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主宰
作者:闻人夜白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65章 负荆请罪
0363、负荆请罪
入夜。
天降鹅毛般的大雪,笼罩整座城关。
此时,刘辩正和马云禄坐在房中,吃火锅。
典韦、战狂、甘宁等人,则在隔壁房中吃火锅。
“谢谢夫君。”马云禄面对刘辩夹来的肉片,忍不住连连道谢。
“小禄禄,你是不是故意的?”刘辩不解。
顷刻间,马云禄的眉宇间闪过一丝疑惑之色,完全不解,“不知,夫君此言何意?”
“又对为夫客气?是不是想……”刘辩话音未落,抛给马云禄一个‘你懂的’眼神。
当即,马云禄会意,立时羞红了脸,只顾着低头小口小口的吃肉。
平时,马云禄都会反驳,可此时却并未反驳,反而满面娇羞。
刘辩不傻,即使马云禄不是有意为之,可随着他道出寒含义,想来马云禄也已经有意。
是以,刘辩一把揽过马云禄纤细的腰-肢,在其羞红的脸上亲了一下,随之拦腰抱起,径直走向床榻。
这一刻,马云禄面泛桃花,小心脏砰砰直跳,羞煞的紧。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话音——
“大王不好了,出事了!”来人是刘表。
“本王没时间理会,明日再说!”
“可是大王……刘焉的府上失火了!”
“火势可大?”
“很大!附近的百姓都被惊动了。”
“那就想办法救人!”
“可是……火势太大,救人会很困难!”
“那就仍凭他烧,不要再来打搅本王!!”
“这……诺。”刘表无奈,施了一礼,转身去寻典韦。
同一秒,刘辩运用娴熟的手法,很快便与马云禄坦诚相见。
很快,刘辩与马云禄陷入欢愉之中。
然,刘表来到隔壁房中,只见典韦等人在喝酒划拳,尤其是战狂那厮,正与甘宁脱了衣服,豪气十足的划拳。
“诸位,诸位停一停,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刘表忙道。
“出了何事?先饮一碗再说,这可是大王亲自酿的酒,据说是当朝御酒,来!”战狂说着,端起一碗酒水,递到刘表面前。
刘表的身形本就瘦弱,力气方面远远不及这些武将。
不待刘表闪躲,反被战狂递来的酒水送到嘴边,顺着张开的嘴巴饮下。
但,碍于事情紧急,刘表对于灌入口中的酒水是拒绝的,故而多半酒水洒满衣襟。
然,即便刘表如此作态,仍旧没有难倒战狂,发而一碗接一碗的强行灌入口中。
片刻后。
“哈哈哈……这才对,大王酿的酒,岂能不好饮?”战狂看着已然显露醉态的刘表,转眼自己也喝了一碗。
“休要与他啰嗦,咱们再来过。”甘宁道。
甘宁与战狂,均属于性情豪爽之人,加上大王有令,今晚只管饮酒,其他事什么都不要做。
故而,酒逢知己千杯少,豪气上涌的二人,索性将衣服脱掉,喝酒划拳,好不快哉!
一旁不善饮酒的王显,吃着火锅的同时,反而无奈的伺候二人倒酒。
“老弟,哥哥如果早些时候认识你……”
“休要多言,都在酒里,哥哥,饮了!!”
“好!”
顷刻间,战狂与甘宁,接连饮下三大碗酒水,好不痛快。
另一边的典韦,却不像他们二人那般饮酒,反而用品的,小口浅咂,唇齿间回味粮食的美妙。
此刻,刘表面色泛红,一脸醉态,“好……好酒,好酒!!”
典韦瞥了一眼,面无表情,不动声色,再次品尝酒水。
此时——
驿馆这边喝酒划拳,好不快哉!
诺大的州牧府,则陷入一片火海。
碍于火势较大,街上围观的百姓难以救火,只能远远的观望。
……
次日。
临近午时。
战狂、甘宁尚未醒酒。
典韦、王显、刘表,已然随大王刘辩,来到仍旧燃烧火焰的州牧府前的街上。
就在这时,一员禁卫来到刘辩身后,作揖道:“禀大王,高顺一行回来了。”
“可有带着东西?”刘辩问。
“有带,一共十三辆车。”禁卫附和。
转眼,刘辩对身后的典韦道:“让高顺带人入城休息,典韦带人处理禁物。”
“诺,属下这就去办。”典韦作揖行礼,大步离去。
不消半个时辰。
带兵入城的高顺,来到刘辩身后,拱手作揖,“拜见大王!属下幸不辱命,完成大王交代的命令。只是……属下不明白大王的做法。”
“刘焉毕竟是宗亲,有些事,还是不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的好。”刘辩道。
“属下明白了。”高顺施了一礼,继而转身带人前去休息,毕竟唯恐耽搁大王的事,连夜马不停蹄的赶路。
“大王,接下来,该当如何?”刘表作揖道。
“火势太大,难以追查原因。不过,不排除刘焉畏罪自-焚的可能性。”刘辩道。
“大王分析的有理,倒是便宜了他刘焉。”刘表道。
第365章 负荆请罪
“火势固然难消,可眼下最重要的,则是稳定城内百姓的心。稍后,本王会上书陛下,就由景升呈交,如何?”刘辩转身看向刘表。
“岂敢,这是在下应该做的,只是……”
“但说无妨。”
“刘焉经受火焚而死,这诺大的益州无主,恐怕只能暂时交给大王了。”
“无碍,本王身为洛阳王,理应为陛下分忧解难,也算份内之事。”
“大王仁义,令刘景升钦佩!”刘表说着,向刘辩接连三拜。
……
次日。
刘表,带上洛阳王书写的详细表章,在典韦的护送下,返回长安。
刘辩留守蜀郡郡治,纵使城内百姓察觉先前府内的血腥味,却也不敢胡言乱语。
三日后,占地百亩的州牧府,火势彻底被灭。
此时,刘辩命高顺带领陷阵营清理废墟。
另一方面,在甘宁、王显的召集下,全城百姓接受洛阳王的安抚。
州牧府先是充斥血腥味,紧接着又被大火侵袭,刘辩本以为百姓们有疑惑,甚至会猜疑重重状况的可能性。
可实际情况,当百姓们得知刘焉死于大火,全城百姓无不以洛阳王马首是瞻,毕竟刘辩才是城内最大的官,何况又是仁义无双的洛阳王。
巧合的是,与刘辩经历过生死的里正,不仅闻讯带领乡亲们赶来,还带着附近数十个村落的百姓,以及收降五斗米教的信徒们,不仅支持与拥戴洛阳王,还加入到清理州牧府的废墟中来。
刘辩对此,很是欣慰。
或许,刘辩饱受百姓们拥戴,被城内百姓看在眼里,反而一块加入到清理废墟中来。
次日。
辰时过半,阴沉的天色蒙蒙亮。
暂时负责守城的甘宁,命人向驿馆传去消息。
早在一刻钟前醒来的刘辩、马云禄,已然交战一番,最终却是刘辩交枪投降。
殊不知,昨天清理废墟,刘辩不仅指挥,还与军卒、百姓们一块清理。
百姓们备受鼓舞的同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刘辩为了起到带头作用,着实累得够呛,也就有了方才的表现。
“夫君,可是昨日过于劳累?”马云禄依偎在刘辩的怀里,满心不解。
马云禄出身军伍,除去刘辩,至今没怕过谁,更没有服过谁。
可正是在与刘辩做羞羞的事,当真是服服帖帖。
刘辩闻言,却对方才的行为极其不满意,更不愿意回想,因为那根本不是他的真实水平,只会令他汗颜。
可不等刘辩答话,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禀大王,甘校尉命小的前来告知,巴郡太守严颜已经来到关下。”士卒道。
刘辩闻言,如遇救命稻草,下意识的扭头看向门口,“本王知道了。”
刘辩回头,看向怀中的马云禄,嘴角微扬道:“如何?”
“夫君果然神机妙算!”马云禄忍不住赞叹道。
殊不知——
前几日,刘辩让马云禄负责释放严达,且,散发相关消息。
严颜为人刚正不稳,对汉室忠心不二,岂会不知感谢洛阳王恩德?
故而,严颜此行前来,皆在刘辩的预测之中。
旋即,马云禄伺候刘辩穿衣。
……
不消半个时辰,刘辩来到城关。
此时,随着太阳高高升起,城门已被打开,而前来的严颜却并未入城。
很快,在甘宁的带领下,刘辩走出城关,面见须发灰白的严颜。
“巴郡太守严颜,拜见大王!”严颜虽是太守,却也是武将,此时身披盔甲,略显艰难的向刘辩屈膝行礼。
然,刘辩对此并未阻止,却故作不解道:“本王知道你,却不知严老太守至此何事?”
严颜作揖道:“大王,犬子严达在数日前,受奸人挑唆,犯下大不敬之罪!
若不是大王宽厚仁德,犬子绝不会活到现在,在下今日来此,是向大王请罪的。”
严颜话音落下,对身后的副将道:“将那畜生带上来!”
顷刻间,身披盔甲的副将,连忙差人将光着上身,背负荆条,已然鲜血淋漓的严达押了上来。
“本王不与少将军一般计较,着实看在老太守的面子上,可你这是作甚?”刘辩仍旧故作不解。
此时,那严达被押了上来,跪在地上,与前几日相比,不仅一点脾气都没有,反而很是乖巧听话。
显然,这严达返回巴郡,刚好赶上严颜得知蜀郡传来的消息,将这逆子好一番暴打,否则不会是这般模样。
“虽然大王宽厚仁德,但在下绝不容许这逆子犯下大错,所以在下要当着大王的面,教训这逆子,还请大王恕罪!”严颜话音落下,也不管刘辩是否答应,起身直奔严达而去,顺手抽-出一根长满荆棘的荆条,抽向严达早已布满鲜血的身子。
然而,不等荆条落在严达的身上,严颜的手腕反被刘辩牢牢抓-住。
刹那间,严颜面对手腕处难以抗拒的劲力,不由得顺着那只手看去,却发现对方竟是洛阳王!
此刻,严颜脸上的不解之色,已然转为震惊。
曾几何时,严颜对夺回洛阳的刘辩有所了解,却仍旧不敢相信,毕竟曾经的刘辩属于身子孱弱、举止轻佻,突然逆袭成一位武技卓然,击败董卓、公孙瓒的人,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可此时此刻,严颜面对真实的洛阳王,当真是一丝一毫的怀疑都没有,不仅坦然接受,甚至更加多了一分敬畏之心。
“大王,您这是……?”严颜不解道。
“严氏一门,忠勇可嘉,本王又岂会责怪?”刘辩话音落下,放开了对方的手。
“大王!”顷刻间,严颜感激涕零,连忙屈膝下跪,叩首道:“大王仁义,严颜百死难报今日之恩!”
“言重了,今后的益州,还要多多仰仗严老太守!”刘辩话音落下,顺手将严颜扶起。
“大王!”严颜明白洛阳王话中之意,此时,双眼已然赤红一片,几欲老泪纵横。
殊不知,在汉末三国历史上,严颜算不得名将,最多算是三流武将。
但,严颜在益州的土地上,反而算得上二流武将。
何况,如今刘焉的旧部多数被杀,刘辩不可能一直留在益州,所以只能任人唯贤,收为己用。
“逆子!还速速叩谢大王的不杀之恩?”严颜突然看向严达,呵斥道。
纵使严达背负荆条,背部鲜血淋漓,可他的性子着实倔强,坚决不喊痛,反而紧-咬牙根,作揖道:“罪人严达,叩谢大王不杀之恩!”
刘辩沉声道:“少将军无需多礼,今后还需多多协助颜老太守才是。”
“大王言重了,在下定会时常督促,不负大王的期望!”严颜人老成精,岂会不明白刘辩的言外之意?是以作揖称道。
刘辩没有言语,只是微微颔首。
……
日上三竿。
严颜得知城内情况,率所领之数百兵马,一块加入到清理州牧府的废墟之中,使得刘辩落的清闲。
不过,刘辩并没有真的闲着,而是在少数持中立态度的刘焉旧部中,得知如今益州的具体情况。
于是,刘辩花费三天时间,对诺大的益州,进行详详细细的了解。
毕竟刘焉已死,益州暂时由刘辩掌管,纵使不会久留,也要了解大概情况。
又过了两日。
废墟清理完毕,却没有找到刘焉的遗骸,显然被烧成了灰。
不过,这倒也省事,少去挖坑埋人等一系列程序。
随着严颜带领麾下返回巴郡,刘辩开始了下一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