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上海凡人传

作者:和晓 | 分类:其他 | 字数:49.1万

第24章 秋季金山行

书名:上海凡人传 作者:和晓 字数:2160 更新时间:2025-01-23 02:15:56

待只剩下朱盛庸和外公的时候,朱盛庸小声问外公:“阿公,您都90高龄了,何必还惦记做生意的事情呢?答应下来,住进带抽水马桶的商品房里,想什么时候洗澡什么时候洗澡,不好吗?”

外公怒目圆睁:“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颠扑不破的‘理’。拿走的是做生意的厂房,就应该还给我做生意的门面房!这跟年龄有什么关系!”

朱盛庸当即哑口。

争辩不过外公,朱盛庸也不以为意。本来就是外公挣下的财产,后续如何,都与他无关。

朱盛中听说了这件事,直言不讳评论“外公老了!一根筋!死脑筋!太脱离实际,不现实!”

“人老了就会很固执。”妈妈微笑着评论。她并没有呵斥哥哥言论中的不尊重。

“你们外公比相信他的子女还相信小叶。”爸爸愤愤然,“听说他把存折交给小叶保管。他认识小叶才几天!”

朱盛庸狐疑地看向爸爸,不知道他是从谁那里听说的这一消息。

“倘若外公有生之年都谈不拢补偿,会发生什么事?”朱盛中突然问道,表情严肃又惋惜。

“册那!”爸爸狠狠骂了一声。

“那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那是外公的事情!”朱盛庸斗胆开口。

朱盛中怪异地看弟弟一眼:“你是真傻,还是装傻?我们一家四口蜗居在10平方米的家里,外公的补偿房子一旦落实下来,我们就能人均10平方米!”

“每家?每个人?”爸爸吃惊地反问。

“当然!他们收走的可是一座厂房,你们不会以为就补偿一套房子吧?妈妈看过补偿方案,他们计划补偿给外公5套房!5套!”

爸爸倒吸一口冷气,惊呆在原地。

朱盛庸也暗自吃惊不已。

外公有5个子女,5套房的补偿方案是据子女数目而设定的吗?一想到“人均10平方米”,朱盛庸就有些沸腾,转念又想到哥哥刚才说的“倘若外公有生子年谈不拢”,不免焦急急躁。

情感起起伏伏之后,又突然开悟道:厂房是外公的厂房,财产是外公的财产,确实外公说的算。

外公厂房补偿方案,在那个暑假的最后几天并没有新进展。

不管有无进展,朱盛庸要去新学校报道了。

目的地:金山县。

去金山石油化工职业学校之前,朱盛庸特意去上海图书馆翻过金山县的县史。浮光掠影地看过之后,模模糊糊记得一些金山历史。

1978年,是金山改革开放的起始年,年初时曾出动民工8000人,开挖潮里泾。当年年中,由金山县承建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黄浦江引水工程正式开工。年底,疏浚新张泾、中运河、斜塘,出动民工5.7万人。

有种金山县是个大合作社的感觉。

他要去读的金山石油化工职业学校,正是金山县承建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的企业办学校。

朱爸爸利用职务之便,从电镀厂开来小货车,将朱妈妈为朱盛庸打点好的行李放车上,载着朱妈妈和朱盛庸奔赴金山。这种重大家庭日子,朱盛中已经不屑于参加了。

小货车一路颠簸,开过无数的小河浜,小桥,农田,建筑越发稀疏,低矮。

“真是乡下地方。”朱爸爸一路摇头。

朱盛庸跟妈妈一起挤在副驾驶位。天气已经不那么炎热,车跑起来,有风灌进来,虽然是热风,到底不必冒热汗。朱盛庸怀着小时候跟着老师去郊游的好心情,听爸爸抱怨。

“当年送哥哥去上海中学读书,也觉得上海中学好偏好远!”朱盛庸陈述道。

“那能一样吗?你哥哥读的可是上海中学啊。”朱爸爸继续摇头。

朱盛庸无法不承认,上海中学无可比拟。

当时上海总共只有两所住宿中学,上海中学是其一。在没有昂贵私校的年代,上海中学在上海人心中就是高级、高贵学校的代名词。上海中学面对整个上海招生,只有天资聪颖的孩子才可能被录取。

报道的那天,一家人为哥哥送行,舟车劳顿从南市奔徐汇上中路400号。所谓“上中路”,正是以上海中学之名命名的,可见上海中学的影响力。

上海中学,足足占地20公顷,有上海动物园的三分之一那么大!时至今日,上海中学依然是莘莘学子心中永远的神。

“可阿中读了六年上海中学,最后不也只考进一所专科院校嘛。”妈妈用嗤笑的口吻接道。

朱盛庸心中一喜,完全没敢奢望,妈妈竟然会维护他……呃,妈妈这样说哥哥,应该是在维护他吧?

爸爸无言反驳,大约是想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好歹也算成材了,心中高兴,也不去计较妈妈的话。

金山石油化工职业学校的大门乏善可陈,教学楼也比较朴实。跟上海中学校门的豪阔、教学楼的宏伟无法相提并论。没有大理石地面,没有高高的天花板和枝形吊灯。朱爸爸一边四处张望,一边不住摇头。

金山石油化工职业学校的校内景观布置也充满了务实精神,全然不像上海中学那样拥有灌木丛、草坪、小溪、全尺寸足球场和六个篮球场,以及众多学生宿舍。它简单、简洁到让人忍不住疑心这是一座大专院校。

也就是想到了学费免费,朱爸爸才勉强维持好心情。

帮朱盛庸办好入学手续,认领宿舍和床铺后,朱爸爸迫不及待带着朱妈妈走了。

朱盛庸打量着这个简陋8人间宿舍,心中充满了安宁。一想到从此不必日日生活在爸爸的眼皮底下,小心谨慎地讨生活,再简陋也平添一层美好。

何况,金山县城也还看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金山大街上走来走去的人,跟市区里的大多数人一样,穿着深蓝中山装或军装,女孩子们则梳着麻花辫,过膝裙子,三三两两挽在一起。

除了市区里楼更高些、人更多些、有轨电车密一些、百货门店稠一些、汽车高档一些,摩登女郎更摩登一些,也没有更大的不一样了。

朱盛庸全然不介意金山县的落后,高高兴兴投入他的大专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