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飞升
作者:白眉罗汉 | 分类:仙侠 | 字数:254.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87章 重生小镇
赵升从昏迷中醒来,没有马上睁开眼睛。
周围十分安静,空气里弥漫着淡淡香气,有点像檀香,又带着些许胭脂芬芳。
“我没死?”
赵升心里带着点点疑惑,悄然睁开双眼,入目所见,布幔、雕栏、绣被以及床边趴着一个头梳双角的女童。
原来他正躺在床上,接着抬起手臂,放到眼前,看见一只白皙细嫩的手掌,完全十分陌生绝非他的手。
“我这是穿越了?又或者…夺舍他人。”
心里想着,赵升猛的从床上坐起,感受着这具身体的虚弱无力,他不禁又惊又疑。
原本强横无匹的真身竟然没了?
不仅如此,就连元神法体也丝毫感知不到。
此时,他彻彻底底成了一个肉体凡胎的凡人。
因为经历过无数光怪陆离的事情,赵升很快恢复平静,慢慢观察起房间摆设。
这时他的动作,惊动了床边酣睡的女童。
她揉了揉眼睛,抬起头来,看到坐在床榻上的少爷,顿时惊喜的大喊:“少爷,您总算醒。我去通知老爷和夫人。”
说着,女童迅速站起来,麻利的转身跑向房外,这让赵升根本来不及阻止。
大半个时辰后,换了一身崭新绣袍的赵升,坐在一张巨大圆桌前,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
此时圆桌上,另有两人落座。左手边的是一位身宽体胖,红光满面的中年人。右手边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妇人。
二人便是赵升明面上的“亲爹”和“亲娘”。
这个时候,赵升已经接收了这具肉身的残存记忆,也已对周围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他”姓赵,名公着,出生于一个富绅家庭,家中独子,今年正好十八岁。
家里主营米面粮油营生,另有五间铺子,三百亩水田,家产颇丰。
赵升大病初愈,早已饥肠辘辘,面对满佳肴不禁十指大动,立即举筷夹肉,大口朵颐。
“老神仙保佑我儿平安。明日一定要回庙里还愿,无量天尊,保佑保佑!”中年妇人一边溺爱的看着儿子大口食饭,一边双手合十,极为感激的连连叩拜。
一旁的中年富翁,也在耐心提醒道:“着儿,你身体刚好,最近不要见你那些狐朋狗友。若非他们蛊惑,你怎会失足落水,差点丢了性命。”
“嗯嗯。”赵升一边随口应付着爹娘,一边大口扒饭。
一顿饭吃下来,足足用去半个时辰。
酒足饭饱后,赵升又陪着爹娘聊了一会儿,最后顺利将二人打发走。
眼见爹娘先后离开,赵升坐了一会儿,忽然起身走出了大堂。
一出门,便有一个年轻汉子凑了过来,小心翼翼的问道:“少爷,您要去哪儿?”
赵升看了此人一眼,淡淡说道:“在床上躺了好多天,我早就烦了,等下要出门访友,你不用跟着了。”
“这…怎么行!老爷之前专门嘱咐过我一定要看好少爷。您怎能独自一人出门,若是出了事,小的万万担待不起。”陈三一听急了眼,慌忙恳求道。
年轻汉子名叫陈三,家生子出身,老爹是府上大管家。
若无意外的话,他也会成为下一任的大管家。
赵升见状,无所谓的点头道:“行,你愿意跟着,就跟着吧。但要提前说好。跟着少爷我出门,你要尽量少插嘴多观察。还有我做什么事,不喜我爹知道。你若通风报信,日后就不必跟着我了。”
陈三闻言面色一苦,勉强点头道:“少爷的话,陈三记住了。”
嗯!
赵升微微颔首,接着迈步向前院走去。
陈三见状,连忙跟在后面。
……
明溪镇是一座颇为繁华的江南水乡,镇内水网密集,一条条小河蜿蜒曲折,不仅穿过大街小巷,更形成了一条条水路。
放眼望去,一座座石拱桥横跨河面,全由青砖白石垒成异常坚固,可谓百年不倒,千年不塌。
桥下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无数,岸旁杨柳依依,清风徐来。
沿着河堤往前走,一条青石路顺着河道延伸向前,路旁商铺密集,药铺,书铺,棺材铺,粮油铺子,乃至饭馆酒家等等一应俱全。
沿途行人如织,但大多形色匆匆,唯有少数人神色欣然,慢悠悠的四下闲逛。
赵升便是其中之一。
走了一段路,他来到一座石拱桥上面,倚着石栏,俯瞰下方河面,只见一艘乌篷小船由远而近,缓缓驶过桥下。
船上除了老船夫之外,还站着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儒士,一身柏翠长袍,腰悬玉佩,正好抬头望了过来。
两人目光一对视,竟然久久不分开。
赵升瞳孔一缩,视线直接落到了此人额头,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封”字。
字迹殷红,恍若鲜血淋漓,看上去十分熟悉。
赵升忽然摸了摸额头,却是摸了个空。
他神情一变,立即走下拱桥,来到河边,河面清晰倒映出他的面庞。
然而,额头上面空空如也,并没有想象中的血字。
第787章 重生小镇
赵升蓦然转身,沿着河岸小路快步前行,追向那艘乌篷船。
陈三见此情形,面露不解之色,但也加快了脚步。
恰在这时,乌篷船缓缓靠岸,中年儒士下了船,扭头看向快步走进的赵升,忽然拱手一礼。
“阁下,该如何称呼?”赵升走到两丈外停下脚步,同样拱手行礼并问道。
中年儒士没有作答,而是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家茶楼,说道:“你我不妨去那里一坐。我也有很多话想问。”
“好。”赵升目光一闪,立刻答应下来。
不多时,二人走入酒楼,选了一间雅间落座。
等到店小二上齐茶水,赵升又吩咐陈三退下,直到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哈哈,老朽南宫无量,见过这位道友。”中年儒士举起茶杯,朗声大笑道。
赵升也举杯示意,含笑道:“在下赵公着,见过南宫无量道友。”
说完,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南宫道友对此地了解多少?”
巧了,中年儒士也想询问同一问题,不禁摇摇头:“老朽也是刚刚醒来,对此地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我等为何来到此地?”
赵升听完暗暗叹了一口气,正色道:“南宫道友可知其他道友的下落?”
中年儒士继续摇头:“你是老朽醒来后遇到的第一个,其他人一个也无。”
“如今你我皆被封印,看起来前途不妙。现在的上策,正是尽快把所有同道召集起来,一同寻找对策,共同破解此地谜团。”
“道友所言甚是。只是如何尽快找到其他同道呢?”中年儒士一时犯起了难。
赵升笑道:“此事容易,明溪镇面积不大,你我闹出点动静来,自然引得其他同道前来。”
“哎呀,老朽糊涂了,怎么没想到这个方法呢?”中年儒士一拍桌面,貌似懊恼的嚷嚷道。
赵升对此笑而不语,仅仅举杯示意。
……
一炷香后,小镇东南忽然冒起一道漆黑烟柱,烟柱冲天,足足有数十丈高。
全镇居民立刻被惊动,纷纷抬头望向远处的烟柱。
路上行人议论纷纷,有些好事者更是向烟柱走去。
烟柱的出现,也惊动了小镇各处的一些存在。
“少…少爷够了吗?”
陈三气喘吁吁的抱着一捆湿柴,用力投入火堆,接着擦掉额头汗水,回头望向少爷,有气无力的问道。
此时,周围已经慢慢汇聚了不少人,众人在一旁指指点点,神色各异。
湿柴一入火堆,火堆立刻冒出大量黑烟。烟气不断升腾上天,使得烟柱更加粗大漆黑。
“陈三,再去抱两捆柴来。”
赵升随口支走陈三,然后冲一旁的中年儒士使了一个眼色。
中年儒士心领神会,环目一扫,立刻在人群中发现了目标。
那是一个身形瘦弱,皮肤粗糙的中年樵夫,血色“封”字赫然出现在其额头上面。
樵夫同样看见了二人额头上的血字,对彼此的身份都心知肚明。
时间一点点过去,火堆周围人越聚越多,终于惹来官府的衙差。
人群忽然一阵骚动,一个身穿皂衣捕服的焦脸大汉一边用力推开人群,一边高声嚷嚷道:“快让开!老子倒要看看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当众纵火。”
赵升认得此人,于是走到近前,冲其微微一笑:“刘捕头,此事是一件误会。小侄我只是一时兴起,并非故意纵火。”
说着,他伸手拉住刘捕头衣袖,一块银子已经悄无声息的滑入对方袖里。
焦脸大汉感觉袖口一沉,神情顿时缓和下来:“原来是赵员外家的公子。既然是误会,那就没事了。不过纵火不是一件小事。若是不慎点燃了周围铺子,后果要有赵公子你来承担。”
赵升随口回道:“这是自然。我自是不会让刘捕头为难。”
焦脸大汉闻言,点了点头:“嗯,即然如此。刘某公务繁忙,就先走一步了。”
“刘捕头慢走!”
送走此人后,赵升环顾四周,陆续发现了好几个目标。
中年儒士早已混入人群,与其他同道接上了头。
赵升留在火堆旁,维持火势不减,同时继续等待其他同道出现。
日上中天之时,时间又过去了近一个时辰,周围看热闹的人已经陆续散去。
赵升眼见时候差不多了,于是随口吩咐陈三留下灭火,自己则转身走向人群。
与中年儒士,樵夫等人汇合后,一群人找了一处闲置的院子,开始交流起来。
包括赵升在内一共有七个人,除了儒士樵夫外,还有小乞丐,中年掌柜,深闺小姐和壮年船夫四人。
七人身份各异,一身修为皆被血字封印。
经过一番交流后,众人才知道所有人都苏醒不久,同时对所处环境了解不多。
众人更不知道,他们为何突然来到这座小镇,一切近乎未知。
“要我说,咱们无需着急。”樵夫突然开口道:“通天白塔只会开启七天。咱们就待在小镇里面哪里也不去,直到塔门关闭后。我等自会被排斥出去。”
话音刚落,小乞丐接过话茬:“洪道友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过于被动,倒不如主动出击。老夫相信这座小镇不会像明面上那么简单。”
“不错!奴家也不会坐以待毙。有一件奇事需告知诸位。就在奴家苏醒后不久,无意间遇见了一头大黄狗。此狗不仅极通人性,更能听懂人言。最重要的是——”深闺小姐容颜姣好,声音清脆悦耳,更懂得吊人胃口。
“……是什么?”中年掌柜主动追问。
“最重要的是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这个。”
说话间,此女从袖口取出一只项圈,展示给众人看。
项圈仅有巴掌大,拇指粗细,通体金黄,表面遍布密密麻麻的古老道纹。
而在项圈内侧,清晰铭刻着三个仙篆道文,一看就知不是凡物。
赵升眼力过人,看清那三个仙篆文后,不禁惊声道:“金刚琢?!”
“什么?哪里来的金刚琢,快让老朽看看。”
中年儒士闻言十分震惊,连忙起身向小姐讨要那只项圈。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纷纷神色动容。
尽管他们从未听过金刚琢之名,但从中年儒士的表现上看,此物必定非同小可。
身穿绿裙的深闺小姐后退两步,将项圈收回袖底,冷声道:“此宝是奴家先找到的。你若想要自个找去。”
中年儒士神情有些尴尬,只好停在原地,低声解释道:“老朽刚才一时心急,道友莫要误会。”
赵升见此情形,趁机问道:“敢问南宫道友,这…金刚琢是何宝贝,竟让你大惊失色。”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看向中年儒士。
“不瞒诸位。这金刚琢…传说出自仙界,品阶不逊于普通真形灵宝。当然了,前提是此物为正品,而非赝品。”说到最后,中年儒士特意强调道。
在场之人皆是老奸巨猾之辈,略微一思索后,纷纷察觉到明溪镇的“不凡之处”。
如若猜测为真,那么这座小镇之内恐怕藏匿着更多类似金刚琢这样的宝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