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巴西从拯救破产报社开始
作者:木子昌 | 分类:都市 | 字数:45.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1章 洛杉矶唐人街
第182章 洛杉矶唐人街(三更)
既然来了洛杉矶,除了去好莱坞去看看,李思华自然也不会错过唐人街。
洛杉矶唐人街位于110号公路和5号州际公路的交界处。它的历史还是比较久,1850年就存在了,当时被称为“黑人巷”,如今的洛杉矶唐人街是以1938年中国人的不断发展而命名的。
此时美国这边的唐人街,主要有三种人,即来自香港、岛省和南洋的国人,基本都是老移民。
因为此时国内才刚刚改革开放,大规模的移民潮还没来。
正是因为这些都是老移民,所以这里的人多以粤语为主。
之所以洛杉矶唐人街孤独,就是因为米国西部的华人主要在旧金山、西雅图这些地方,洛杉矶倒是也有,只是附近没有大规模的华人聚居区。
李思华也没见过1979年的洛杉矶唐人街,所以就想来看看这边的情况。
此时洛杉矶的华人数量还不多,只有十来万的样子,整个米国的华人也不到八十万。
在四十年后,米国华人暴增到五百多万。
原因也有很多,主要还是米国人一直在提米国梦,加上米国本身经济和军事强大,吸引了很多人追求‘自由’的人。
其实看看移民团体是哪些都知道了,崇洋媚外的占着不小的比例,其它的的原因也很多,但是有钱有势的比例并不小。
可现在才刚改革开放,国内经济不咋滴,就算是有出国的也不多,更别说大规模的那种,起码也得在九十年代之后。
米国的华人相对于历史上其实还多了一些。
原因还是在巴西、秘鲁等南美国家的华人。
虽然有一部分在米国的华人因为不喜欢这边的种族歧视,而迁到欧洲、南美这些,但南美这边的华人也有很多迁到米国的。
很简单,所谓的米国梦吸引了很多人去米国。
在整个拉丁美洲中,墨西哥人去米国的最多,没办法,谁让挨着。
这个时候的米国还不像三四十年后的米国那么颓势显露,还是很吸引人的。
李思华要是想真的成为顶级富豪,其实移民米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他虽说是华裔,但母亲是白人,这种混血儿比纯正的华裔要少受到歧视一些。要是他不要脸一点,完全不承认自己华裔的身份就更加好混。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他都从小在巴西长大了,就算是移民米国,人家也不会把你当自己人。而且到了特殊时期,他的华人身份,反而会受到一些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去移民米国。
“思华,这洛杉矶的唐人街哪里都好,好吃的不少,可就是太孤独了一些。偌大的洛杉矶,华人基本都在这唐人街里,其他华人,也就旧金山、西雅图那边了。”唐人街的一家小餐馆,李大方喝着粥、吃着油条,一边给李思华介绍洛杉矶唐人街的情况。
李大方作为李氏传媒发行部门的负责人,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巴西之外。
每年至少有两个月在米国,所以对这边还算是比较熟悉。
“这边的华人还是少了些。”李思华笑了笑,随即端着一碗粥就喝了起来。
两人这一桌还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女的差不多四十多岁,男的只有二十来岁,明显是一对母子。
其实细看,女的其实跟李大方有些像。
很明显,这是一家人。
眼前的这女子叫作李慧,实际上是李大方的亲姐。
李慧是在米国读的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这边,嫁给了一个本地华人。夫妻开着一个律所,虽然不是很大很厉害那种,但是在加州华人圈子里还是有些影响力,因为接过不少帮华人打官司的案子。
库城李氏在米国这边也有一些产业,因此李慧夫妻所在的律所也充当着库城李氏法律顾问的角色,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然,真遇到那种特别麻烦的官司,还是得请更厉害的律师才行。
“这边不能跟巴西那边比。这边啥都好,就是种族歧视严重,而且早期还排华,华人数量几十年了,也没增长很多。
哪里像巴西。”一旁的李大方不禁摇头。
“种族歧视的话,其实加州这边还好。”李慧忍不住争辩了一下。
李思华听了也没当回事,没必要在这件事上争。
他看着眼前的唐人街,映入眼帘的都是各种餐馆,但因为是早上,所以大多数餐馆都没营业。
唐人街别的不多,就是餐馆多。
李思华对吃的也有些挑,他还是觉得中餐不错,当然有火锅什么的无疑更好。
除了餐馆,因为农历新年刚过没多久,所以很多餐馆商店挂着的红灯笼活着扎着红绸子都还没取,一眼望去倒是一片喜气。
“思华,你这次来米国怕不是为了电影来的吧?《超时空同居》在哥伦比亚的运作下,还是卖的不错,首周票房都有1200万票房。
按照这个趋势,最终的票房可能会有4000万美元,要是真有这么好的票房,新唐传媒在米国这边也就出名了。”李大方有些感慨。
其实在这之前,《开心鬼》系列以及《上帝之城》在米国上映,都没拿到太好的票房。
《开心鬼》系列每一部也就几百万美元的票房,《上帝之城》好点,但也只有一千多万的票房,连前二十都进不了。
而且米国这边的电影票房分成也很有意思。
采用的是阶梯递减模式。
首映周,通常电影公司会拿总票房70%-80%的比例,最高也不超过85%,影院主要靠卖汽水和零食赚取收益。
第二周,通常电影公司比例会降到60%-70%。
第三周,通常都降到45%-60%。
第四周以后,通常降到25%-45%,再往后电影公司基本都是拿不低于25%的比例。
总的来看,电影公司是能拿到50%到60%的,尤其是像哥伦比亚这种大的电影公司。
要是按照4000万美元的票房,以55%的平均比例来算,就能分到2200万美元的票房。
除去买电影发行权花费的500万美元以及宣传成本,应该是能获利上千万美元的。
这么一来,哥伦比亚公司无疑是小赚了一笔。
反正是买的电影发行权,很省事的赚了一笔小钱,何乐而不为?
今天就三更,今天忙得不行,昨晚也没睡好,中午也没睡午觉,困得不行。明天继续五更万字,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