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真不想变成万人迷啊

作者:辛录 | 分类:古言 | 字数:47万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姓之好

书名:我真不想变成万人迷啊 作者:辛录 字数:2096 更新时间:2025-01-22 02:10:41

郑宴见她脸色不好,心知接下来也不是说话的时机,他想了想,道:“也好,那便三日后此时,请姜小姐于此地相见。”

两人从茶楼分别,很快,远处盯着的小厮也低着头离开了茶楼对面的小摊,转身往杨府的方向去。

杨府里,杨长风听了小厮的禀报,眼神微凝:“可看清楚那男子是何许人?”

小厮是常年跟在杨长风身边的,也曾在梁园西楼中见过郑宴,楼外一瞥他便觉得郑宴眼熟,这会儿被主子追问,他努力回想,总算想起来在何处见过,耸着肩道:

“昔日小人随公子去梁园寻小姐时,那人也曾在场,看穿着打扮不像是京中富贵人家,许是外地举子,入京赶考。”

“生得很是俊朗,有些清瘦。”他绞尽脑汁,又想出来那么两个形容词。

杨长风道:“去打听打听。”

小厮“诶”了一声,这边出去,又与三小姐杨淑仪遇上,他殷勤唤了一声,杨三小姐颔首,问他:“兄长在里面?”

小厮道:“在的。”

三小姐这才从他身边走过,伸手拨开御寒的缎帘,进了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兄长那一张霜冷的脸。

杨家人都知道,不管大公子在外表现得如何温和有礼,平易近人,但他这个人仍然是冷的,对人对事,没有一丝温情。

他的心是捂不热的石头,他的骨血是化不开的坚冰。

但他坚定地维护着这家中的所有人,只要不触碰到他的利益底线,他就会竭尽所能地支撑起这个家,做每一个人身后最坚强的后盾。

仿若泰山,矢志不移。

“兄长入宫见得四妹妹,她过得如何?”

杨淑仪捏着绢帕的一角,说出的话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和好奇,明显,却不太惹人厌恶。

小女儿之间明争暗斗的心思好懂,杨长风一贯知道,也不制止,反而乐见。他相信有竞争,有对比,就会有人不甘心屈居人后,奋发往前。

他抿了抿唇:“过得很好。”

好到,她似乎对自己所处的位置产生了一些认知上的偏差。

想到这里,杨长风眼底忽地绽开一抹笑意,却带着霜似的冷:“齐家的事我都知道,这些日子你辛苦了,待开春之后,盛安伯府一家人便要回京,届时我会设法为你牵线。”

杨淑仪喜出望外,费了好大的劲才捂住了自己快要跳出来的心,但她终究清醒,知道以杨家的门第,想要够上盛安伯府这根高枝,还是有些勉强。

绢帕被她揉成一团,皱得不成样子,摊开来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折痕,和她酸楚的一颗心一样。

“兄长不必勉强,总归姻缘这事,乃是天赐,非为人力可定。”杨淑仪说罢,果然见着兄长面上泛起一丝微末的笑意。

她心中大受鼓舞,正准备再说点好听的话,宽一宽兄长的心,下一瞬却听见兄长淡淡道:“好了,我还有事,你先下去吧。”

杨淑仪咬着唇,“嗯”了一声,不敢再多留。

翌日,姜蘅按照昨天和郑宴的约定到了茶楼。

郑宴已经在窗边坐着了,更对着楼梯口,一见着姜蘅上楼,他连忙起身拱手:“姜小姐。”

姜蘅点点头:“郑公子。”

郑宴坐下:“昨日被诚王世子打断,未来得及表明来意,还请姜小姐见谅。”

他这般说着,脸上也显露出一丝歉意,姜蘅摆了摆手:“无妨。照郑公子这样说,昨日之事,因我而起,还连累郑公子,我也该向郑公子道歉。”

姜蘅说完,方才抬眼看他,散漫的神情带了些认真:“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昨天你说了这么多,却始终不痛不痒,没说到点上。今日不妨敞亮一点。”

她当然知道郑宴来找她是带了目的,想必能从逸兴楼蹲到她,也费了他许多功夫,而经了昨日顾珩那么一番威胁,郑宴还没有知难而退,这更激起了姜蘅的兴趣。

她觉得自己身上并没有什么值得图谋的东西,所以实在很想看看郑宴究竟要说什么,亦或者说,想从她这里得到什么。

郑宴被她这么一说,玉白的脸上染上薄红。

然而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故而一瞬的不自在之后,他又恢复常态,仍然是那副温润模样。

他的温润和杨长风的温润不同。

杨长风做出温润模样,是为了让人放下戒心,信任他的接近,等时机成熟,他很快便会显露出狰狞面目。

正如他当初接近姜蓉的时候,姜蓉也不是什么心思浅薄的天真少女,最后还是被杨长风俘获了一颗芳心,正是由于他的温润谦和,知情识趣。只可惜后来发现她毫无用处,杨长风便将她扔在一旁,不再理会。

同时,他的温和也是出身高门赋予他的底气养成,这种温和是藏了针芒的棉絮,蓄了碎冰的春水,看起来可以亲近,但一挨上,却不会有好下场。

郑宴的温和,也是得赖于他的出身。

出身低微的人,若是生得一颗虚浮之心,难免被名利风月迷了眼,最终一头栽倒在婆娑苦海;可若是心志坚定,他的出身反而会成为一块上好的磨刀石,将他的心磨得明亮清澈,映照出这世间的苦难寒霜。

很明显,郑宴属于后者。

昨日回府后,姜蘅让人去查过郑宴,他有出色的文才,兼之人生得芝兰玉树,不出意外,今年春闱三甲,有他一席之地。

京中不少朝臣设法拉拢他,他却始终坚持独身一人,不依附任何党派,遇上赏识他书画才能的,他便留下墨宝,换取银两,转头又将这些银子散给城中的乞儿,天桥下卖草鞋的老人,只留一点度日。

“昨日我说,想和姜小姐做一场交易,这场交易便是,春闱揭榜之后,倘若我名列三甲,便请姜小姐借我姜府的名望,而我,为姜家揽势。”

姜蘅唇角微翘:“怎么一个借法?”

“自然是,结两姓之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