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作者:三千年大懒神 | 分类: | 字数:41.6万

第一百八十一章 贡院题联

书名: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作者:三千年大懒神 字数:2188 更新时间:2024-10-30 22:09:23

人也杀了家也抄了,南京行程就该告一段落了,紧接着就要去苏州了。

“何公公,这是八十万两,劳烦交给陛下吧。”王奇啜一口热茶,笑着道。

抄家所得一百二十万两,王奇笑纳二十万,何太监跟张鏊一人十万。

至于让何太监转交,那也是走“朝廷程序”。

“王钦差年少有为啊。”何绶夸赞了几句,又随口道:“今日就要走了?”

王奇无奈道:“苏州恶少案要早些了结,估计那里还有几十个呢。”

何绶颔首道:“王钦差若是有需要,杂家一定帮忙。”

说完就一副深情的模样。

“到时候还得麻烦公公了。”王奇佯装笑意,感激道。

你这太监贪生怕死、好逸恶劳,只想抱着南京镇守太监位置退休,咱是指靠不上你了。

何绶随口道:“杂家要去江南贡院巡视,不如一起?王钦差最近的举措很得士子心意啊。”

“哦?”王奇笑道:“那就麻烦公公了。”

前段时间辱骂孔家被天下士子痛恨,如今有机会自然要挽回一些好感度。

毕竟江南贡院是国朝最大的科举考场,自己前身乡试也在这里参加过。

……

脂粉与文章之间就隔了一座文德桥。

南京夫子庙一带为科举重地,江南贡院就在这里;对岸则是名冠江南的秦淮河酒肆勾栏场所。

妓女可有风骨,文人也可无道德。

一边是儒家正统提倡仁义礼智信;一边是烟花风月鼓励及时行乐。

到底是先有学校还是先有黑网吧?王奇真搞不清楚…

众人在姚家巷喝了几碗莲子赤豆粥,这可是江南最有特色最美味的稀粥,王奇感叹没有外卖服务,苏南若可是最馋极了。

什么时候搞个饿了么?我在明朝送外卖。

吃完就敲锣打鼓举牌子沿着西街走,今日天公作美,下起了细雨。

士子撑着油纸伞拥着仕女,伏着身子吻下去……

“杂家没那玩意,可最羡慕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何绶见此情景轻声笑道。

王奇吟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是这个理。”何绶抚掌而笑。

众人来到贡院前,四周建有两重围墙,上面布满荆棘,这是以防考生夹带作弊,故世人又称其为“棘围”。

现下恰逢大儒讲经学,江南士子书生皆来贡院聆听,倒也热闹非凡。

留守贡院的训导教谕都在院门前等候,许多士子也想瞧瞧传说中的王进之王钦差。

“下官(晚生)拜见钦差大人。”

王奇一下轿子,儒生士子皆作揖行礼。

至于太监何绶,就被忽视了,王钦差再可恨也是文人,阉人就滚远点。

“各位免礼,本官是来看看科举圣地,遥想五年前,本官在这里侥幸中举,那青葱岁月真让人怀念。”

王奇摇头追思,不时用袖子擦拭眼眶,深情款款。

有人觉得怪异,钦差你才二十多岁,搞得像七老八十的致仕官员一样。

更多士子则是深有同感,咱都是江南贡院走出去的啊。

钦差大人不忘旧里,吾等亦如是。

“杂家带王钦差到处走走。”何绶也腻歪这人不要脸,开口道。

王奇笑着点头。

先到了明宇楼,这是贡院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层作四方形,飞檐出甍,四面皆窗,嘉靖十三年建造而成的。

何绶派遣太监兵士去检查明宇楼内的安全状况,这是他的任务,每年年底的时候都要巡视贡院,还要代表嘉靖帝慰问一下士子。

“慎终追远,明德而归厚矣。”王奇看着明宇楼暗自欷歔。

尾随在后面的士子有人胆大问:“钦差大人,可否赋诗一首?”

“对啊,钦差大人诗才名传大江南北。”许多士子附和。

王奇摆手谦虚道:“本官就不在先贤地班门弄斧了。”

“除了大人谁有资格呢。”众人不依道,一些教谕训导也凑热闹。

何绶打趣笑道:“王钦差就来一首吧,好久没新诗出炉了。”

这还怎么推辞,王奇颔首道:“本官就献丑了。”

微微挪步思索,众人只见钦差大人浑身气势磅礴,丝毫没有刚刚的内敛。

王奇高声吟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好!”

“大人好诗啊!”

“这就是大诗人该有的自信!”

众人皆发自内心称赞,前人虽然伟大,后人也不是不能超越。

只要敢想敢做梦……

一个训导手持笔墨宣旨,恭敬道:“可否请大人写下来。”

留名的事王奇自然不会拒绝,一挥而就写下来。

训导把钦差大人的稿纸送进藏书馆,以待士子观摩。

“大人,可否移步至公堂碑刻?”有训导拍马屁道。

“这不合适吧?”王奇迟疑道,眼神瞄着士子。

果然大部分士子觉着不妥,写首诗怎么能碑刻下来呢?在贡院至公堂外匾额雕刻可是文人极高的荣耀。

考生经过至公堂都会停下来观摩片刻,那钦差大人的影响力就会蹭蹭往上涨。

“杂家觉得行,钦差大人的才学是公认的,有何不妥?”何绶也递上人情,应和道。

王奇略带羞涩道:“那本官只能从命了。”

又低声问:“你是?”

那训导激动道:“下官名唤刘昂,也是真定籍人士。”

王奇笑着点头,回去就给他谋个好职位,这马屁拍得让本官舒坦。

这可是能千古留名的美事,谁不在意。

众人一齐来到至公堂,衙役搬着牌匾,工匠拿着刻刀墨水在一旁候着。

“刻上这首诗。”刘昂吩咐下去。

“慢着。”王奇顿了顿,道:“就一句对联吧。”

“哦,王钦差可有圣言警句?”何绶提醒道,别太过分了,这可不是随便什么话都能挂上去的。

王奇转头看向后面士子,高声道:“尔等皆有栋梁之材,本官厚颜提一对联警示大家,希望大家以后做官都能为国为民。”

“我等洗耳恭听。”书生们毕恭毕敬道,神色带着好奇。

王奇慢悠悠道:

“*******,”

“*******。”

“吾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