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攻略
作者:千书过 | 分类:历史 | 字数:85.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解
次日清晨,王伟红着眼睛很早就起来了。
还是那四个女人,在王伟的带领下分成了四组开始筛泥。
湿润的泥土被烤干,然后敲碎。
筛选出其中一些稍大的颗粒。
动物的壳,虫子的尸体,小石头,没有腐烂的树根,甚至还有不知道从哪来的一些碎小的骨头都需要被筛选出去。
好在翻簸箕的手法并不是很难,只要土块被研磨的够细,谁都能将其筛选干净。
筛选过后的泥土按照四种不同的比例进行调配。
每一种比例的配方都被王伟用炭笔记在了树皮上。
泥土的特性不同,所蕴含的物质也不同,除非有那种直接用舌头就能尝出配方的烧陶神人来,否则的话,哪怕经验再丰富的老师傅在面对新土的时候,也需要经过数次实验才能找到最佳的配比。
玩泥巴的王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老妪跑过来,不过听说王伟是在制作陶器,陶罐这些从未听过也无法想象的器具后,无聊的离开了。
一群小屁孩跑过来了,他们倒是挺感兴趣的,想要下到泥池帮忙踩泥。
不过王伟看着他们没有穿鞋,沾满了泥土草叶的脏脚,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细选出来的土和出来的泥就是不一样,光绸,顺滑。
当湿度达到王伟的要求后,他喊下了停。
将这些泥团分批量的运到昨天制作出来的陶轮旁。
扣了一坨泥放在陶轮上,用脚推着转了几圈后感觉太吃力了,便喊了一个女人过来,让她专门帮忙转动陶轮。
在王伟的手中,湿哒哒的泥团随着陶轮的转动被王伟压成了完全规则,对称的圆形。
在这个世界,月亮是圆的,太阳也是圆的,但除了这两样东西,人们很难再在自然界找到完全是圆形的东西了。
那些瓜果,被河水冲刷千万年的石头,虽然也有圆形的,但肯定会有不一的缺陷。
所以对于人来说,圆,就代表着美。
而现在,在王伟的手下,只是用手指稍微挤压,一个漂亮的,圆形的,她们不知道叫做什么名字的东西就出现了。
“这个叫做碗,嗯,算了,有点大,就叫盆吧,唉,别用手摸,现在摸一下就是一个坑!”王伟笑着解释道。
随后,他小心的将这个做好的盆坯子放在旁边准备好的木板上。
木板是圆形的,直接从树桩上面锯下来的,表面已经打磨平整,只有一指厚。
一个木板上差不多能够放七个盆,十来个碗,若是再大一些的陶罐之类的,则放得更少了。
这样的木板王伟让人准备了很多,都是用来充当阴干这些陶器的泥胚的。
一个个的陶胚被做了出来,像那些陶罐之类的,两侧还安上了方便用手端的耳朵。
夜晚,当族人回来的时候,发现院子里面满是这种漂亮的泥胚。
那些最先制作的泥胚已经干了,用手触摸也没有什么大碍。
不过在王伟的吩咐下,还是有人专门守在旁边,不论是谁,都严禁触碰。
众人议论纷纷,都讨论王伟做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虽然从样子看上去,是容器,可以盛水装食。
但这些都是泥做的啊。
泥做的容器,哪怕就是干了,也并不解释的,别说装东西了,甚至都需要轻拿轻放才能确保它们不会碎裂。
不过王伟也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继续做起了一些陶壶。
次日,院子后面,小山下面用来烧陶的火道总算是挖好了。
十几米长的火道有半人多深。
两侧密密麻麻的全是和火道连接在一起的坑洞。
火道挖好之后,王伟便在火道之中铺上了许多木炭。
找了一些从石头山上逐层风化自然脱落的石板将火道盖上,随后便将木炭点燃了。
炭火烧了一整天的时间,期间王伟还给火道加了两次碳。
直到次日清晨,石板上面还能感受到温暖的温度。
晾了两天的陶胚被端了过来。
一个个的小心的放在了火道两旁的陶室中去,然后在陶室上面又盖上了石板。
小心翼翼放陶胚的女人不小心触碰到陶室的时候,发现陶室的泥土居然变硬了。
那手感,不像是泥土,反倒是像石头。
每一个被放下去的陶胚都要过一遍王伟的手。
他的手中,拿着一个用狼毛制作的毛刷。
每一个陶器在放入陶室之前,都会被他涂抹上一层薄薄的稀泥。
老妪跑了过来,蹲在火道旁看着王伟忙碌。
最终,她忍不住的再次问道:“这些泥巴烧了后,就能变成陶吗?”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解释了,但王伟还是耐心的笑道:“没错,陶就是一种跟石头差不多,但又不是石头的东西,到时候陶罐可以煮肉熬汤,逃碗可以喝汤吃饭,比现在用竹筒会方便很多的。”
“要是喝汤的时候喝慢了,这泥巴会不会化开啊?”老妪担心的问道。
王伟有些无语了,解释了很多遍,但他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陶。
就像你无法对一个拥有色盲症的人去形容绿色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一样。
火道里面再次被铺上了木炭,点火,封窑。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加温,不论是火道还是陶室,温度都变得极高。
橘红色的焰火透过石板之间的缝隙透露出来。
附近数米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那种灼热的温度。
因为是第一批陶器,所以王伟格外的小心。
到了夜晚,王伟看了一下系统时间,已经烧了十二个小时。
在火道的尽头,有两个接口。
而接口的外面,是两个用木板制作的鼓风机。
这两个鼓风机相对于以前炼铜时用的鼓风机要大很多。
经过改进,被固定在地上,只需要来回拉扯上面的草绳,就能够将风送入火道。
烧制陶器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没有全自动化烧陶机械的帮助下,人工操作就很考验经验了。
通常,从陶胚入窑后的点火开始算起。
要十到十五个小时来升温。
这个具体时间没有一定,主要还是依靠操作师傅的经验和判断。
如果没有升温过程的话,随便烧的陶器,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会裂开。
接着,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高温致密化。
这个过程也是陶器成型的关键过程。
这个时候,寻常炭火的温度就达不到要求了,需要借助鼓风机来增加火势。
到最后,又是一个降温的过程。
降温也需要十几个小时,但相对于升温来说,需要注意的地方会少很多的。
升温的过程已经差不多够了,接下来就是高温致密化的过程了。
刚好现在闲暇无事,王伟从部落里面找了几个族人来帮忙。
最为强壮的王壮肯定是不能少的。
为了表示对鱼族的亲近,鳄鱼也被喊了过来。
两人都是部落里面最强壮的汉子,再带两个辅助的汉子,想必两三个小时的重复机械运动应该能够坚持下来吧。
听明了要做的事情后,王壮尝试着抽动了几下鼓风机。
在没有轴承的情况下,这简易的鼓风机有些滞涩。
这还是王伟在连接处抹了油的后果。
将火把插在一旁的地上,看着火道中散发出来的橘红色的光芒,王壮并没有多问。
但鳄鱼却有些不解了。
他不明白,那些泥土,哪怕就是被火烧了又有什么用处。
难不成还能变成石头。
他们部落以前烧过石头,被烧过的石头稍微淋一泡尿就会噼里啪啦的炸裂开来。
别说这些泥土不会被烧成石头了,哪怕烧成了石头,一旦盛汤的时候,还不是会炸开。
鳄鱼对于王伟的信任可不如王壮那么强。
毕竟,他们鱼族加入部落的时间尚短,对于王伟的了解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的。
在鳄鱼看来,王伟肯定是有一些小聪明的,但再怎么聪明,也不过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小屁孩罢了。
在他面前,两根手指就能将王伟点倒,自然不会过多的敬畏。
所以,当王伟让他们抽动鼓风机的时候,鳄鱼直接表示了疑惑,并且告诉王伟,做这件事,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浪费时间。
王伟没有尝试再去解释。
这两天他已经尝试过了,无论用什么来比喻,都无法让族人理解陶的含义。
一种东西,只有他们亲眼见过后,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样子,是什么触觉的,没见过,说也说不通。
更何况,很多形容词都是王伟自己造出来的,鱼族还有许多人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呢。
虽然没能得到王伟的解释,但鳄鱼依旧卖力的干起活来。
他们轮班倒的开始抽动鼓风机,当然了,抽动鼓风机的主力肯定是王壮和鳄鱼,当他两累了后,就会让那两名辅助过来接替他们一下。
没事的时候,那两人则是负责往火道里面加碳。
在鼓风机的吹动下,火道中的火焰蹭蹭蹭的往外窜。
周围的环境哪怕不需要火把也能看得清了。
在火焰的炙烤下,又不断的拉扯着鼓风机,两人很快就都变得大汗淋漓了。
用棍子掀开一个陶室的石板,里面的泥胚已经彻底和火光融为一体了,在火光的照耀下,只能勉强看到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