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长安
作者:彼颜欢 | 分类:都市 | 字数:13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八十一章 同命鸟
‘原来,事情是这样!’结果贵妃的一番话让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周昉如梦初醒,想抽身都来不及了。
因为贵妃的意志如此的坚定,而周昉又曾受过贵妃的恩惠,所以她不可能推脱掉,只能替贵妃达成所愿。于是周昉留在了寝宫之中,但贵妃娘娘满脸的病容,也让周昉难以动笔:“贵妃娘娘,您现在还在病中,让我如何为您作画?”
见周昉犹豫,杨靖却在一旁解释道:“这个无妨,你直管用心作画,自有人替代贵妃娘娘。”说着,杨靖一拍手,从布帘后缓缓地走出了一位身着华服的嫔妃。
“周公子,别来无恙啊。”那嫔妃见到周昉,不禁深施一礼,可周昉见到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了:“夜,夜来姑娘,怎么会是你?!”
“怎么不可能是她,夜来姑娘生得与娘娘如此的相像,正是为你作画最好的替代者!”见到周昉的吃惊样,杨靖则是抓住她的手安抚道:“你看,连老天都为你安排了这么一个完美的可人儿,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杨靖这明着对周昉进行安抚,实际是变相的绑架了她,知道她有把柄握在自己的手中,也不得不从。
而周昉见到这个架势已经明白得清清楚楚了:“好,贵妃娘娘,我一定会将画画好的,但是小的喜欢一个清静地,希望娘娘给我一间小舍,让我好好的作画。”
见周昉答应了,贵妃娘娘即刻点了头:“周昉,你的要求本宫准了,本宫准你去梨花亭作画,谁也不许打搅你。”
于是周昉与夜来去了梨花亭,安安心心的做起画来。这个期间,梨花亭里的闲杂人等一概剔出,只留下了周昉与夜来。哪知宫女们前脚一走,周昉就关闭了房门,一头扑入了夜来的怀中:“芳儿姐姐,真是想死你了,不知你这段时间究竟是怎么过来的……”
记得那日在靖恭坊中,周皓因为路见不平打了欺负夜来的小高闻,结果小高闻叫来了金吾卫,逼得周皓不得不逃出了长安城。
可是周皓逃走也累及到了周昉和夜来,而大理寺为了拿住周皓,故此将周昉和夜来羁押,要不是因为贵妃有事,她们恐怕仍然待在大理寺的牢房中。
所以旧事重提,夜来也掩饰不住脸上的哀伤:“妹妹,你与我相见也许是天意,要不是我生得这张脸,哪还能站在这里?但不知周公子怎样了,你有他的音信吗?”
自从周皓从靖恭坊跑出去之后,夜来就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今日故人相见,她就越发的惦念了。
但周昉听到却面露愁容:“我也不知哥哥去了哪里?那日韩师兄说他帮哥哥逃出了长安城,哥哥一旦有了落脚处就会回信于我们,可一晃半个多月都过去了,还是没有,我也很是焦急。”
“天呀,但愿老天能保佑周公子安然无恙!”见周昉摇头,夜来也紧张得直落眼泪:“妹妹,现在这宫中就只有我们俩人最亲密了,以后我们一定要心连心,否者那杨靖会翻脸无情的!”
“是的,杨靖那个小人,当初他害得哥哥如此凄惨,这个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强起来,他就无机可乘了!”
对于夜来的担忧,周昉也表示赞同,因为杨靖将她们留在宫中不过是为了利用她们,一旦目的达到,谁知道会做出什么龌鹾的事来?
因此周昉觉得有必要与夜来联成一片,这样既能保护自己,也可以相互依存。所以她们明里以称为主宾,暗里却以姐妹相称,这样画了将近半个月,也终于将贵妃图给画好了。
当贵妃看到画时,也不由得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本宫真是没有看错人,你果然有这个潜力,待日后还有可能超过你的师傅!说吧,你想让本宫赏赐你些什么?”
由于画入人心,贵妃对周昉的画作也大为满意,甚至都有了赏赐的意思。
而周昉听到也认为机会来了,登时就跪倒在了地上:“贵妃娘娘,周昉不求什么赏赐,只求您能大发慈悲,开释我的哥哥。”
周昉想借贵妃高兴之时,为周皓开脱罪行,但贵妃听到却不惑不解:“你的那位哥哥又怎么了,他不是跟你在画院中吗?”
听贵妃这么说,可见她根本不知画院中的事,于是周昉就将发生在靖恭坊的事情都说了出来,结果贵妃听罢也震惊不已:“这个高力士真是坏了本宫的大事,但本宫现在也不便于出面,只能待日后在圣上那里为你哥哥开释了。”
其实贵妃不是不想帮忙,只是碰掉遇到自己的非常时期,所以周昉所求之事也只能延后了。但既便如此,周昉也很是感激,因为周皓终于得以昭雪,这还是靠了贵妃娘娘的一份功劳,可周皓究竟去了哪里,却始终得不到音信。
就这样盼了又盼,想了又想,直到周昉顺利的经过了月考,正式的进入内宫之中,却依然没有周皓的消息。
这样又过了大半年,直到有一天,从宫中传出消息,说吐蕃又大肆兴兵,终于让玄宗按耐不住了:“这个吐蕃又来犯我,这次不给他个颜色看看,他怎知厉害!”
其实玄宗早就有了想伐兵之意,自从远嫁的金城公主去世之后,大唐与吐蕃的联谊就已经断绝了,此后大唐与吐蕃的边界纷争不断,最后终于到了玄宗该做出决定的时候,所以玄宗派出了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带兵攻伐吐蕃,并试图拿下吐蕃的战点石堡城。
因为这石堡城关系着大唐与吐蕃的胜负,所以玄宗十分的慎重,特意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而这位哥舒翰将军也不负所望,经过一番浴血奋战,终于攻破了石堡城,让吐蕃敬畏而害怕,于是求和于大唐。并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此次后两国复修旧好,暂停了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