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作者:老燕难飞 | 分类:历史 | 字数:6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四七章 丁宽的治政宣言
丁宽这一提到党锢之祸和灵帝刘宏,韩融的声音就马上小几分,说出的话也更加虚弱“这灵帝刘宏固然是寡人独夫,卖官鬻爵,倒行逆施。只是当今的天子,虽然年幼,却甚是聪敏,若得良臣辅左,还是能够重新振作,三兴大汉的。”
丁宽既然开了头,也就不再客气:“韩公,党锢二十年,你又何苦如此自欺欺人哪?当年灵帝刘宏也是少年登基,不也有很多大臣说灵帝聪敏吗?
那傅燮傅南容、盖勋盖元固,不也是在说独夫灵帝是被宦官蒙蔽吗?天子聪敏?为左右蒙蔽?不过是大家习惯为尊者讳,文过饰非,委过于人罢了。
即使当今天子聪颖,能够三兴汉室,他的儿子哪?孙子哪?将来再出一个灵帝那样的皇帝?再来一次党锢之祸和黄巾之乱吗?”
韩融被丁宽一连几问,问的是哑口无言,一时失声。好半天才诺诺出口“子厚,这天下总归要有一个天子吧?自从三皇五帝以来,可是一直都是天子统管天下的,若是没了天子,这世间就会陷入诸侯争霸,直到争出新的天子才能重新安定下来吧?”
丁宽长叹一声,“韩公,正是因此我才同样迷茫啊,这天下没有天子,必然天下大乱。但有了天子,若是再如那独夫灵帝一般,即使表面上天下太平,但百姓却同样生存艰难。
黄巾之乱,能够波及大汉八州之地,入黄巾者高达百万之众,真的只是张角妖言惑众,党人推波助澜就能弄出这么大声势吗?还不是天下的黔首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只能从贼以图苟延残喘,或是搏命出个未来?
我当年在渤海曾经屠戮三万乌桓,一个活口未留。但征战黄巾之时,却一直不愿意过多杀戮,为何?这些黄巾众,虽然从贼,但大多数都是活不下去的黔首百姓,在挣扎求存而已,让我如何下得去手?
这些年,我几乎走遍了大汉各州,黄巾乱前,就已经流民无数,处处弃婴,路边白骨时常可见了,你让我如何相信,这大汉朝廷,刘家天下还值得保啊?”
韩融被丁宽一番驳斥,也再说不出让丁宽为大汉流血尽忠的话来,颓然坐在椅上,“子厚,如此说来,你是有心如那些诸侯一般,反汉自立了?”
没想到丁宽还是摇了摇头“韩公,我毕竟是师从伯进公,虽然没有精修典籍,圣贤书也是读过的。又怎么会去做那谋逆之人哪?古往今来,谋逆之辈哪个有好下场的?
如今的我,即无心扶保这个失德败纪的刘姓天下,也不想谋逆作乱,自立为王,也就只能在边远之地,暂行割据,以保治下黎民,能不受刀兵之苦罢了。
至于将来这大汉还能不能三兴,就看天数了。如果这大汉气数未尽,能够重新振作,我就会辞官回乡,必然不会逆势而动。
但如果汉室气数已尽,亡于他人之手,我也不会让那些作乱的诸侯,安然得了天下,必定要争上一争的。”
程昱早就下定决心跟随丁宽,他在跟随丁宽之前,也从未有机会出仕,对汉室可没什么忠诚之心,内心里是极为支持丁宽自立为王的。
以程昱对丁宽的了解,自然知道丁宽一直想把颍川士人绑上自己的战车,刚刚听到丁宽大骂灵帝刘宏,并表示不再信任刘家皇族,就知道丁宽早就对将来如何治理国家有了想法。
看韩融被丁宽说的一副颓容,程昱马上就搭起了话:“子厚,既然你说这刘家天子已经不值得保,那么如果大汉真的气数已尽,你又会如何治理这个天下?”问这个就是让丁宽能够顺势说出自己的治国理念。
丁宽也马上接住这个话题“仲德先生,现在谈如何治理天下,现在还言之过早。不过我到确实有些想法,至少这刘家天子犯的错误,就不能让它再出现了。
关于民生之事,我也不多空谈,我撰写的农书只要能够全面推开,又能让各级官吏不横征暴敛的话,至少能让那些黔首百姓,不至于冻饿而死。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至于治政方面,起码几条还是明确的。
第一,就是这宦官不能再用了,这些人都是身体残缺之人,心态难免与常人不同,整日让这种人围在天子身边,天子怎么会不被往歧途上引导哪?”
丁宽断然拒绝扶保大汉,韩融虽然被搞的有些颓然,但此事也早就在他们这些人的预料之中,丁宽能够表态不跳出来做谋逆之人,其实已经足够让这些人高看了。
听到丁宽开始讲解治政理念,这也是他想要了解的核心内容,自然收拾心情,静心倾听。此时听到丁宽说要彻底废除宦官,还是有些习惯性的认知无法改变,忍不住打断道:“子厚,这宦官的用途,主要还是给皇家做奴仆,以防出现秽乱宫廷之事,也不必全部废除,只是不允许他们参政即可。”
丁宽朝韩融笑了笑“韩公,这皇室为何怕秽乱宫廷?其他高门大族人口也同样不少,为何只是皇室要用这宦官阉人?
还不是皇室自己好渔色,在后宫中收入了太多的女子给一人享用,又不可能真的享用的过来,又怕这些女子耐不住寂寞,才用了阉人。
至于说天子为了多生子女才充实后宫,这话就完全是鬼话了,大汉的皇族宗亲已经遍天下了,却有多少任皇帝少年夭折?甚至如先孝恒帝,后宫五六千人,不是一样没有子嗣留下。
渔色过度,本就是极伤身体之事,如果只为传宗接代,纳个四五位后妃已经完全足以。哪里需要五六千人养在后宫,不过是天子穷奢极欲,又有佞臣不断投其所好罢了。
不过此事是宫内之事,我们于此说太多,也没有必要,就暂且放下吧。
我再说第二点,就是外戚。大汉四百年,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外戚一朝成为权臣,耀武扬威;一朝被诛灭,举族被屠戮。如此循环不断,几乎滑天下之大稽。
这外戚能成为权臣,只是因为姻亲关系吗?若是天子年幼,则是太后掌权,太后若不通政事,必委权于亲族外戚。而天子成年,如欲亲政,却数次是从外戚手中夺回。
其间多少血腥,多少杀戮,而天子长于深宫,与外戚相争却又颇为依赖宦官内侍,此亦是宦官得天子信任,乃至权倾天下的诱因之一。
皇家天子、外戚、宦官,简直如走马灯一样,一代一代相互更替,为何?这天子、外戚与宦官是在联合起来压制士人,这个中枢之权可以在三者之中轮流转换,却一定要把士人排除在外。
士人读圣贤书,被圣贤教诲要忠于天子,忠于朝廷,本应为朝廷之骨干。可这刘家天子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千方百计的防范士人。
宁可信任姻亲外戚,阉宦奴才,也不信任朝中大臣。那独夫灵帝,居然给他的狗带上进贤冠,这已经是视天下士人于无物了。
而这四百年,又有多少忠贞之士,高德之人,只因为恶了这刘姓天子,就被灭族抄家?如此对待忠贞爱国之士,凭喜恶决人生死,这刘家天下自然就会小人幸近,贤人远离,怎能不日渐败落?
我若为政,必收皇室滥杀之权,废除外戚、后族之特权,与天下士人同心戮力,共治天下。官员惩治之责,全数归于廷尉,除非罪证确凿,否则刑不上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