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骗局局中局

作者:麦腻腻 | 分类:历史 | 字数:134.6万

第三零八章 舌战群儒 13

书名:骗局局中局 作者:麦腻腻 字数:2120 更新时间:2025-01-24 02:10:29

麦高听他所言便知自己此前的连番引导已然达成目的,便顺势笑着道“陈先生怕是有些太过于轻视伦理道义之能了。”

陈开义正言辞地道“在下以为若无律法天下必然大乱,但若只伦理道义有所欠缺,单凭律法管束,却也可保世道安稳。”

麦高却是摇头反驳道“陈先生此言差异,不如本官与你探讨几处,本官于此事的浅见可好。”

陈开镇定自若地道“大人请。”

麦高早已有所准备,也不迟疑,直接问道“陈先生以为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靠的是律法还是伦理道义。”

陈开略一迟疑,便应道“自然是律法,正因为律法严明,才致世风清正,令百姓安乐。”

麦高却是笑着摇头道“本官却是以为,律法的确可以令为恶之人心生畏惧,鸡鸣狗盗之辈销声匿迹,以正风气,使朝廷治下安稳。但若是想要让百姓谦和礼让,济弱扶倾,似乎我大通并没有这条律法,不如请陈先生为本官解惑。”

陈开沉吟半晌才道“这,的确是因着伦理道义才会使百姓存心养性,但百姓只需遵从律法行事,仁善与否却不足以动摇国本,故而绝不会如麦大人所讲那般危言耸听。”

麦高闻言有些失笑,“陈先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在座诸位都懂,世道清明不仅仅基于法度是否严明,更在于百姓们对于朝廷国家的归属和认同。”

“简单来讲,就单论我等,是乐于生活在伯埙仲篪的家族中,还是甘愿陷入兄弟阋墙的窘境,何况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必然就会导致族人对于家族的态度大相径庭。若逢家族蒙难,和睦之家遇事必是会阖家一心,总能渡过难关;但勃谿之家,多半是人人各扫门前雪,最终难免落个分崩离析的下场。于家如此,于国亦然,陈先生以为本官所言可有几分道理。”

陈开静默不语,似是一时间想不出适合的反驳之言,麦高也不待他开口辩解,继续又道“既然陈先生以为百姓的德行或许不会动摇国本,那我等就不妨说说官员,能令官员德才兼备,用贤任能,材优干济,善治善能,靠的又是什么呢。”

闻此,陈开毫不犹豫地应道“必然是律法,正因为我大通律法严明,百官才更为廉洁奉公,但凡贪赃枉法,断狱不公,听讼不审,惨酷用刑之举皆因畏于律法,不敢轻涉,莫非麦大人还对此有所质疑不成。”

麦高负手而立,淡然地侃侃而谈,“律法只会让官员不敢轻易徇私舞弊,中饱私囊,却未必就能让官员变成治世之能臣,本官私以为,官员不能单凭简单的好坏一概而论,倒可将官员分为几种,便是清流、酷吏、循吏、能吏、以及庸吏。”

“清流自是那些行事做派清正廉洁,最是痛恨贪官污吏,品性刚直不阿的官员,但他们往往却是书生意气颇重,虽说品行端方,但能否造福一方,却还要看他们自身的才能如何,此类官员可算是绝不会触犯律法的表率,但算不算得上是好官却要因人而异。”

“而本官所言的酷吏,并非是指残暴不仁的官员,而是那些偏爱用严刑峻法的官吏,他们往往铁面无私,执法严格,且品性正直,但因着用法主张严峻,虽也为官清廉,但因过于严厉苛责,反倒容易引起同僚及下属的诟病,更是多被冠以不仁之名,但平心而论,之于百姓倒也算是公正严明的好官。”

“而所谓循吏,则是那些做事谨慎有度,才能兼备的官员。他们却与清流不同,清流官员往往只在乎对错,诸事在他们眼中非黑即白,只需遵从本心做出抉择即可,却从未曾想过对结果负责。而循吏则不同,他们勇于任事,却更为圆融,懂得妥协退让,却坚持理想。遇事自有章法,总能圆满解决各种难题。”

“循吏因着更善于审时度势,且多不会同现实正面相抗,故而不一定个个都是廉洁之人,他们或许会工于谋国,拙于谋身,难免私德有失,但却能福泽百姓,令一方受益,在大节上倒也不失为好官,却往往争议颇多,偶尔说不得也会触犯律法。”

“至于能吏,便是指那些娴于吏道,最是善于规避法令,解决棘手难题,善于变革维新,推动政局的官员。他们大多身居要职,且才能过人,但正因其位高权重,面临的诱惑自然也就不少,故而其中自是既有坚守底线的廉洁之人,也必然会有贪官,虽是触犯了律法,但其功绩却不可磨灭,这类官员之于百姓是福是祸,单看各人见仁见智了。”

“但本官以为,若是百姓们遇到的是刚刚谈及的这四类官员,多半也还算得上是件好事,最怕的除了贪官污吏,还有一种便是庸吏。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正因世道安稳,才令一些蝇营狗苟之流得以存于大通朝堂。这些人并不贪赃枉法,也不为恶,只是些钻营仕途之辈,平日里不谈时事政绩,只是一味的圆融谦恭,不显奇功,也无忠义,做事朦胧,毫无立场。”

“常言道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足见庸吏之害,甚于贪官。这类官员虽是遵纪守法,却也平庸无奇,其实于百姓和朝廷皆是百害而无一利。”

“故而若按陈先生所言,吏制清明乃是因着律法,那么在本官看来,若不顾伦理道义,最终说不得大通朝堂中只会剩下清流和庸吏能够得以留存,但却未必是百姓朝廷之福。若想令官员鞠躬尽瘁,绝不可能单单倚仗律法,毕竟若想成为好官,除了学识,胆略,眼界之外,一颗为国为民大公无私之心决不可或缺。”

“本官以为,评判官吏当以德为主,以才为辅,德似木之本,水之源头,才如枝叶,水之波浪。如此有品德者,朴实廉介为质,有操守而无官气,定不会成为庸吏,定能有所建树,不知本官所言陈先生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