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绝地玩家
作者: | 分类:军事 | 字数:83.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一章 测试
“跑六千公里没大修?”
众位工程师张了张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辆只有基础备用零件的车炮了六千公里崎岖公路?这怎么可能嘛。
如今可不比后世,这个年代的汽车耐久性远不如后世,而最基础的备用零件,这和没零件没有区别····一个备用轮胎,一个机油滤清器,几根备用电线,以及几个发动机和变速箱小零件,全重不会超过二十公斤。
这些东西只能提供最基础的临时维修,说白了就是那些容易堵容易掉的零件备一个而已。
如果是高速公路,六千公里没什么问题,平整的高速路每一天跑一千公里都没有问题,高速水泥沥青路面抖动少,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消耗也少。
但是,横跨美国中部大陆的那条路是什么样子众位工程师很清楚,弯弯曲曲倒不会,路很直,但是水坑,洼地,灰尘路面,平常的汽车一轮跑下来,发动机都需要换好几个。
而一辆在大家眼中粗制滥造的车居然在没有足够零件的情况下十几天就跑完了全程。
六千公里十五天,每天四百多公里,算上休息和必要的维修保养时间,每小时要跑四十多公里速度。
“这不可能”
一位工程师大叫到。
“跑完六千公里路的就是这辆车,你们可以拆开看看”
军方工程师没有理会这群人无能的狂怒,而是拍了拍眼前的吉普车,让这群人自己拆开看,随后他说了要求。
“这辆车的制作公司不清楚,情报部门没有调查到,但能确定是一位华人开的公司,日本人也在调查这个华人公司,英国也在调查”
“但至今没有结果”
“而这辆车在民国游击队那边有数万辆,也就是说这辆车必然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
“军方的要求是,搞清楚这辆的技术要点,提炼出其内部的技术,并且给威利斯吉普升级,至少也要能做到能跑六千公里土质公路无需大修”
军方工程师拍了拍这辆吉普车的管状车架,最后狠狠的说道。
“三个月,我只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各家公司出成品,如果通过检测,预计采购量将是五十万辆”
五十万辆····巨大的数额瞬间冲击了众多工程师的心灵,让他们的心脏一阵砰砰直跳。
能到这里的工程师大多都是各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是绝对的高层,在各家公司中都有股份,也就是说他们的收益将直接和公司利益挂钩。
五十万辆···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吃不下的巨大订单,也就说说最终将平摊到各家工厂生产,但是作为方案的提供公司,必然将获得至少一大半以上的利润。
因为代工生产必须支付大量专利费,如今租借法案已经通过,国内也开始打扩军,以这些工程师的地位自然清楚美国卷入战争只是时间为题。
那么,还有什么比战争财更容易发的?
没有多余的话,大家一众合作,纷纷开始拆解眼前的吉普车。
就在众人合力拆解罗云自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吉普的时候,军方工程师和几个其他的军方技术人员则是坐在角落里看着,静静的看着,神色甚至带着嘲讽。
“干嘛不把研究报告直接给他们?”
一位技术人员问道,这是一位负责技术调解的工程师,也就是军方专门负责调解各家公司的专利冲突,利益分配的工程师。毕竟战争时期订单数额巨大,不是一两家公司能够吃下的,他们需要整合各家公司工厂的资源,而这涉及到利益,必须军方出面,不然让这群人自己商量,最终啥也干不成。
“直接给他们会信么?”
军方工程师翻了翻白眼。
“就算是我自己测试的,拿到报告的时候也是各种不相信”
“也是”
技术人员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他看过军方测试这辆不知名不知来源的吉普车研究报告,其内部蕴含的技术水平,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设计上到没有太多出彩的,但真正可怕的是其制造工艺和所用的材料。
越野吉普车最大的问题是行驶过程中的抖动和震动,以及崎岖路面对零件的巨大损耗,这是各家公司在设计越野汽车时面对的最大问题
威利斯吉普是通过军方测试的最佳吉普车,是各家公司中性能最好的车,维修好,耐久好,价格便宜,制造方便,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和这辆从民国买回来的车一比较,威利斯吉普简直就是垃圾。
重量,不知名车全备重量只有五百公斤,其中还包括了七十五升燃油,而威利斯吉普单单空车重量就五百六十公斤了。质量,那就更别说了,一次横跨美国中部的路途已经实打实的证明了两者质量的车差距。
美国国产的吉普车有差不多一辆车重的备用零件,轮胎四个,发动机变速箱一个,其他各种零件加起来都能组装出一辆新车了,但还是只炮了四千五百多公里。
但是人家的车···六千公里之后啥事都没有。
原本军方以为是设计问题,但是大家最后一研究,这辆车的设计根本不咋地,甚至军方工程师还发现好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真正使其具有极佳性能的是材料,是制作工艺。
比如这辆汽车发动机中的防震橡胶圈,橡胶能减震,大家都知道,但是耐发动机高温的橡胶圈如何制造?这个谁也不知道。
还有大梁,减震弹簧,减震桥····设计没有任何出彩,只是材料让这些平平无奇的设计展现出了极佳的性能。
还有发动机,虽然马力只有五十马力,比威利斯吉普少了十马力,但是故障率极低,而且油耗也低,保养维修更是简单至极。
这一切够归功于材料和制造工艺。和设计毫无关联。
“只有让他们亲眼看到差距,这群寡头才能一起合作,这样我们才能制造出同等质量的汽车”
军方工程师幻想着美国各家公司合作突破技术,但是他显然不知道,这些来自系统的机械质量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