“在我动身之前,前线传来消息,兖州刺史刘岱捐躯,以如今的天下局势看,兖州显然是一个无主之地,而将军虽然刚刚扭转颓势,但立身根本不足,如若借此机会剿灭贼患,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以将军往日之名声,代兖州刺史岂不是水到渠成,到时候将军既得了名声,又得了实惠,以现在王肱太守的职权范围,给出的报酬与这个大局势相比也只能是冰山一角。”

王蒙心中重新大量这个枣只,此人见识非凡,所说皆中要害,之前郭嘉所说的机会理应也是如此,这一点王蒙也想到了。既然枣祗并非王肱部下,那是不是有机会成为自己的手下。

王蒙缓缓地开口道:“话虽如此,但这些都需要我自己去争取,战场多变,刀兵无眼,最终的结果还是未知数,还是眼前的利益来的痛快,到手的才是最安心的。”

王蒙这句话顿时让身边的郭嘉、荀彧等人大为疑惑,反倒是典韦和曹仁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因为枣祗说的句句在理,而之前他们这些谋士商讨的也是如何发兵的事情,现在已经势在必行了,王蒙却来节外生枝,显然王蒙是要提出条件,若是条件对方满足不了,那到底出不出兵,这不是给自己出难题吗,所以众位谋士疑惑。至于典韦等人本来就是这个想法,现在看王蒙也是这样说,反倒是心安一些。

枣祗也是聪明人,既然能在王蒙面前表现出这样的从容表情,肯定是对王蒙做了一些了解,他本以说的这些足矣打动王蒙,这可是每个诸侯都梦寐以求的地盘、土地,还有不知道多少的人口。没想到王蒙还提出了另外的要求,显然让他也有些意外,神情上稍显紧张,问道:“还请将军直言,如若可以,我倒是看看能不能为王肱太守决定。”

王蒙微微一笑说道:“要求其实不高,也不需要王肱太守拿出什么东西劳军,我只希望先生留在我帐中,助我平定兖州,襄助王肱太守。”说着,王蒙起身绕过桌案,缓步向枣祗走了过来。

现在众位谋士倒是释然了,原来王蒙是打了枣祗的注意,而典韦和曹仁等人脸上显露出的明显是吃惊。这个枣祗他们都没听过,再说了枣祗是王肱派过来的人,王蒙这是典型的“挖墙脚”,这枣祗能够答应吗?

枣祗也是一愣,没想到王蒙提出的条件竟然是自己。

王蒙继续说道:“先生见识非凡,而且也不是王肱大人帐下谋士,我还有事情不知道怎么解决,还请先生早晚赐教。”说着躬身一礼。

王蒙说的不是假话,这次出兵一定能捞到好处,而王肱的求助也正好给了王蒙一个更加名正言顺的借口,这也是王蒙和郭嘉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包括战后的问题,土地、粮食、兵器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好处,但还有让王蒙头疼的事情,就是战胜之后产生的降卒,还有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王蒙现在的钱粮连扩军都有些困难,如何处理这些流民?这几年连年战乱,光景又不好,百姓收成都有问题,没有参加暴.乱的也只能勉强糊口而已,要想征得粮食恐怕是比较困难,这些人口自然是王蒙重新崛起的基础,但也是社会稳定的双刃剑。

王蒙倒是心中虽然有些眉目,就是像自己在高阳那样的分地种田,但从枣祗的语气中感觉到他似乎对这个问题胸有成竹,王蒙觉得他似乎应该有办法,结合自己分地种田的经验,应该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枣祗能处理好这些事情,那王蒙就有哦更多的精力处理军政大事了,所以才有心招募。

枣祗陷入了犹豫,一来是他没想到王蒙会说出这些话,二来他也在考虑,王蒙的话是不是真心实意,毕竟作为一个有能耐的人,自然想找个地方施展一下自己的才华,王肱虽然有热情,但却不似王蒙这般有号召力和亲和力,甚至王肱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和对时势的判断都很模糊,自然很难打动枣祗。

王蒙则不同,更何况今天的表现似乎超出了枣祗的预料,特别是谈了半天,王蒙竟然都没有谈出兵的事情,而从王蒙的表现来看,似乎出兵并没有什么疑问,而且王蒙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一样,这一点让枣祗很意外,也看出王蒙是一个有远见的主公。

见枣祗犹豫,王蒙再次深鞠一礼,众位谋士和将校也都注视着枣祗,眼神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感觉,意思好像是枣祗有些不识抬举,王蒙在他们心中可算是主子,现在能够低声下气地请枣祗,本来枣祗的名气就不算大,有这么好的机会还不领情。

枣祗还是被王蒙的心诚打动,立即跪在地上,拜上王蒙,口称主公。

王蒙立即扶起枣祗,高兴不已,直接请到上座,问计出兵事宜。毕竟枣祗是从兖州而来,对贼兵情况最熟悉,王蒙现在需要最确切的消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枣祗既然投靠了王蒙,自然也要倾心辅佐王蒙,自己没有什么见面礼,那能够将所有情况详细地说给王蒙,算是一个投名状。

枣祗走到王蒙大帐中陈列的地图之前,将贼兵的情况和与王肱的对战情况都详细地描述一番,思路清晰,详略得当,让在场之人无不叹服。

通过枣祗的介绍,王蒙也感到庆幸,自己之前探听到的消息的确不全面,经过枣祗的补充,对打赢这场战争更加有底气了。

众人也跟着充满了信心。

这时,门外斥候飞奔进来,禀主公:“陈留北面不足百里的地方,出现了一支军队,约有几百人,后续是否有人不详。”

众人大惊,难道贼兵的数量比想象的要多吗?已经分兵两路直奔陈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