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关山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72.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不是更新】写在金庸大师逝世之夜
晚上带大儿子去医院喷喉,回到家一进门老婆就告诉我一个震惊的消息:“金庸走了。”
那一刻,心里似乎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一边带儿子女儿刷牙,一边哼起来《两忘烟水里》。剧中的人物如流水般从脑海中穿过,最终定格在一位面带微笑的老者脸上。——就是他,陪伴着我的青春的金庸。
跟老婆聊了很多,或许男孩子会对武侠更为向往的缘故,老婆很惊讶于我告诉她,金庸的小说我反复看过几十次。聊着聊着,于是决定爬起来,留下了这段文字。
小时候,“电视餸饭”的年代里,广东台重播的港台武侠剧成为了家里每晚的必备节目。以至于住对面楼的同学笑称,每晚就看到你们家电视放《射雕英雄传》了。在那个懵懂的年代,加上“中二”的思维,总会幻想自己是个仗剑天涯的大侠,寻找到自己命中的那个伴侣……
可以说,成就金庸小说的经典,早年不断翻拍的香港武侠剧功不可没。大多数的人,都是先看武侠剧,被情节吸引后再看小说,然后在同好之间争论武侠剧与原着的异同。那个时代的武侠剧,黄日华的郭靖(与虚竹)、翁美玲的黄蓉、梁朝伟的张无忌(还有韦小宝)、梁家仁的乔峰、汤镇业的段誉、刘德华的杨过、李若彤的小龙女、吕颂贤的令狐冲,甚至是配角如秦沛的铁木真、曾江的黄药师、杨泽霖的欧阳锋、刘丹的洪七公、苗侨伟的杨康……一个个经典角色在这里诞生,伴随着我们的青春。
或许每一个我们,都可以在金庸武侠的世界中,找到一个幻想中的自己。武侠世界中的大侠也许并不完美,但总有自己坚持的原则,那怕刀剑加身亦无怨无悔。大侠可以快意恩仇,但家国永在心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有人说,凡有华人之地,必有金庸书迷。诚然。
金庸先生之小说的魅力,在于人物的刻画,乃至从剧情暗喻的现实。曾有人回忆,邓小平***生前曾问,你可知海峡两岸领导人都喜欢读的书为何?来人以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笑称,非也,乃金庸小说。概因小说中有真性情,亦有至理也。
先生作品,经得起推敲,情节与历史若合符节。甚至有位80后“海龟”新垣平,模仿西方笔法,成书《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考察了金庸小说的断代脉络,不得不说是金庸小说的“骨灰级研究者”了。
金庸先生作品,精彩在于环环相扣,情节引人入胜,非一口气读尽难罢休也。可以这样说,先生是我文学上的偶像。当然,先生的一些负面的事,也不必隐瞒。我佩服先生的学识和思维,梦想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他那样的大文豪。
本来有消息,今年香港准备12月6日发行金庸武侠小说题材的邮票,可惜邮票未现,先生已逝。先生的那个江湖,已经再没有了金庸大侠。
旁人曾问先生,“人生应如何度过?”先生答道:“大闹一场,悄然离去。”先生的作品,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已非“大闹”可形容;至于“悄然离去”,恐怕先生也未能如愿,今夜,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央视新闻、央视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共青团中央等一系列官媒公众号罕见地同时“刷屏”悼念。先生之名,亦可知之。
金庸大侠仙去,世间尚可有武侠乎?
走好!先生!
……
万水千山纵横
岂惧风急雨翻
豪气吞吐风雷
饮下霜杯雪盏
独闯高峰远滩
人生几多个关
却笑他世人
妄要将汉胡路来限
曾想痴爱相伴
一路相依往返
谁知心醉朱颜
消逝烟雨间
凭谁忆
意无限
别万山
不再返
万水千山纵横
岂惧风急雨翻
豪气吞吐风雷
饮下霜杯雪盏
独闯高峰远滩
人生几多个关
却笑他世人
妄要将汉胡路来限
曾想痴爱相伴
一路相依往返
谁知心醉朱颜
消逝烟雨间
凭谁忆
意无限
别万山
不再返
万水千山纵横
独闯高峰远滩
万水千山纵横
独闯高峰远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