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铁甲军
作者:家家哥 | 分类:历史 | 字数:89.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十八章 新官上任
李碾子激动的不停的拱手,没想到会有如此丰厚的奖励,其实昨天救人的时候许多人都看到了,几个小朋友在河边调皮,有个小孩子不小心滑到了冰面上,天气刚刚冷,冰层很薄,孩子瞬间就掉水里了。
河水不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的,这个时候李碾子过去砸开了冰层,救出了孩子,值得表扬。柴林一贯不喜放空炮画大饼的表扬方式,整天唱高调,回头谁还理你?
“谢谢大人,谢谢各位。”李碾子激动的语无伦次。
柴林把奖章给李碾子戴上,说:“东西太多,我明日安排车马送到你家去,同时还会安排你的妻子进行短暂的养猪学习,以后你的家人每年过年都有猪肉吃啦。”
“谢谢,谢谢。”李碾子眼含热泪。
这是诚心的感谢,北宋末年百姓生活艰难,尤其是李碾子家五个孩子,大的才十多岁,小的四五岁。父母年龄还大了,自己和妻子根本无力养活孩子。现在好了,自己参加了乡兵,孩子满六岁就可以到学堂免费读书,还管中午饭,现在又给了这么的粮食和小猪。
其他的还要一些优秀训练奖励,当然也不都是奖励的钱,也有奖励一只鸡腿做加餐之类的。
奖励完,柴勇气势汹汹的上台了,说:“昨日早晨越野跑,有人弄虚作假,为了少背分量,水壶空的,背囊内只装了被子,其他物资都没装。赵小兵,上台来。”
这乡兵年纪不大,刚十八岁,身材偏瘦,脸羞的通红。
“说说,为什么不按规定背负装备?”柴勇问。
赵小兵说:“我感觉今天不渴所以就没有装水,感觉今天没雨,所以就没装雨布,感觉不用备用鞋子,所以就没有装鞋子。我现在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我认罚,没有听从指挥。”
“好,你下去吧,第一次批评教育,你们的都头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带这么多装备。第二次就要打鞭子,第三次就要开革了,希望你能改过自新。”
“我保证,绝对不会有第二次了。”赵小兵留着泪说。
这小伙是不错,可就是有些小聪明,爱抖机灵,柴林打算把他调到柴猛的侦察营去。
赏罚严明是一个队伍最基本的,军队作战不同于山贼流民,讲究团队协调,如果不能严明赏罚奖励,队伍一多那就没办法指挥了。
在这一点上,诸位将领还是非常敬佩柴林的,有功必奖,有过必罚。
第二日中午,柴林就接到了府衙发来的任命书和服装腰牌。
柴林在中军大帐,召集了各位将领议事。
柴林把府衙的公文展示给大家看了,说:“府衙公文,任命我为沧州缉捕使,各位有什么意见,我是去,还是不去?”
叮,系统提示:
保一方平安,保一方净土,才是真正为了百姓。成为缉捕使,三月破案大案十起,即可获得全自动高炉炼钢系统一套,神秘白银礼袋一个。
柴林顿时眼前发黑,正准备炼钢就要奖励全自动炼钢高炉,这系统真是亲人啊。
武松第一个发言,说:“这个职务和县衙里的都头有什么不同?”
“这个还真被二郎问住了,两者职权相似,缉捕使身份更高一点,直接听命于知府,专门破获一些疑难案件,为百姓创造安宁的生活环境。”柴林解释说。
武松道:“我支持哥哥去,这段时间哥哥的所作所为我都看的清清楚楚,每一件都是为了百姓,做了这个职务,多为沧州的百姓做几件好事也是好的。”
林冲说:“别的我倒是不担心,只是哥哥每天训练强度是普通士兵的二到三倍,又要处理乡兵、还得经营庄上的生意,现在又多了个职务,就怕太累,累坏了身体。”
阮小七笑道:“只要哥哥不做个坏官,我小七一万个支持。”
柴林想了想,说:“万事开头难,不过乡兵有大家支持很快就走上正轨,生意有管家和各掌柜主持,我所负责的不过大方向。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明天就上任去了,着二郎、小七左右跟随,有需要我批复的文件每日通过柴猛随时传递。”
“是。”众人道。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柴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缉捕使这个主管刑事案件的职务还是很忙的,只是到了北宋末年,各项制度都不行了。
翌日一早,天蒙蒙亮。
乡兵们起床正洗漱,柴林、武松、阮小七一行三人搭乘四海车行的马车,赶奔沧州城,一路两次换马,这速度哗哗的,一百多里地,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阮小七下了马车,按着肚子说:“这一路跑啊,快把我颠簸吐了。”
柴林笑道:“你这水里的好汉,乘船不晕,怎么坐车还晕车。”
阮小七笑道:“不是没坐过马车,是没坐过这么快的马车,一路这顿跑啊。”
“哈哈哈,这才到哪。马匹都是小跑的,八百里加急的时候马往死里跑,那才叫快。”柴林说。
一行人在东城门里车站就下了车,缉捕使衙门距离此地还有五六里地呢,三人准备走过去。
刚好旁边有个路边早餐的摊位,一对中年夫妇卖在炸油条呢,歪歪扭扭的写了个招牌:油条、豆腐脑、茶叶蛋。
柴林道:“二郎、小七,这里油条豆浆,咱们吃点再走如何。”
“正饿呢,咱们吃。”武松说。
三人拿了凳子坐在桌边,要了三碗豆腐脑,十几个油条,几个茶叶蛋,开始吃早餐。风味还不错,三人吃的津津有味。
没一会儿桌上食物就给清理干净了,柴林担心武松吃不饱,又给他要了一些。
这个时候前面不远处突然传来吵闹声,四个大汉正和一个书生吵架呢。
就听那为首的大汉说话声音很大,说:“快来看啊,这个书生不讲理啊,自己说还是个秀才,搬家不给钱啊。”
书生也不含糊,说:“大家不要听他的,我原本从南门处租住房子,现在从这买了房子,所以雇佣了他们四个搬家过来,大件小件一共拉了三车。讲好了价格三百五十文,到地方现在找我要三贯钱,你们说说哪里有这种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