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塘边浮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190.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00章 疑点
鲍信好歹是世家出身,从小就受过严格的训练,虽然勇武聪明不如李典,但是胜在经验丰富见多识广;鲍信明白,袁绍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中原,就算刘辩平定天下不负袁绍,袁绍最多也就是在广州做着土皇帝,想要回来,除非天下再次大乱。
鲍信虽然不喜欢刘辩,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有着能力与运气,这是上位者最需要的两样东西,像皇甫嵩、袁绍之流,能力是绝对不缺的,但是没有运气,往往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而刘辩不同,大有当年光武帝刘秀横扫天下的架势,除非那天刘辩的运气用完了,否则就算是六国盟,恐怕也不能让天下再乱起来。
鲍信既然不想跟随袁绍去广州,那么刘辩这边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鲍家的未来,鲍信还是希望能在朝廷立稳脚跟;眼前的李典,在鲍信心中的位置就变得很重要了,这是可以抱团取暖的伙伴,鲍信相信,以自己的资历,可以在李典面前取得主动权。
可是李典的回答出乎意料:“要是无法独自掌控一块地盘,鲍将军,我打算去投奔孙策。兖州回不去了,会稽郡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迟早会被朝廷灭了,江东诸雄,也只有孙策看上去可以成大事。”
鲍信心中暗叹,李典终究年轻,放不开李乾、李整两人的死,心中对刘辩还是有芥蒂的;鲍信劝道:“李典,无需如此,争夺天下,本就是伤亡不计,事情翻盘了,就要把一切放下,你现在去投奔孙策,怎么看都是屈居人下,也失去了将来独领一军的机会;可要是去依靠许昌,皇上一定会给你说得过去的好处。”
李典笑道:“没有豪强和地方的支持,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怎么做都没有用。我为什么没有跟着袁公南下,就是我来江东的时候,带着族人部曲八千多人,我总不能让他们去岭南那个荒凉之地。只要孙策有办法安置,我委屈一点没问题。”
李典摆明了不愿臣服刘辩,否则几千人而已,刘辩想在哪儿安置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就算李典要回老家,估计刘辩都是摆得平的。鲍信晓得李典主意已定,只能回襄阳回报刘辩;鲍信在路上停停走走,到达襄阳的时候,孙策的捷报已经传来,收服了李典,占据了太湖以南的地区,兵锋直逼会稽郡。
刘辩没在意李典的得失,一个小人物而已,在孙策手下更好;刘辩当即命下诏,孙策为安南将军兼会稽太守,统领会稽、鄣郡、宛陵、东安四郡,负责对会稽郡的战事,孙香接替宛陵太守一职。
刘辩晓得历史惯性的作用,不可能全部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改变,尤其是孙策这样强悍的人物,冥冥中自然有他的宿命,只要孙策不想着反叛,拿下会稽郡,刘辩不在乎一个会稽郡。像现在大汉的一个太守都是上马官军下马管民,军阀遍地的情况下,还真不多孙策一个人。
孙策明知道自己督四郡只是象征性的,鄣郡太守严白虎就不会听自己的,会稽郡更是在陈苍头的手中;但是孙策需要这块招牌,让自己在江东显示出不一样的身份,可以与左右督朱治、周瑜评级,至于打仗,孙策相信自己会有合适的机会。
眼看袁绍和李典先后倒戈,孙策的人马已经逼近会稽郡,陈苍头精心设计的会稽布局等于彻底失败,不仅没有让袁绍等人屈服,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反而直接变成了与孙策即将开战的模样。
陈苍头大怒,在议事厅痛斥手下这帮人颟顸无能,贻误大事!话里话外还带着对孙权的不信任,虞翻等人晓得陈苍头就是楚大,唯唯诺诺不敢说话,可是孙权等一批不知道的人,脸上都充满着不服,明明白白写着,你谁啊。
就在陈苍头发完一顿火以后,潘濬回来向虞翻复命,说孙策已经把李典的族人全部移到乌程县安置,孙策的大军已经和李典会合,才算是暂时转移了陈苍头的雷霆之怒,和大伙一起听着潘濬说下去。
潘濬报告道:“孙策现在的实力大不如以前,李术、黄盖都没有回到他的军中,主要是以程普、孙香为大将,张纮、孙静替他处理政务;严白虎虽然不听从孙策的,但是必要的时候,估计还是会出兵增援。”
虞翻颔首道:“这样也有好处,吴郡那边黄忠的军队遭孙策猜忌,只能和陈应走海盐县向我们进攻,这就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可能。”
陈苍头拍案大怒:“这样就万无一失了?袁绍在广州立足后,会不会从南面进攻会稽郡,我们之间的某些人,会不会与刘辩暗中勾结?孙权,你要想办法与孙策联系,说服他不要对会稽郡主动进攻,不要感觉困难,要不是你一口气放弃了丹阳全郡,现在怎么会是这样的局面。”
被陈苍头当着许多外人的面大加斥责,孙权极为不满;无奈虞翻不断地使眼色,想想陈苍头是楚大安排的话语人,权势大自己太多,孙权只好选择隐忍不语。潘濬不屑地看了看孙权,这家伙恐怕还是心里不服,还在想着怎么依靠留在丹阳郡的那些卧底翻身,却不知道,他离开丹阳郡的时候,就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第400章 疑点
一个时辰以后,在城外的一艘木船上,吴奋和潘濬话别:“潘濬,你不怕我骗你?”
潘濬笑道:“我该做的都做完了,剩下的就要看你的了,你要是骗我,那我只能认命。一路上注意安全,不要和孙权的人搅到一起,他们现在恐怕都被孙静挖了出来,就是看上去没暴露,恐怕也没法活动了。”
“尽人事听天命吧,会稽郡这里交给你了,等事情见了分晓,到时候再见。唉,没想到我们还会合作,会稽郡眼下风高浪急,孙策为人强悍,肯定会不停地给你们压力,这其中的分寸很难把握,估计双方都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只是我不明白,楚大为什么选中我?”
吴奋是昨天才知道,楚大请他回到孙策那边做卧底,可以说是百思不得其解;潘濬无奈地说:“因为孙策,以你们的关系和情谊,最起码你身份暴露的那一刻,不会立即死。”
吴奋可是孙策表哥,逃回去就算不受重用,接触一些机密什么应该还是没有问题;一个外行暴露是迟早的事,楚大还是很在乎手下人的生死。吴奋一脸的无奈:“你这哪是在图谋大局,听起来纯粹在尽人事,让人提不起一丝的斗志。”
吴奋在仕途中算是潘濬的前辈,就算对于暗斗这种活不大精通,最起码有一点是知道的,就算是孙策,在吃了孙权一次亏以后,真的是不会像以前那样信任别人,自己去,兴许一到,孙策就不相信自己,那样最好,就当是一家人团聚。至于潘濬的什么大计,那就见鬼去吧。
潘濬讪笑道:“吴奋你就是太着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你根本不具备做大事的条件,你要清楚,青铜司无处不在,兴许你刚刚回去,就被那帮讨厌的家伙盯上了。”
“怕我泄密?”吴奋调侃了一句,正色说道:“既然知道,还叫我去送死,你们是为了削弱孙权的权力吧?没指望我真的能做成什么,是不是?”
潘濬大笑道:“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跟吴将军说透,既然你想到了,我也不藏着掖着,孙权这个人大才,楚大对他是欣赏有加,不过这个人太狡猾,让楚大有些不安心。现在会稽郡的情况你也知道,总共就这么多,各地的豪门都想分一杯羹,楚大怕自家人为此起了不必要的冲突;要是地方足够大,这次我们何必去得罪袁绍呢?”
吴奋听懂了,楚大现在无法让孙权展翅高飞,就希望孙权能低调做人,可是楚大不敢确定孙权是不是会这么听话,只能采取一些小手段。而自己,说白了,就是楚大压根没放在眼里,让自己离开,能做出点成绩最好,要是自己开了小差,楚大和潘濬就当做点善事,放自己一条生路。
几乎与此同时,孙权和虞翻召开联合会议,布置针对孙策的行动;虞翻铁青着脸:“诸位,袁绍选择了去广州,是我们这帮人耻辱,当时要是直接如此设计,恐怕袁绍依旧站在我们这边!”
只是会场上无人应和,这样的事那是自己这些小喽啰可以操办的,就算失误,也是虞翻你们这个等级的人失误。抱着这样的心态,再加上虞翻与孙权现在不一样的地位,两边的人都没心思参加什么讨论,从头到尾,下面的人都是在看孙权和虞翻两个人说话。
会上的冷场,几乎一直延续到会议结束,虞翻只能在会后把孙权单独留了下来,说道:“孙将军,虽然陈将军心有不甘,但是对袁绍已经是鞭长莫及,面对孙策的大军,我们也要以避锋芒。当务之急是如何与孙策打成一个默契……”
孙权不得不承认虞翻的话是对的,现在的局势,大哥孙策的可怕不是多能打,而是孙策要是不断进军,会把会稽郡的兵力拖垮。一旦到了那样的地步,刘辩在江东的各路大军肯定不会旁观,到时候压上来,会稽郡就不知道能不能抵挡得住。
孙权颔首说:“我们需要情报,只是我原来的关系都在丹阳郡,要不然问我师傅那边看看。”
孙权说的是于吉,虞翻冷笑道:“你不知道吗?投奔袁绍的五路宗帅,都是你师傅的信徒,明摆着他和袁绍达成了默契,还会继续帮你?孙权,现在最关键的是,让你的人混到周瑜、黄忠那些人的手下去,只有在他们那里,才能获得机密。”
虞翻心中更关心的是霍笃那个屯田营,他们在进行什么样的行动,霍笃的屯田校尉职务并不起眼,为人处世低调,但是看看和他搭档的刘辟就能明白,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刘辩本是黄巾军,率领一万多人投奔刘辩,跟随刘辩多年,做过一方都尉,也做过黄忠的副将,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是霍笃的副手?只能说刘辩安排的这件事太过重要,却又不想引人注目,霍笃做主,只不过是降低关注度的一个手段。
可惜的是孙权,现在对这个完全没有兴趣,还沉浸在自己能从会稽郡分多少羹的情结上,和虞翻说了半天,附和的不少,赞同的不少,就是想一起做的事情没有。以至于孙权离开的时候,两人竟然都没有一个像样的行动计划。
虞翻现在期待的,只能是陆绩,陆绩表面上是袁绍手下的官员,后来跟着顾雍留在了吴郡,陆家正是受重视的时候,陆绩在吴郡做了一名从事,加上与顾雍的关系,可以接触到海量的情报;而事实上,陆绩是六国盟的人家,是陈苍头亲自出面接纳的人,远比孙权更加重要。
陆绩原本可以直接来会稽郡,可是听说陆逊在益州得意,陆绩决定牺牲自己,成为孙楚大隐形谍报网中神秘而重要的一环。除了陈苍头,包括虞翻,谁都没有让他效命的资格!只是陈苍头已经不能亲入险地,联系的任务就交给了虞翻。
虞翻并不需要去吴县,只是派人去吴县,在一家布店挂出了收购绿色布的告示,陆绩便明白,会稽郡这边需要情报;陈苍头担心陆绩为情报暴露身份,所以特地制定了这样的联系方式,就是避免陆绩为了某一件情报去冒险。
接到消息,陆绩无声的笑了:如果他没有猜错,楚大是开始担心会稽郡的战事了,孙策那头猛虎是不会甘心停步不前的,目前孙策在江东的身份排在朱治和周瑜的后面,要是算上整体实力,孙策甚至比不上顾雍和黄忠的联手,为了整个战事和自己的前程,孙策一定会想尽办法打进会稽郡。
陆绩决定自己想办法打开缺口,策划了一个计划,以追究孙策当初攻打庐江郡的仇恨为借口,搜集孙策及相关各部的资料,就算事情泄露了,一口咬死为了报仇,把陆儁和陆逊拖进来,大不了就是不做官了,没有什么危险的可能。
至于孙策的具体计划,陆绩晓得自己不可能知道,也不感兴趣,更不会去引火烧身。陆绩虽然不服气陆儁两人现在的春风得意,但是也晓得,陆家的人都是希望刘辩能赢,陆逊二十二岁就出任江州都督,将来前程的远大,肯定是在陆康之上。对于陆绩,陆家的老人更希望陆绩能在名士的路上超过顾雍。
陆绩没想到的是,青铜司对于各地豪门也在搜集资料,陆绩的举动虽然没有什么破绽,但还是会定期编写在卷宗中。吴州青铜使刘晔在这些卷宗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陆绩每天上班的走法有问题,绕路了;要是陆绩是外地人,一开始十天半个月绕路,那也没什么,但是陆绩可是吴县人,从袁绍时期开始,一两年都绕路走,那就是问题了。
刘晔很清楚,那时候要防范袁绍的不仅有朝廷这边,还有楚大、于吉这些人,陆绩很随意出入于吉的道观,与于吉的信徒来往,那么陆绩要隐瞒的就是与六国盟的关系。有点意思,刘晔不禁微笑起来,看起来那个楚大还是有能力的,之所以吃了刘辩一个大亏,说到底,还是六国盟内部出了细作的原因。
刘晔对自己与陆绩接下来的游戏很有信心,陆绩没有丝毫的破绽,自然也不会在意到底有没有人对他怎么样,自己只需要到陆绩上下班的路上,去慢慢琢磨陆绩到底为了什么?刘晔穿了便衣,一个人跑到太守府不远处,然后顺着陆绩的道路,一步步慢慢走过去,顺便看街道两边的风景和店铺。陆绩很有名士的派头,不是走着去上班,坐的是马车,只不过是江南的运输马,自然也不会随意停下来和某个人说话。
那么,陆绩沿途看的就是一个信号,与青铜司的手法应该差不多,刘晔一步步走过去,自然把每家店铺都看得很清楚;刘晔耳朵里听着不同的口音,猛然飘来几句会稽郡那边的方言,原来是一家卖黄酒的酒坊,门口两个女子正在聊天,一个三十多岁,一个十七八岁。
刘晔信步走过去,问三十多岁的女子:“大姐,你是会稽郡的吧,这酒坊……”
那个女子也就是寻常女子,看刘晔神采斐然,笑着说:“客官是要买黄酒吧,真的是好眼力,我们就是会稽郡的,正宗的女儿红和花雕酒。看客官年纪,应该还没有女儿出嫁,难道是妹妹?”
刘晔微笑摇头说:“我买花雕酒,能否看看酒色?”
“请,客官请。”眼看着生意上门,两个女子殷勤地把刘晔让进店里,一边介绍自家的好酒,一边攀谈;刘晔要了四坛酒,先付了定金,顺口问道:“你们远在吴郡,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