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明朝大红人

作者:居庸先生 | 分类: | 字数:40.5万

第87章 县试人真多啊

书名:明朝大红人 作者:居庸先生 字数:2115 更新时间:2024-11-12 03:12:55

关于县试,县署需提前一个月发布公告,使考生有富裕的时间报名。县里已经公告,只是郑封不常到县学,还不知道这回事。听了樊博士的话,郑封知道自己落后了。

下学后,郑封约上四人一起互结保单,再一起到县署礼房报名。礼房的人见是县学生员,没有刁难他们,拿出报名表,让他们填写各自的履历。

这需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及父母等三代人的姓名和履历,看是否具有报名资格。从事贱籍者和犯案者不能报名。

郑封家世代务农,又无人犯案,当然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报完名以后,郑封长出一口气,感觉轻松了许多。五个人相互恭喜后各自散去。

回到家,郑封向父母说了自己报名参加县试的情况,郑辫夫妇也挺高兴,精心做些好吃的犒劳郑封。因为有生意,郑家现在不缺钱,鸡啊鱼啊炖着吃炸着吃,给郑封补充营养。

吃过饭,郑封就着昏黄的青油灯,打开四书五经,重新温习一遍。虽说这些内容郑封早己背会,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多看一遍总是有益的。

白天,郑封也留在家看书。生意上有爷爷照顾着,郑封不用操心。而且,经过尤二毛和程义聚二人的事,郑家店铺在东市名声大躁,加上又有商会从中庇护,也用不着郑封分心。

有了大量时间,郑封将四书五经全部复习一遍,其中背得不熟的地方再加强记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书中有疑问的注解,对照着朱子解释重新看一遍,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一处,全部刻在脑海里。

除此以外,郑封还将从同窗那里借的历代县试试卷翻阅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对出题方向有了大致的把握。

郑封感觉,自己前世应对高考,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用心。

县试是乡试的前奏,也是小三元应试的第一场,付出如此大的精力是值得的,万事开头难嘛,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

这几天,郑封足不出户,在家苦读圣贤书,做到万无一失,只缺参加县试了。

县试这天,天还没有亮,郑封早早吃过饭,挎着竹篮,装上文房四宝,以及中午的饭食和开水,早早来到县试考棚前。

考棚极大,像个小型广场。考棚坐北朝南,南端各有两个栅栏门。考棚北边有一个门,叫龙门。龙门后有一大院,是喊名用的。再北边的三间大院是考官用来点名的。最北边的大院设有座位,用来让考生答题。

考棚前己聚集大量的考生,乌压压一片全是人头,至少有千人。送考的,应考的,你呼我唤,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过不多久,考棚前突然安静下来,原来搜身开始了。搜查考生身上是否带有考试违禁物,以防夹带作弊。这意味着考试即将开始,难怪大家都不大嗓门说话。

轮到郑封时,郑封放下竹篮,乖乖地伸开胳膊,解开衣裳,让搜子检查全身。他仔细捏了一遍衣角裤筒,并无发现东西,遂让郑封进入考棚。

此时天色渐渐大亮,料峭春寒使衣服单薄之人冻得缩头缩脚,双手夹着膀子,在原地轻轻跺脚取暖,不时地还吐一口热气呵手。

县试由县尊严立新主持,他手拿名单,面对考生,大声念出名字。凡被念到名字的,向前几步走,站在另一边。

此刻太阳刚刚露头,人们在上的影子拉得极长。

点名字用时半个时辰才点完。刚点名时,县尊中气十足,声音洪亮。点完名单,他声音变得嘶哑,不如初点名时那般响亮。

点完名单,考官向县尊致敬,然后是考生向县尊致敬。接下来是接卷、唱保,这又占去半个时辰。

最后,考生按试卷上的座号入座。考卷上有密封线,答题不能答在密封线外,违规者按零分处理。除此以外,还发有两张白纸做草稿用。

衙役用牌灯巡视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

郑封看到,贴板上的考题是:乘桴浮于海。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全句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主张行不通,乘坐木排到海上去漂流。

蓦然想起,就这个话题,曾与乡塾闻先生辩论过。当时自己反其意而辩,主张行不通,就要说服对方,按自己的意志施行。决不能乘桴浮于海,将治理天下的权力拱手让给对方。

这次辩论得到闻先生的极力称赞,说是自己非常极有创新意识,改变了数千年来对这句经文的解释。

既然得到闻先生大力称赞,自己的想法应该是正确的。想到这儿,郑封拿起笔,以小楷写下题目:说服对方而非乘桴浮于海。接下来,将自己的想法,详加阐述论证。

答题时,不能犯庙讳,也就是答题内容中不允许出现己故皇帝的名字。同样,也不能犯御名,御名就是在位的皇帝名字。更不能犯圣讳,圣人就是孔子,所答内容中不能出现孔子的名字,如孔丘。

试卷上有横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必须严格按照格式书写,否则将会影响成绩。答题时不能低于三百字,不能超越七百字,所有考生都知道这种规矩,当然不会犯如此低级的失误。

写满六百字,郑封轻轻将笔搁下,抬起头看看场内。所有考生都埋首答题中,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抬头。郑封明白,在这次的试题中,自己占尽先机。这当然纯属侥幸,偶然之间,自己与闻先生就此话题曾经有过一次深入的讨论而已。

其他考生没有自己这样的机遇,接到试题后,只能临场发挥,所以他们稍有落后。

答完这道题,接下来的试题是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

试贴诗源自唐代贴经,成为科举考试试题以后,有非常严格的格式,内容一般是歌颂朝廷功绩,很少有自我发挥之处。

虽然如此,才思敏捷的郑封,照样写惊才绝艳的一首诗来,内容是:王师如时雨,飞檄伫文雄。龙泉必在腰,回看射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