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兵法辑录

作者:你是我的一盘菜 | 分类:历史 | 字数:143.9万

《战争论》第六篇 |防御(3)

书名:兵法辑录 作者:你是我的一盘菜 字数:3902 更新时间:2024-12-19 03:42:59

第十章 |要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前,直到出现大规模的常备军的时代为止,要塞,即城堡和筑垒城市只是为了保护当地居民而设置的。贵族在受到各种威胁时,就利用自己的堡垒避难,以赢得时间,等待有利的时机;城市则力图凭借其坚固的城垣让自己不致遭到掠过本城的战争风暴的侵袭。这是要塞原始的和最自然的使命,可要塞的使命并不仅限于这。由于要塞所在的地点同整个国土与在国内各处作战的军队都有关系,因而要塞很快就具有了更加重大的重要性,具有了超出城垣范围的作用,对占领或者保卫国土,对战争胜败的整个结局都有了影响。这样一来,它甚至成了一种把战争更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的手段。于是要塞就获得了战略意义,这种战略意义有一个时期很受重视,以致它对制定战局计划的轮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战局计划主要是凭夺取一个或几个要塞为目的,而不是以消灭敌人军队为目的。后来,人们只想到当初让要塞产生这种战略意义的原因,也就是说只想到构筑要塞的地点对整个国土与军队的关系,于是认为,在确定构筑要塞的地点时,把要塞的使命想象得再全面细致与抽象也是不会过分的。要塞有了这种抽象的使命之后,它本来的使命就几乎完全被人们忘了,于是就产生了在没有城市与居民的地方设置要塞的想法。

另一方面,不需其他军事设施,只凭加固的城垣就够完全保障一个地点不致被席卷全国的战争洪水所淹没的时代已过去了。在这以前加固的城垣所以能起到这种作用,一方面是因为以前各民族被分割为一些小国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进攻带有定期的性质,在当时,或是由于诸侯急于回家,或是由于对佣兵队长已经付不出钱,进攻差不多像一年中的四季那样有一定的很有限的持续时间。自从庞大的常备军能够用强大的炮队按部就班地粉碎各个地点的抵抗以来,就没有任何城市与其他不大的团体再愿意以自己的力量作赌注了,因为为了让城市迟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失守,将会受到更残酷的惩罚。分散兵力据守许多只能稍微迟滞敌人前进而最后必然会陷落的要塞,这更不符合军队的利益。除非我们可以凭借同盟军来为我们的要塞解围并解救我们的军队,否则,我们必须始终保留足够的兵力,以便能在野战中同敌人抗衡。因此,要塞的数量必定要大大减少,这一点必然使人们从利用要塞直接保护城市的居民和财产的想法演变为另一种想法:把要塞看成是间接保护国土的一种手段(要塞是通过其自身作为战略上的枢纽点这种战略意义才起这种间接的保护作用的)。

这就是有关要塞的想法的演变过程,不仅在书本上,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但是,和常见的那样,书本上自然会谈得更加抽象些。

尽管事情必定会这样发展,可是上述这些想法未免太过分了,臆造的空洞的东西排挤了自然的真正为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当我们谈到要塞的使命与条件的时候,我们将只考虑这些自然的真正被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将先谈简单的,再谈复杂的,并将在下一章中研究因此而得出的关于决定要塞的位置与数目的问题。

显而易见要塞的效果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效果,一种是积极效果。要塞的消极效果是保护其所在地区与这一地区内的一切,要塞的积极效果是对要塞炮火射程以外的周边地方也发生一定的作用。

这种积极效果表现在守备部队能对向要塞接近到一定距离的任何敌人进行出击。守备部队的兵力愈大,可以抽出来用于出击的部队就愈大;这种部队愈大,通常能出击的范围就愈大。由此可见,与小要塞相比,大要塞的积极效果不仅强有力,而且作用的范围也大。可积极效果产生于两种活动:要塞本身的守备部队的活动,一些本身不是守备部队但与守备部队有联系的大大小小的部队的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部队力量比较弱,不能单独对抗敌人,有了要塞的掩护(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可退入要塞),他们就能在活动的地区立足,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个地区。

《战争论》第六篇 |防御(3)

要塞的守备部队所能进行的活动总是很有限的。即使要塞占地很大和守备部队很强,能够派出去进行活动的部队比起进行野战的军队来往往还是较小的,它们活动范围的直径很少能超过几日行程。如果要塞很小,那么派出的部队就会极小,其活动范围大多仅限于邻近的村庄。但是,那些不属于守备部队因而没有必要返回要塞的部队所受的束缚要小得多;当其他条件很有利时,利用这些部队可大大地扩大一个要塞的积极效果。所以,当我们一般地谈到要塞的积极效果时,必须尤其注意上述这部分效果。

但是,即便是最弱的守备部队所起的最小的积极效果,对于要塞所应完成的一切使命来说,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严格地说,甚至是要塞所有活动中的最消极的活动(即对进攻的抵御),没有上面所说的积极效果也是不能想象的。与此同时,显而易见,在要塞一般地或在某一时刻所能完成的各种不同的使命中,有的偏重于要发挥消极效果,有的偏重于要发挥积极效果。这些使命有一些是用简单的方式完成的,有一些是用复杂的方式完成的,在前一种场合,要塞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的,在后一种场合,要塞的效果则或多或少是间接的。我们准备先谈前者,再谈后者,但是先要说明一点,那就是一个要塞可以同时(至少在不同时刻)负担几个使命,甚至负担它所能完成的全部使命。

因而,我们说要塞是防御的首要的和最大的支柱,这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作为有安全保障的仓库。进攻者在进攻期间只需考虑当前几天的给养问题;而防御者通常必须早就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他不能仅依靠他驻扎的地方获取给养,因为这本来是他想加以保护的地方。因而,仓库是防御者很需要的。当进攻者在前进时,他的各种储备品都留在后方,因此不会受到战区内的种种危险,可是防御者的储备品经常会受到危险。如果各种储备品不放在要塞里,那么这对野战行动必然会发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就是说,为了掩护这些储备品,往往不得不把部队配置在不是自由选择的十分广阔的阵地上。

一支进行防御的军队如果没有要塞,就像一个没有穿盔甲的人一般,有上百个地方可能被击伤。

二。用以保障富庶的大城市的安全。这一使命与前一项使命很近似,因为富庶的大城市,尤其是商业中心,是军队天然的仓库。由于它们是这样的仓库,所以它们的得失对军队有直接的影响。另外,花费一些力量来保护这部分国家财产总是很值得的,因为,一方面,从这儿可以间接地得到力量,另一方面,重要的城市本身在媾和谈判时有极显着的作用。

要塞的这一使命在现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可是,它终究是最起作用的。最正确的。天经地义的使命之一。假如一个国家,不只在所有富庶的大城市中构筑了要塞,而且在每个人口稠密的地点也构筑了要塞,并且由当地的居民与附近的农民来防守这些地方,那么战争运动的速度就会得到极大的减弱,遇到进攻的人民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使对方统帅的才能和意志力不能发挥作用。我们提出在全国这种构筑要塞的理想,只是为了让人们对上面所谈到的要塞的使命给以所应有的重视,希望人们在任何时刻都不要忘记要塞的直接保护作用这一重要意义。并且,这一想法同我们这里的考察并不矛盾,因为在大批城市中必定会有几个城市的要塞构筑得比其他城市更加坚固,它们可以看成是军队的真正支柱。

要塞在完成第一与第二两项使命的时候,几乎只需要发挥消极效果。

三。作为真正的封锁堡。要塞可用来封锁道路,在大多数场合也可以用来封锁流过它们旁边的江河。

要找到一条可用来迂回要塞的小路,并不像人们平常想象的那样容易,因为这种迂回不仅务必在要塞炮火射程之外进行,而且由于守备部队可能出击,还一定在相当远的地方绕道而行。

如果地形略微难以通行一些,那么稍微离开大路就往往使行军缓慢,以致可能耽误一整天的行程,如果这是一条必须经常使用的大路,这种耽误有可能是很严重的问题。

至于运用要塞封锁江河上的航行如何妨碍进攻者的行动,这是不用讲的。

四。作为战术上的依托点。因为一个不太小的要塞的火力控制范围通常可以达几小时行程,而出击的活动范围无论如何还要大些,所以,永远能把要塞看成是阵地翼侧的最好的依托点。几普里长的湖泊肯定可算是极好的依托点,但是一个中等要塞却能起更为巨大的作用。阵地翼侧不必完全靠近要塞,因为进攻者不会在阵地翼侧与要塞之间突入,那么做他将失去一切退路。

五。作为兵站。假如要塞位于防御者的交通线上(实际上,情况大多是这样),那么对一切往来于这条路上的军队说来,要塞就是方便的兵站。交通线受到的威胁往往只是敌方别动队所进行的短暂的袭扰。一支重要的运输队在发现这种彗星一样的别动队接近时,只要能够加快前进或者迅速后退而进入要塞,它就可以得救,然后,它可以等危险消失后再行动。另外,一切熙来攘往的部队都可以在这里休息一天或几天,以便借此加快尔后的行军速度,而休息期间恰恰是部队最容易受到威胁的时候。因而,一条三十普里长的交通线,假如中间有一个要塞,这条交通线就像缩短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