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为汉王
作者:是奇迹 | 分类:历史 | 字数:9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
篝火有气无力地跳跃着,它们似乎也被沉闷的气氛感染了。北风有一下没一下地挑动着旗竿上的旗帜。
“想不到我们高句丽天军以十倍的兵力都无法正面击溃这支汉军。”
一个年轻的士卒喃喃道,很感慨的样子。旁边的一个老兵自嘲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这支汉军跟我们之前遇到的大不一样啊。”
另一名士兵露出疑惑的神情。
老兵看了他一眼,颇为诧异地问道。
“你不知道?”
对方摇了摇头。
老兵将一块木头丢进火堆中,说道。
“先前我们遇到的是公孙瓒的军队,而现在挡在我们正面的是另外一支军队。”
老兵看了众人一眼,现竟然许多人都露出茫然好奇的神情。老兵摇头道。
“真不知道你们平时都干嘛去了。”
顿了顿,继续道。
“你们听说过汉人的青州军吗?”
一个士兵点头道。
“当然听说过,据说这支军队快要统一整个大汉了。”
随即神色一愕,惊声道。
“难道这些天同我们对阵的会是传说中的汉军?”
老兵点了点头。其他的士卒显然也听说过汉军的名声,人人都露出震惊的神情。
这时,一个士兵面色苍白地说道。
“两万汉军就这么厉害了,听说整个汉军有百万人,如果汉军调个几十万人过来,那么我们高句丽人岂不是危险了。”
众人这才想到这一点,不禁都流露出担忧的神情。
老兵却摇头道。
“你们也别自己吓自己。汉军确实很厉害,但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像我们正面的这支汉军在整个汉军中也是最精锐的,你们应该听说过汉军第一军团铁骑的名声。”
一个士兵急忙问道。
“难道我们正面的竟然就是第一军团?”
老兵点了点头。众人均露出恍然的神情,虽然众人的惊惶的神情消退了不少,但每一个人仍然显得很沉重的样子。
高句丽此次南征的大将叫铁破汉,在国内是出了名的残暴嗜杀,是高句丽所谓的大将军。
大将铁破汉暴跳如雷,在大帐中不停地吼叫着,两旁的将领不敢看他,也不敢接话。
好一阵子后,铁破汉冷静了些,阴沉着脸说道。
“想不到我高句丽天军竟然以十倍兵力都无法击破这支汉军,而且屡遭败绩。”
此刻,其他部将的心情也很沮丧沉痛。
“高硫。”
铁破汉突然抬头唤道,他口中的高硫是此次随行的亲信部将之一。
“末将在。”
高硫立刻出列应诺。
“我军这些天总共折损了多少人?”
铁破汉问道。
“回大将军,这半个月来,我军同汉军交锋六次,共折损两万八千余人!”
听到这个数字,铁破汉的脸色更阴沉了。
“那汉人呢?他们损失多少?”
高硫思忖片刻。
“应该也在一万以上。”
听到这个数字,铁破汉顿时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其他将领的头颅垂得更低了,心中很是羞愧。
铁破汉霍地站了起来,众人不由得将目光汇聚到铁破汉的身上。
“明天,我定要一举歼灭这支汉军,将汉军大将的头颅制成酒器。”
铁破汉愤怒地吼道。大帐内的火把猛地跳动了一下,似乎被铁破汉的怒气给吓着了。
高硫一脸急色地下拜道。
“大将军,万万不可啊。”
“说。”
铁破汉强压着怒火,如果眼前这个劝谏的不是铁破汉最亲信的部将,铁破汉定会将他一刀两断。
“将军,我军士气已经相当低落,须要先修整一番才行。”
铁破汉坐回主位,紧皱双眉,神情阴晴不定。众将都紧张的注视着铁破汉。
片刻后,铁破汉抬起头来,沉声道。
“就按你说的做吧。”
高硫和其他将领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李具。”
“末将在。”
一个高瘦的将领出列恭立。这个人的神情气质与高硫迥异,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你返回乐浪,押几千汉人女子到军营中来。”
听到这话,除了高硫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双眼一亮。高硫微皱眉头,似是对此事并不赞成,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数天后,数千汉人女子被押进了高句丽的大营,她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高句丽大军耽搁的近十天时间里,汶县以东以南的百姓基本上被前往了西面的昌黎郡。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率领三万精锐屯守汶县,赵云率领的第一军团则撤到了汶县西北的一片草原之上,他们在此修整,并且将在必要的时候策应汶县。
在新年来临之前,重整士气的高句丽大军终于开到汶县城下,大战一触即发。
“将军,高句丽人已经开始进攻汶县了。”
赵云所部的临时帅帐内,一名斥候向赵云禀报道。赵云点了点头,示意斥候下去休息。
“将军,你说公孙续挡得住高句丽人的进攻吗?”
李朗颇为担忧地问道。
赵云紧皱双眉。
“挡肯定是挡不住的,毕竟高句丽人的二十万大军也不是泥捏的,防守汶县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取在昌黎郡布署防御及转移百姓的时间。”
站起来走出大帐,阳光洒在银白的大地上,金光灿烂,视野非常开阔,空气异常清馨,赵云的心情猛然间舒展了好多。
赵云望着东边,说道。
“只须要抵挡半个月时间便足够了,公孙续应该做得到吧。”
同样这样想的还有公孙瓒,他认为两万第一军团士卒能在旷野之中正面数次击退高句丽人,那么他的三万精锐据坚城防守,怎么也能守上半个月的时间。
在汶县战役拉开序幕的同时,百姓们及各种物资加往西面转移。在从辽东郡往昌黎郡的官道上,运载各种物资的大车排成了长龙,携家带口的百姓们也拥挤在官道之上,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恐的神情,夹杂在嘈杂声中孩童的哭喊声更增添了凄惨的气氛。逃难的人太多,以致整个人流走得非常缓慢。
第二天,赵云命令麾下准备出击,以策应汶县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