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走出的大佬
作者:一根撬棍 | 分类:都市 | 字数:68.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七十八章 助学的意义
第178章 助学的意义
“哦哦,你们是帮我们建学校的啊。”白丽听了这话,兴奋的脑袋后面的长辫子都甩动起来了。
“这样吧,我给你们带路。”这姑娘说着,转身走在众人前侧,就要给几人带路。
“不用,不用,我们自己能找到地方。”金振恩瞧着白丽笑眯眯的眼睛和两颊的小酒窝,心脏砰砰跳了一下,感觉喉头发紧,不争气的咽起了口水。
“没事,没事,我也是闲着。”白丽大概是听了几人要帮着建学校,这会对几人是一点防备心也没有了,看那样子倒像是见着老朋友似的露着亲近。
“正好,我们也想跟白老师打听打听情况,那就麻烦白老师了。”孟潇上前挽住了白丽的胳膊,这姑娘浑身一僵,红着脸说了几声“不麻烦,不麻烦。”
两个姑娘走在前面,三个男的走在后面,张强发现金振恩眼睛总是不经意的瞄一瞄白老师,走路都有点僵硬了,不由偷偷笑了笑。
男人的情谊可能需要一起喝上一顿酒,可能需要一块抽上一支烟,女人的情谊可能只需要说上几句话。
也就几句话的功夫,前面的孟潇和白丽就已经开始互称姐妹了。
三人也就安静走路,竖着耳朵听前面两人的对话。
也不知道这姑娘是个直肠子还是心思太过单纯,走路的功夫,不光把村里的情况说的明明白白,连着自己家里的情况也说了个底朝天。
白家井村有两百来户人家,村子分了上下两个队,但根上都是一个姓。也不知道哪一代祖宗到了这里打了一口井然后安了家,几百年开枝散叶,也就形成了如今的白家井村,村民的来源大概就是因为姓氏和那一口养育了祖祖辈辈的老井。
可惜这井水也不知道是用的年成久了还是什么原因,这些年倒是出水越来越少了,三五天都打不上来一桶水。
白家井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小学,全村上学的孩子都在这个学校,以前大家不爱送孩子们去读书,这些天换了个新村长,说是谁家不给小孩子上学以后修路、挖窖什么的就不给记工分,学校里的孩子这才多了起来。
孩子们多了教室就不够用了,书本课桌什么的也不够用了,连着老师也不够用了。原来学校里只有一个白老师,也就是白校长白敬祖,前些年找了白宗明,今年又招了白丽,这才勉强转开了。
七八年前村里有人去市上县上打工,一个人赚的钱比几家子在地里劳累一年还赚的多,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跑出去打工去了,家里面大多只留了老人和小孩,所以开春了地里才看不见几个人。
白丽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本来也要出去打工的,可耐不住老校长也就是她爸的软磨硬泡,愣是被喊回村里当了老师。
“你不爱当老师吗?”孟潇听着白丽是被老校长硬留下来的,也便问了一句。
“我们这地方又偏又穷,喝个水半缸子土半缸子水,大家都想着逃出去呢。我那是听着我爸的话,拼命读书想要考个外地的大学,可惜成绩不好没考上大学,也就不情不愿的被我爸拉着当了老师。”
“当了老师以后,倒是感觉没那么想跑出去了。其实现在村里的小孩子愿意读书,还是家里村里出去打工的吃了没文化的亏,这才让孩子们好好读书的,不然就那几个公分,大多数人已经不怎么在意了。”
“你就一直在村里当老师吗?”金振华插了一句。
“噢,我也不知道,去了外面我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其实每天教孩子们读书也挺好的,我就想着好好教他们读书,让他们考上大学,以后走出去了也能好过些。”白丽回头看了一眼金振华,认真解释了一句。
“哦。”金振华不再做声。
“我们到了。”说话的功夫,几人已经走到了汽车跟前。
“白老师,那我们走了,以后来金城了找我们玩。”孟潇拉着白丽的手告别。
“……”金振华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一句“白老师再见。”
白丽笑着看着几人上车,笑着摆手送车子离开,等着车子转过了弯,才蹦蹦跳跳的又往学校赶,再不赶就要放学了。
“振华,你这是动心了?”车子走了一截,瞧着副驾的金振华盯着后视镜发呆,张强笑着开玩笑。
“哪有,哪有。”金振华瞬间红了脸,连忙辩驳。
“哈哈……”瞧着金振华红的像是涂了一层粉的脸,开车的郭兵都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白丽这姑娘还是很不错的,人长得攒劲,性格也好,也上过高中。”孟潇和张强对视一眼,也夸起了白丽。
其实几人对这姑娘观感都挺不错,孟潇说的也是实话。
“嘿嘿……”金振华听了这话倒是比夸自个还高兴,终究没忍住嘿嘿笑出了声。
……
“这一趟没白来啊,都不知道以前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开了几句玩笑,几人开始回顾这一趟的收获。
“是啊,白丽说他们喝的窖水,里面不但有牛羊鸡粪,有时还有青蛙蝌蚪什么的,吊一桶水上来晒一天太阳才敢烧着喝。”孟潇光是想想都有点反胃。
“还真是只有更穷更苦,没有最穷最苦。以前我觉得去沟里驮水就听辛苦,后来看着有些地方得花两个小时打水,觉得很苦,现在瞧着他们喝窖水,才发现更苦。”张强觉得村里已经算是缺水的了,可窖水也只有浇菜饮牲口的时候才用,毕竟那里面真的是枯枝烂叶、牛羊粪甚至乱七八糟的虫子确实挺多。
“怪不得说年轻人都跑出去了,只要有机会,我觉得是个人可能都得跑。”金振华也有些感慨。
“这就证明我们做的助学项目确实有意义,教育上去了,他们才能真正改变命运。要不然年轻人就算出去了,大多也还是跟我之前一样,一辈子子工地上搬砖干体力活,虽然说赚的钱多了,可还是一样的辛苦。”
“嗯,知识改变命运。”金振华认真的点了点头,更坚定了做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