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作者:南无臭蛋 | 分类:历史 | 字数:263.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55章 二将争功
在孟知祥养病的这几天里,发生了一件小事,孟知祥显然并不知情,否则就不会这么草率和天真了。
李仁罕奉命从遂州来梓州,赵廷隐远接高迎,特意从梓州赶到板桥(今四川省三台县东南)迎接。没想到,二人却发生了不愉快。
有道是,人心歹,狗不吃。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赵廷隐远接高迎,本来是想向李仁罕表示恭敬,因为李仁罕的职位一直在赵廷隐之上。然而他的这个举动却被李仁罕误解,二人一见面就掐了起来。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两川战争中,赵廷隐在北部战场,跟朝廷主力大军石敬瑭作战,把石敬瑭牵制在剑门关,之后又攻陷了利州;李仁罕则在南部战场,一口气打到夔州。
如果单就两川战争论功行赏的话,李仁罕功居第一。
而在紧随其后爆发的两川内战中,镇守遂州的李仁罕却没来得及参与,成了看客。与此同时,赵廷隐大放异彩,从鸡踪桥一路追杀董璋,直至拿下梓州,献上董璋父子的人头。
如果单就两川内战论功行赏的话,赵廷隐功居第一。
李仁罕不服。
因为赵廷隐的这份“功居第一”水分太大,“鸡踪桥之役”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主公孟知祥是亲临现场的战役总指挥,而且董璋是被内部叛徒所杀,梓州也是被叛徒主动献城投降的,别说是赵廷隐了,换条狗也照样能坐拥收城之功。
赵廷隐,你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李仁罕严重不服。
赵廷隐的远接高迎,在李仁罕看来,就是赵廷隐故意摆出主人姿态,梓州的主人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故意给他来个下马威。
我李仁罕才应该是东川节度使,我来梓州,不是做客,而是回家。用得着你远接高迎?轮的着你跟我客气?
按照惯例、礼数,李仁罕该对新取得胜利的赵廷隐表示恭喜,当面称赞一下他的丰功伟绩,“老赵威武霸气!”而赵廷隐则要表示谦虚,“全赖主公英明神武,将士用心,我有何功。”
结果李仁罕不但没有称赞赵廷隐的功劳,反而摆出“老领导”的姿态,对赵廷隐横挑鼻子竖挑眼,从头骂到脚。
赵廷隐大怒。二人就此结下梁子。
孟知祥对这件事毫不知情。
孟知祥把两位爱将叫到身边,也没注意到二人脸上的不自然和敌意。
“二位将军,谁愿帮我镇守此地啊?”
李仁罕的脸上愤愤不平,语气也带着十万个不服,“主公就算让我再回去当蜀州刺史,也未尝不可。”话里有话,夹枪带棒。
孟知祥颇感意外,心说好好的,干嘛跟我撂挑子啊,我招你惹你了?
再扭脸一看赵廷隐,只见赵廷隐满面含嗔带怒,一语不发。
前不久拿下利州昭武军时,赵廷隐就主动把利州昭武军节度使的位置让给副将李肇,孟知祥点名表扬赵廷隐的高风亮节。没想到这一次赵廷隐不再相让。
两位将领当场争功,争抢东川节度,这与孟知祥的设计南辕北辙。
巨大的落差让孟知祥非常尴尬,而他也没有做好相应预案,不知该如何处理。只好先把众将官都打发出去,然后让李昊准备一份空白的委任状,打算一会儿让全体将领在二人之间投票。
李昊不赞成这种方法,认为在如今的情况下,搞所谓的民主投票,只会深化矛盾,很容易由两位将领的矛盾延伸成两个派系的敌对。然后举出朱温、李存勖的例子,这两位开国君主在登基称帝前,都身兼四镇,建议孟知祥自己兼任东川节度使。
孟知祥拿不定主意,李昊便建议他暂且搁置东川归属问题,返回成都跟大谋士赵季良商量。
孟知祥随即命李仁罕返回遂州,命赵廷隐留在梓州当巡检,然后命李昊暂代东川事务。
李昊坚辞不受,说两只猛虎争夺梓州,我可不敢卷入其中,请允许我回成都。孟知祥无奈,只好带着李昊一起回成都。
孟知祥失望而又落寞地对李昊说:“没想到得到东川后,我的麻烦更大!这才几天呀,李仁罕给我写了七封信,反复强调一个问题,‘主公您最好亲自兼任东川,否则众将不服’,明摆着,话的意思是‘赵廷隐镇东川,众将不服’,怎么着,还拿兵变要挟我吗?”
“赵廷隐呢?”
“也不省心!赵廷隐说他原本不敢奢望东川,但因李仁罕非要争夺,不留情面,所以才跟他赌气争夺。”
“那您打算怎么办?”
孟知祥做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阆州新设保宁军,划拨果、蓬、渠、开四州为属州,让赵廷隐做节度使,而自己兼领东川。
这样以来,东川没得争了,而且保宁军与东川一样,都是下辖五州,赵廷隐也保住了面子。
李昊把这个决策告诉赵廷隐,赵廷隐仍然愤愤不平,虽然辖州数量相等,土地面积相差无几,但十八线小县城的一套房能跟北上广深的一套房相提并论吗?赵廷隐要求与李仁罕决斗,一对一单挑,活着的那个当东川节度使。
李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反复劝说,终于使赵廷隐接受了阆州保宁军留后的任命。东川之争暂告一段落。
赵季良率文武官员劝进,请求孟知祥称王,并且使用天子名义发布诏书。被孟知祥拒绝。
孟知祥没有公开称王,却已经行割据之实,在吞并东川后,没有恳请中央朝廷派遣官员,而是自行任命官员,还擅自进行了行政划分(阆州保宁军)。这就在后唐中央引起了轩然大波。
早在两川爆发内战之初,山南西道节度使王思同就秘密奏报中央,意思是要伺机坐收渔利。李嗣源也真的调派大军前往两川边境,名为帮助孟知祥,实则欲坐山观虎斗,找机会下手。没想到孟知祥四天吞东川,李嗣源的中央军根本来不及任何反应。
所以才有了上文中,孟知祥得意洋洋地向中央“报喜”,秀肌肉,故意恶心李嗣源。
孟知祥割据两川,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李嗣源也及时调整态度,委曲求全,承认孟知祥对两川的绝对权威,向其示好。
李嗣源派李存环(李克宁之子,孟知祥的外甥)出访成都,希望孟知祥能坚守臣子的道义,保住家族世代忠臣的美名。
孟知祥眼含热泪,下跪接受诏书,并向朝廷表达了悔过之意,声称要世世代代永为大唐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