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皇门贵媳

作者:妖晏 | 分类:古言 | 字数:117.5万

第343章 人才辈出

书名:皇门贵媳 作者:妖晏 字数:4174 更新时间:2025-04-16 02:27:37

在皇上的寻才令出后,民间议论纷纷。

民间的各类学堂、私塾都铆足了劲,为自己的学子教书育才,都希望自己的学子能都抓住这次的寻才令,把握住自己的前途,在朝廷上有一番作为。

这日,京都的街道上分外热闹。

柳林街上的望春楼周围挤满了人,将这望春楼挤得水泄不通。

据一旁的百姓说,今日是这望春楼当家主母的生辰,这于是借着近日的寻才令,准备了一个招才大赛,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当家主母的弟弟,也就是上一任丞相,将会写一封推荐信,将这名优胜者推荐给皇上。

这望春楼的人越来越多,都在等待比赛的开始。

待声势造得极大后,台上走上来一小厮,拿起铁锤敲了几声锣鼓。

接着,后面走上来一位青年,搀着望春楼的当家主母走到楼阁围栏处。

青年开口,“今日是我望春楼当家主母的古稀生辰,为了让望春楼热闹热闹,我作为望春楼的大少爷,将在今日主持招才大赛,通过几个比赛项目,选出一名优胜者,最终我的舅父,即上一任丞相,将会为这位优胜者写一封推荐信。虽然他不能让优胜者平步青云,但也一定会让他获益良多!”

说完,青年向当家主母点头示意,主母慈祥地笑了笑,说:“我宣布,招才大赛,现在开始!”

这两人退下,小厮重新走到中间,开口宣布,“这招才大赛将在众多观众的观看下进行,一定会保证公平公正。这第一项是传统的飞花令。”

话一落,众人边轻松地笑了笑,似乎胜券在握。

小厮招呼比赛者到旁边交上帖子,然后依次排队。

小厮再次开口,“第一项飞花令,由第一人开口吟诵一句古人的诗句,后面一人朗诵的诗句首字必须与上一人诗句的尾字保持一致。”

话毕,小厮敲了两声锣鼓,第一项比赛开始。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间——”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难——”

“难忘复可怜,池上与桥边。”

“边——”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有——”

下一人开始迟钝起来,正挠头思考。

小厮走上前说,“各位,为了公平起见,每一位比赛者停顿的时间不能过长,所以这位比赛者,您已经失败了!”

说完,另一个小厮带着这位失败的挑战者去后面领赏。

小厮走向主母与那位青年,在几句交代后,小厮走上台。

待这人走后,为了尽早选出优胜者,当家主母想了一个比赛项——射箭。

小厮在台上开口:“各位,现在进行大赛第二项——射箭。”

一说完,台下人议论纷纷,都小声说着各自的看法,似乎反对的声音不少,甚至有人大声提出,“这射箭是武艺人才会的技能,我们都是些文人墨客,你们不是为难我们吗?”

青年有力地回答:“皇上的招才令,是招普天之下的贤才,而我们要的优胜者,会文会武自然是更有优势,所以这一项目,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小厮敲两次锣鼓,第二个项目又开始了。

一般的文人墨客都只会舞文弄墨,但是真正在皇上身边当谋士,不会点武术,在关键时候,也是没有用的。

此时众多参赛者被领到射箭场,按照自己的顺序开始了准备工作,那些不会射箭的,自然是占大多数,他们已经自愿放弃,领赏后又在观众的位置上观看其他人的比赛。

剩下的十几个人,有的会点皮毛,有少数技艺成熟的,这一项,将会按照成绩选出五名优秀的人出来,再进行第三项策论。

准备工作做好后,小厮发出一声枪鸣,一干人开始不断地射箭。有个别箭无虚发,有的人愁眉不展,一刻钟后,第二项结束。

射箭场的人检查后公布第二项的前五名,他们将参与第三项策论。

策论是有望春楼的人选出一件时政热事,由那五名参赛者提出评论,其中见解最深刻、认识最独到的人,将成为今日的最终获胜者。

现在已经成了整个比赛的最高潮,这一群围观的百姓的兴致也达到最高。

望春楼的大少爷走上楼阁正中间,望着那五名参赛者,说:“这一项,是考验你们对政事的理解,希望你们都能提出自己最深刻的见解,最终能为皇上在政务上分忧解惑。”

小厮敲响锣鼓,第三项比赛开始。

大少爷说:“在我们国家,如果在边陲小县被侵略,被烧杀掠夺,这个县已经满目疮痍,命悬一线,急需中央的解救,而此时中央忙于内政,无力解救,邻县粮仓里还有救济粮,但是若被拿出,便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如果你们是邻县的县令,你们会怎么做?”

第一位想了想,说:“律法是用来约束每一位国人的,如果在边陲就不遵守国家的律法,是极为不妥当的,一人不守律法,便会有许多人效仿,所以我认为我作为县令,应当严守律法,不开粮仓解救被侵略的县。”

第343章 人才辈出

说完,大少爷示意下一位。

第二位,第三位都是同第一位做法一样,直到最后一位。

最后一位沉思了片刻,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确实是有道理的,中央的律法是针对于普通的州县,而在边陲小镇,随时都有各种意外发生,此时,中央的命令并不能针对边陲特殊的情况有准确的解决办法,而最好的,应该是要懂得变通,所以我认为,我会开粮仓解救命悬一线的县民。”

话一说完,众人纷纷惊叹,周围的老百姓都纷纷表示赞赏,这些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体会了艰辛的生活,对满目疮痍的边陲小县更是同情,对这位后生都赞许有加。

大少爷听后,也是颇为惊奇,也是啧啧称赞。他走到后面与主母讨论片刻,然后走到前面来。

他用孔武有力的声音说:“经过三轮精彩的角逐,在众多观众的观看下,我们的优胜者已经出来——他就是张自忠!这位后生文武双全,实在是前途无量,接下来我们将带领他到我舅父那里写推荐信,相信这后生一定会前途光明!”

众人呼声起起落落,这民间,又多了一位有前途的人才,为皇上分忧解难,为社稷做贡献。

张自忠自己也是很惊奇,他自然地说出他的见解,那样的想法虽然有些忤逆,但却是他真心所想,还以为会遭百姓怒骂,没想到竟然打动了众人,还为此拔得头筹。

不久,皇上收到了推荐信,也听闻了这场招才大赛,很是欣慰。

皇上甚至还有些期待,他确实是继续一些人才为自己和自己的身后事担忧了,这些贤士可以为自己分忧,又能为下一任天子辅佐,倒是好处很多。

皇帝过几日亲自召见了张自忠,对他也确实满意,也是封了个尚书副侍郎。

皇上渐渐宽了心,招揽人才,不过是对这皇位的继承,多些人来出谋划策,顺便以此来探探几个儿子的态度,那么也可以对自家的几个皇子渐渐少了些担忧。

这招才令过后,几个皇子都担心被其他外人抢了气焰,都安安静静的,没惹出什么事,这到是让皇上省了不少心,有了些消停日子。

七皇子这几日也就待在府中,没干什么大事儿,就每日听下人打探皇上那边的消息,那张自忠的名字,多多少少也是入了七皇子的耳,听到他还当了个官儿,心里可是有些妒忌,毕竟自己这儿可是没讨到什么好,他那边凭个耍嘴皮子,倒是谋了个官职。

七皇子可是无聊久了,心里惦记着皇上找的些贤士,意图拉拢那些人,在父皇面前说说好话,甚至在一些好事上,还能为自个儿谋福利。

想到这里,七皇子便收拾收拾出了门,准备探探张自忠的口风,看能不能拉拢他,也正好壮大自己的势力。

到了张自忠家,竟然如此普通的门府,也不像是豪门大户,不知得穷成什么样子,正好我也可以用银子来诱惑诱惑他,七皇子想。

七皇子走上前,叫随从敲了敲门,来人慢慢吞吞,问到:“来者何人?”

随从回答:“七皇子到来,还不快快开门!”

门从里面打开,正是那日望春楼的最终胜者,也是中书省副侍郎——张自忠。

没想到他竟连家丁都养不起,得穷成什么样,七皇子暗暗地想。

“本皇子今日得知父皇招贤纳士,你也算是平步青云,本王于是特来瞧见这民间传说的人才!”

“七皇子谬赞了!下官不过是气运使然,能力自然是抵不过七皇子的一干谋士的!”

接着张自忠将七皇子请入屋内,之间屋内物件普通,连家具都只是平头百姓最常用的几件物什。

“张大人,你初入官场,也许还不知道当今朝廷的形势。如今朝廷内几股势力交错,你一不小心就会落了官场的权利争斗,但本王现在愿为你指一条明路!”

说完,七皇子喝了一口茶,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只要你愿意做我的谋士,助我夺得皇位,在关键时刻帮助我,我定会让你更加平步青云,仕途无忧!”

还没说完,张自忠便颤了颤,汗水不自觉地掉下来。

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决定了今后在官场的发展,若是答应了他,便是与其他皇子势不两立,若是不应,其他皇子更是连番到访,到时候谁也开罪不起。

见张自忠如此害怕,七皇子又说,“张自忠不必害怕,自己考虑清楚了再回答本皇子。”

张自忠顿了顿,开口说:“承蒙七皇子厚爱,下官惶恐不能胜任您的谋士,只怕臣还需在官场历练几载,皇上才可放心让臣为七皇子效力!”

张自忠心里可是捏了一把汗,心想实在不行,就把皇上端出来,皇上的话,七皇子定时不敢违背的,这也是为了自保。

七皇子听了后,实在有些气愤,这穷酸的芝麻官架子可不小,竟还抬出皇上来吓本皇子,实在是不识抬举。

七皇子再次开口,“张大人可是想清楚了,做本王的谋士,这好事可是少不了你的,这也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都享不尽!”

张自忠再次装傻,“卑职惶恐!”

于是七皇子挥挥衣袖,便离开了此处。

张自忠长叹口气,幸好没有明显地表态,否则,日后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张自忠在原地怔了怔,思考着步入仕途的初心,当初努力读书,努力学政,就是为了日后当官入仕途后为平头老百姓谋福,希望可以正一正这官场的铜臭气,为明君办明事,这是他的初心。

看这家当,俨然显示出他确实是初心不改,仍然节俭,当官后不收受贿赂,不谋私财,也不参与这皇位争斗的边边角角,这中庸之道与皇上的并无两样。

这边的动静,很快几处都已经知道了,皇上那边随时派人盯着那些招来的能人,而四皇子也有拉拢的心思,不过是手脚没有七皇子快,让他抢了先机,不过这先机,倒不是什么好机会。

次日朝堂之上,皇上告诫各位大臣皇子们,戒骄戒躁,不要整日混沌于官场势力争斗,也不要想着拉拢新人,这切实的警告,虽没有点名指姓,却让七皇子好不难堪。

下了朝,四皇子快步走到七皇子前面将他堵住,说,“七弟,今日父皇说的话,也不知是说给谁听的,有些人,急功近利,最是愚蠢,又爱玩弄权术,最后还搞得一身脏,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傻?”

七皇子听后,鼻孔都被气大了,死死地瞪了四皇子一眼,便大步离开。

后面的五皇子慢慢也走了过来,四皇子又想找五皇子打探他的风声,还没抬脚,五皇子便低头绕道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