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作者:我欲归去 | 分类: | 字数:51.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撤再撤
“吴都尉您上当了,这是袁军亲卫营统领蒋立,并非袁本初本人。”
当吴懿兴高采烈的将俘虏带到盩厔城,敬献给贾成时,高览一眼就发现不对,哭笑不得的指了出来。
“啊?!”
吴懿羞愧交加,先前志得意满的神情一扫而空,噗通跪在地上。
他意识到自己先前被大功冲昏了头脑,只盯着穿紫袍的假袁绍,却放过了那几十个逃跑的袁军士卒。
当时袁绍定然假扮士卒,混在那些逃兵里面逃走了。
“丞相恕罪!末将立刻带人去追!”
贾成刚才听到吴懿派来的人说他们抓住了袁绍,心中无比喜悦,当即决定连夜见一见这位名震天下的一方诸侯。
哪知道吴懿闹了个乌龙,带回来一个假袁绍。
若说他不恼怒肯定是假的。
不过渭水北岸徐晃还在扫灭袁军残敌,仅仅因为吴懿粗心放过袁绍就治罪徐晃麾下大将,似乎让人觉得他心胸过于狭隘了。
“不知者不罪,吴都尉不认识袁本初,让他金蝉脱壳而走,此事也怪不了你。算了,你们行军作战数日,也疲惫了。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大军歇息三日,再随我兵发长安,收复关中。”
贾成空欢喜一场,安慰了吴懿几句,便遣散众人,回府安歇。
不过这一战对他来说,打败了强敌袁绍,令对方伤亡数万,并且俘敌几达十万,已经是超乎预料的大胜了。
至于逃走了袁绍,对未来有什么影响,他根本不怎么在意。
盩厔之战,袁军二十万百战老兵几乎损失殆尽,充其量能有两三万逃离战场。
这已经可以断定袁绍败局已定。
要知道战争不仅仅倚靠强大的经济实力,还要有能力出众的将领。
更重要的是大量作战经验丰富的中下层军官和底层士兵。
袁绍在盩厔之战中不仅被击败,还丢掉了十几万骨干老卒,这才是他最要命的地方。
袁氏控制的地盘越大,失去老卒带来的后果就越严重。
就像大厦抽走了地基,只要轻轻一推,便立时轰然倒塌。
就算袁绍回到河北,他也很难应付各地蠢蠢欲动的那些地方势力的背叛。
贾成要做的,就是稳固胜果,然后率领部队层层推进。
先收复关中长安,进军弘农洛阳,站在虎牢关上坐看关东群雄内讧爆发。
等到时机成熟,便大军东进,一举扫平中原。
在此期间,他一面甄别俘虏,招降袁绍手下的文武官员;一面令鲍出派出大量细作前往邺城,趁着袁军大败的消息传到邺城,城内人心惶惶之际,将投降自己的官员家属偷偷送回汉中。
至于袁军降卒,他并不打算把他们押回汉中,而是准备拿下关中之后,让这些人从事恢复关中经济的劳作。
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这十几万降卒自然就能适应劳作,成为新关中百姓。
至于挑选其中青壮加入贾成部队,他根本都没想过。
要知道贾军士卒都是在益州百姓中千挑万选择优录取的,大部分中下级军官还要经过军校学习,考核及格才能加入部队。
这和袁军部队组成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在益州,能够加入部队成为贾军士卒,这是一种地位极高的荣誉工作,绝不是其他地方强征入伍,通过战争洗礼存活下来的那些所谓精兵可比。
若是非要比较,贾军中任何一个中下级军官论理论水平,都能超过袁军中校尉以上将领。
说实话,贾成还真就看不上这十几万降卒。
他一向信奉精兵政策,认为兵不在多,只要足够精锐,便能打败任何敌人。
在他心目中,作为野战部队的正规军,人数只要十万左右就足够了。其余如郡兵等地方部队,在将来也都属于裁撤范围,最多挑选一部分转职成衙役、保安等维持地方治安的机构。
只要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除了边军,要那么多消耗国帑的部队做什么。
三日后,贾成留下一万人,令老将黄忠镇守盩厔城看好俘虏,兼任粮草转运使。
自己亲率五万大军,渡过渭水与徐晃汇合,向长安城进发。
......
再说袁绍乔装打扮,假作士卒带着二十几个亲卫逃离小树林,一路向东仓皇逃窜。
走了一日一夜,终于进入长安地界。
袁绍认定长安已经落入徐晃手里,不敢进城,便打算绕城而走。
手下亲卫劝道:“主上,我等身无分文,又无粮草,根本走不回河北。不如卑下寻机进城,用咱们战马换取一些粮食衣物,假扮成流民,或许还能混过关去。”
袁绍不放心,怕亲卫有异心通报城中守卫捉拿自己,迟迟不肯应允。
亲卫急了,悲声道:“卑下兄弟二人皆在亲卫营,兄长在林中随蒋统领为主上引开追兵生死不知,卑下如何敢叛主投敌!主上若是不信,卑下愿以死明志!”
说完抽出刀便要抹脖子自尽。
好在身边几个同僚眼疾手快,七手八脚把他的刀夺了下来,纷纷劝袁绍:“主上,我们这等装束,哪里瞒得过贾军。张五兄弟也是为主上打算啊。”
袁绍自知理亏,但此时他病体未愈,又加上连续骑马狂奔又累又饿,说话都很是费劲。
只好勉强说句:“去...吧,小心...点。”
张五倒也是个中直汉子,对袁绍真是忠心耿耿,二话不说打马便走。
众人躲在一处凹地提心吊胆的等着张五回来。
只是不到一个时辰,便听见战马隆隆,竟似有一支部队向他们冲来。
袁绍大惊,挣扎着骂道:“张五狼子,竟敢引贼兵前来!”
众人也是面面相觑,心道此番难逃一劫了。
袁绍拼力起身,想要上马逃走,怎奈他早已耗光了体力,晃了两晃又倒在地上,悲呼道:“吾命休矣!”
他们正在绝望之中,就见一骑战马飞奔而来,马上之人正是张五。
“主上,大喜啊!大喜!三公子来接您了!”
“啊?!”
袁绍听罢几乎怀疑自己在梦中:“我儿显甫来接我了?他没死?”
他正惊疑不定,随后便见一员年轻小将飞马而来,来到面前纵身下马,疾步上前跪在袁绍身前。
“父亲,孩儿来接您了!”
“尚儿!显甫!真的是你吗?”
袁绍老泪纵横,颤抖着伸出手抚摸儿子脸颊。
“父亲,您受苦了,随孩儿回城吧。”
“回城?”袁绍突然想起什么:“长安没丢?”
听到袁绍的话,袁尚不解的问道:“长安固若金汤,父亲怎会这样说?”
袁绍这时候再愚钝也反应过来了,长安根本没有失陷,这一切都是贾军对付自己的计谋。
“啊呀!贾成小贼,竟敢用计欺我!”
他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狂喷而出,双眼一翻昏了过去。
“父亲!您怎么了?您怎么了?”
见到父亲昏倒,袁尚焦急的大叫,想要唤醒父亲。
好在审配还算清醒,连忙劝道:“三公子,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将主公带回城,令医匠救治为好。”
袁尚无奈点头,令人做了副担架,抬着袁绍赶回长安城。
回城路上,他从袁绍身边亲卫嘴里得知前方大败的消息,这才反应过来此时长安城外贾军大营里只是些佯攻长安的疑兵,敌军主将徐晃早就不在此地,率领主力前后夹击袁军主力去了。
袁尚大恨,令人快马回城,让城中大将文丑出兵攻打城下贾军大营。
文丑接到袁尚命令,也是吃了一惊。
作为袁绍帐下四大名将之一,文丑领命跟着三公子袁尚回援长安,表现的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疏忽。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往日里攻势甚猛的徐晃攻城部队,竟然只是疑兵,据袁尚的说法,对面大营驻扎的部队并不多。
他当然相信袁尚情报的准确性,要不然前方主公大军也不会惨败。
而且这两天零零落落逃回来不少前方部队士卒,在他们口中也证明了这一切。
只是对面徐晃军展现出来的攻击力,以及层出不穷的攻城手段,让他一时不敢相信对面部队人数真的不多吗?
抱着这样的心思,文丑只是派出小股部队出城前去试探。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对面不知何时已经成了一座空空荡荡的空营,往日里看似人来人往的贾军士卒竟然都是一个个外罩军袍的稻草人。
文丑当即下令焚毁贾军大营,并派出部队向西沿路收拢前方退回来的败兵。
等到袁尚把父亲袁绍带回长安,令医匠将他救醒过来,已经又过去了两日。
这两日里,文丑陆陆续续收拢了近两万败兵,并且在败兵口中知道了所有战事细节。
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斥候也带来了最新消息,贾成大军步步紧逼,很快就要兵临长安城下。
袁绍不得不再度撑着病体召集文武商议军情大事。
“沮授、田丰保存实力,故意令疲惫之军外围迎敌,各部将士怨声载道,方最终溃败。主公,我军撤退失利皆因二人之故啊!”
郭图不由分说,上前便将战败的责任推道沮授、田丰两人身上。
逄纪道:“还有高览擅自脱离大军不知去向,恐已降于贾贼。张合不顾断后之责,率先离营北逃,其罪大焉!”
袁绍摆摆手:“张儁乂虽没有断后,但他率军阻击张飞,使我安然渡过渭水。眼下他没有回来,应该已经失陷在渭水南岸,功过相抵,就不要再苛责他了。”
袁绍是亲眼看到张合率军追上来阻击张飞,要没有他拦阻,自己很可能死在张飞手中。
作为一方诸侯,即便他不喜欢张合,但这样的忠勇部将,袁绍是不可能怪罪张合的。
见袁绍这样说,逄纪眼珠一转,跟着郭图将罪责推到沮授、田丰身上。
“主公,张合虽功过相抵,但沮授、田丰罪不可恕,当铢其家族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