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为汉王
作者:是奇迹 | 分类:历史 | 字数:9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六十四章 孤军奋战
铁破汉朝李木青抱拳说道。
“公主殿下,你有没有想过同陛下罢兵休战?”
李木青一愣,心中是千般滋味,苦笑道。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认为我还有回头的可能吗?”
铁破汉叹了一口气,叩拜道。
“末将将誓死追随公主殿下。公主殿下,末将告退。”
语罢,铁破汉朝李木青行了一礼退出了大帐。
李木青看着轻轻晃动的帐帘,心中不禁升起疲累之感,很想找一个宽厚的臂膀让自己依靠,突然,赵云那伟岸的身影出现在脑海中,李木青不禁芳心一荡,随即流露出痛苦之色喃喃道。
“为什么我们只能是敌人?”
差不多就在同一时间,赵云正和张绣在辽东郡城商议着有关高句丽人的事情。
此刻,汉军已经完全控制了辽东七郡中除玄冤郡以外所有的郡县,征兵事宜在顺利地进行,辽东百姓的参军热情比汉军控制下的其他州郡还要高涨。
四韩的势力已经被完全压制了回去,第八军团正驻守在乐浪、带方两郡以防四韩再一次入侵。
第七军团驻扎在辽东郡同乐浪郡交界处的西安平,以防高句丽精锐。
第二军团驻扎在辽东郡城,辽东郡城现在也是汉军在辽东七郡的行政中心。
两万第一军团的军队则驻扎在翠屏关。许多逃亡的百姓陆陆续续返回家园。
各地重建的工作正在进行,田丰已经赶到辽东负责起了整个辽东的民政事务。
“现在高句丽人正值内乱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
张飞一副急匆匆的模样看着面前的赵云。
赵云淡然说道。
“高句丽人虽然内乱,但是我军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新补充的新军虽然战意高昂,但是缺乏训练而且毫无战争经验可言,后勤的问题也不容乐观。
整个辽东基本上是一片废墟,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向我们提供任何后勤补给,大军的给养全靠青州供应,而由于路途遥远,青州送来的给养在短时间内只够我们平时之用。
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时候,我们应遵从殿下的命令。”
张绣鼓了鼓眼睛,随即像泄了气般。张绣背着双手在大厅里转着圈,赵云不禁感到两眼发晕。
突然,张绣停住脚步,一脸兴奋地看着赵云,赵云登时升起不好的预感,只听张绣大声喊道。
“我有办法了,我记得当日殿下说起匈奴人的时候,说过匈奴人惯常采用以战养战的方法。”
赵云心头一惊。
“你是想效仿当年的匈奴人,采用以战养战的方法?”
张绣点了点头,来到地图架前继续道。
“我们挑选三万精锐,携带七天口粮突袭阴萌关,随后袭夺辽阳,然后直取玄冤郡府,怎么样?”
张绣扭头看着赵云,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
赵云看着地图思忖片刻,笑着点头了点头。
“这倒是一个方法。不过,张将军有想过,若是不能顺利攻下阴萌关该如何吗?”
张绣一愣,苦着脸思忖道。
“若是不能顺利攻下阴萌关,那就只有暂时退兵了。”
赵云说道。
“我觉得这个险值得冒,只是会不会打乱殿下的既定计划?”
赵云面带询问之色地看着张飞。
张绣拍了拍胸脯很肯定地说道。
“肯定不会打乱殿下的计划,要是殿下知道我门夺下了玄冤郡,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呢。”
赵云微一皱眉头,建议道。
“还是给殿下传个信吧,协调一下各方面的动作。”
张绣却摇头道。
“这一来一去要数天的时间,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再说,殿下自己也说过,将在外君临有所不受。”
赵云觉得张绣说的也有理,于是点了点头。
一个时辰后,张绣率领第二军团的三万精锐离开了辽东大营。
张绣离开后,赵云一直心绪不宁,他很担心张绣此行的结果,虽说高句丽人正值内乱,但是高句丽人在玄冤郡仍然驻有近五万军力,其中两万就驻扎在阴萌关,这阴萌关夹在两道山脉之间,地形极其险要,而且这许多年来高句丽人一直在加固阴萌关。
现在的阴萌关正可谓金城之固,城墙高达四丈,全有大青石垒垛而成,冲城车根本就撞不动,城墙上包括车弩在内的各种重型装备一应俱全。
入夜前,张绣及其三万大军来到距离阴萌关十余里处的一片山林之中。张绣命令大军就地隐蔽,随即派出探马斥候。
张绣大军潜伏在树林中,张绣靠坐在一棵大松树下不停地灌着清水,一脸急不可耐的神情。
大约半个时辰过后,斥候终于回来了,带回的消息让张绣感到非常不爽,原来阴萌关的防守非常严密,城墙上守军的警惕性非常高。
张绣命亲兵打起火把,就地摊开地图,问一旁的当地向导。
“这附近有没有地方可以绕过阴萌关?”
张绣身旁的向导三十岁上下,皮肤黝黑,穿着兽皮衣,给人很精悍的感觉。
向导摇头道。
“要过去就只有经过阴萌关。”
张绣盯着地图鼓着眼睛,突然起脚猛地一踩地图,出一声大响,向导吓了一大跳,而张绣手下的这些部将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张绣背着手来回踱着步,众部将看着张绣没一个敢吭声。
突然,张绣顿住脚步,问向导。
“阴萌关上的蛮军会不会出关抢掠?”
向导一愣,点头道。
“这些蛮子总是出关抢掠!!”
随即面露悲愤之色。
“我的一个兄弟就是死在他们的手中!”
张绣哈哈一笑,猛地一拍向导的肩膀,大声道。
“要不了多久我就替你报仇。”
第二天早上,有高句丽的斥候回报阴萌关止的高句丽守将李辟,一支商队正从数里外的小道向东边而去。
“规模有多大?知道运的是什么东西吗?”
李辟急声问道。
斥候回真道。
“商队共五六百人,过一半是扛担的脚夫,所运的货物中似乎有珍珠。”
堂下众部将低声议论起来,许多人流露出兴奋之色,跃跃欲试如同闻到了肉腥味的饿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