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旺夫娘子
作者:秋烟冉冉 | 分类:古言 | 字数:14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09章 婉拒
李娇娘笑着道,“我从不觉得,我比我堂姐低一等。我靠双手创造财富,没偷没抢,做人光明磊落,我怎会比她低一等?”
“……”
“至于她会嘲笑我的事,嘴巴长在她的脸上,她要嘲笑我,我也管不着啊。”
“……”
“可不管是当面贬损我也好,还是背后非议我也好,无端说人长短,都不是高门淑女的行为,那是市井长舌妇的做派。”
“……”
“虽然她嫁得好,将来家世比我好,但爱嘲笑他人这种行为,已让她的品性大打了折扣。”
“……”
“我若在临安城长住,相信大家会愿意和我交往,而不会和她那个搬弄是非爱论人长短的小人来往。”
“……”
“我无需出手反击,和她的比试已见高下。”
衡阳夫人听得一愣,浅笑着道,“想不到,你年纪不大,见识倒不浅,倒是我多虑了。”
顿了顿,她又道,“看时辰,已到了午饭的时间,李娘子要是不嫌弃,到舍下用点饭再回去如何?宣德郎送你前来,他也一直饿着肚子呢。”
李娇娘倒是想饿着肚子回去陪骆诚吃午饭,但想到赵圭是送她前来的,让他也饿着,可说不过去。
再说吃饭而已,拒绝了未免太失礼数。
李娇娘便说道,“多谢夫人款待。”
。
午饭安排在正堂一侧的小花厅里。
七个菜,一个汤。
衡阳夫人陪着李娇娘和赵圭吃饭,厨娘一边上菜,衡阳夫人一边说着菜名。
宋时的菜,也就只一个口味,跟现在大厨的厨艺没得比。
因为佐料少。
赵圭在一旁笑着道,“听说夫人府上的厨子手艺了得,我今天可有口福了。”
“那就多吃点吧。”衡阳夫人像款待小辈一样,招呼着赵圭和李娇娘吃饭。
吃了饭,李娇娘和赵圭,又陪衡阳夫人略小坐了会儿,他们就离开了。
赵圭将李娇娘送到李宅。
骆诚一直在等候着李娇娘回来,听到门口的车马声和胡安的说话声,马上开了宅子门。
“宣德郎来了?”骆诚将赵圭往里请。
赵圭只走到宅内的影壁处,就停了脚步,说道,“我只是送李娘子回来,我马上得回去,还要安排琮儿府上的事情。”
骆诚点头,“辛苦你了。”
“小事而已,不辛苦,我还讨了顿饭吃。”赵圭笑着道。
骆诚皱眉,表示听不懂。
李娇娘说道,“衡阳夫人邀请我去她宅子里做客,宣德郎送我过去,又一起在那儿吃了午饭。”
原来是这样,骆诚微微一笑。
赵圭又说道,“另外,我还有件事,想问李娘子,实在是心中好奇,刚才在衡阳夫人那儿不方便问。”
因为涉及到他弟弟的事,他得了解李娇娘的情况。
他担心李娇娘不熟悉临安的权贵之争,近而也让赵琮陷入麻烦之中。
见他神情肃然,李娇娘忙敛了眸色,说道,“宣德郎请说。”
赵圭便说道,“李娘子,衡阳夫人有意结交李娘子,李娘子为何拒绝她?”
李娇娘说道,“无功不受禄,我和她初次见面,她就这么示好,万一是陷阱呢?我可一点都不了解她。”
“……”
“我是琮儿名义上的养母,我跟谁结交,我得同他商议着来,这里是临安城,不是我说了算的越州府,我不想给琮儿惹麻烦。”
赵圭感慨,这李娘子好生机警。
衡阳夫人的性情十分的古怪,京城的人,几乎没人了解她的脾气。
和衡阳夫人走得近的府邸,几乎没有。
若不是衡阳公在赵氏中辈分高,衡阳府怕是早就没落了,衡阳夫人也根本没机会随意出入皇宫。
“原来如此,李娘子,琮儿有你教导,是他的幸事啊。”赵圭说道。
“一日认母,终身为母,他喊我一声娘,我便要尽到当娘的责任。”李娇娘说道。
李娇娘的言行,叫赵圭很是放心。
也庆幸自己的弟弟遇到的是李娇娘,而不是别的普通妇人。
李娇娘不仅保护了赵琮,还引着赵琮走向正道的方向。
看来,赵琮的太子之争,不会输了。
赵圭心中欣慰,再次感谢李娇娘和骆诚。
李娇娘一指宅子,笑着道,“快别说感谢的事,我们还要感谢你呢,又是送仆人又是送家具的,该我们感谢你才是。”
赵圭摆摆手,“和李娘子骆官人送与琮儿的,还差了很多呢,不值得什么。”
他大度地笑了笑,摆摆手,转身离开了李宅。
李娇娘和骆诚,走进他们的东厢房。
田娘子倒了茶水后,就退出去忙自己的去了。
骆诚问起了李娇娘进宫的事,神情担忧,“你可见着太后了?”
他想让李娇娘不要见太后,但进了宫,哪怕是不进宫,这也由不得李娇娘不愿意。
和赵琮来往,韦太后不可能不见李娇娘。
李娇娘笑了起来,还很得意。
骆诚很意外,不禁挑了眉。
李娇娘笑道,“当然见了啊,见了官家后,就去见了太后。”
骆诚紧张起来,“她有没有刁难你?”
李娇娘摇摇头,“没有,我是谁?我怎会吃亏?哈哈哈哈,我还将她怼得哑口无言,她气得将我赶走了。”
李娇娘便将见到韦太后时说的话,对骆诚说了。
骆诚莞尔一笑,捏捏她的鼻子,“调皮。”
他松了口气,还担心李娇娘会吃亏,看来,他想多了。
不过又一想,韦太后不知李娇娘是成阳公主的儿媳,就为难不了她。
他决定,不说出自己的身份来。
用虚伪狡诈换来荣华富贵,他宁可不要。
……
静园,是衡阳夫人设在临安城中的一处别院。
靠近西湖,建在一处土坡上,比周围平民的宅子略高些。
宅子四周,没有钢筋水泥高楼的遮挡,站在不到三丈高的二楼小阁上,可望见不远处的西湖美景。
衡阳夫人,此时就站在宅中后花园的小阁二楼,望着西湖景色出神。
推窗远眺,西湖的景色尽收眼底,北风习习吹来,冻得人脸色发僵。
侍女英娘忙说道,“夫人,关上窗吧,国公爷好像觉得冷。”
衡阳公半躺在一张靠椅上,目光一瞬不瞬看着衡阳夫人。
嘴角歪斜,表情怪异。
衡阳夫人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关上吧。”
英娘将窗子关了。
“你去看看国公爷的药煎好了没有,好了就端来。”衡阳夫人说道。
“是,夫人。”英娘走下楼去了。
阁楼上,只有衡阳公和衡阳夫人。
衡阳夫人走到衡阳公的面前坐下来,叹着气道,“你快要好起来,你一直这样可怎么好?”
衡阳公看着她,只眨了眨眼,表情依旧不变。
不仅如此,全身的肌肉,也僵硬着动不了。
衡阳夫人又说道,“你别担心,我已经寻到了一位名医,他说能治好娇娇的病。过不了多久,我们一家三口就能团聚了。”
衡阳夫人握着衡阳公的手,温柔笑道。
衡阳公的眼睛,忽然睁大了些,眼睛狠狠眨了眨。
“我没有骗你,真的。”衡阳夫人说道,“我们的女儿马上会醒来。”
……
走下小阁,衡阳夫人回到后宅正房。
宅子里面积颇大,可宅内所住的人却并不多。
只有她和两个侍女,以及一个守门的老仆,一个做饭的嬷嬷,再便是一个中风后不能言语不能行动的衡阳公。
衡阳公多年前便是这样了,以至于,有些人认为衡阳公已经过逝了。
为了每年从皇家正常拿到俸禄,衡阳夫人不得不在每年的年底,带着不能行动不能言语的衡阳公从城郊来到城中,请内务司官员和太医前来看看,确认他活着。
她好照常拿到一年八千贯的俸禄。
一年八千贯,按着古今货币来折算,价值好几百万。
能在临安购买两座二进门的宅子。
这是一笔巨款,衡阳夫人不想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