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土
作者:原缺 | 分类:历史 | 字数:153.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48章 哼哈二将归来
听到这话,李纲对周浦不由肃然起敬。
赵桓当然知道周浦的良苦用心,否则也不会对一个处处跟自己唱反调的人,如此有耐性。
说白了,周浦便是大宋的吹哨人。
或许平日里挺讨厌的,但关键时刻,却是赵桓身边最可靠的保险。
新武器的验收圆满成功,赵桓心情大好,当即让天机阁加大速度,生产新版铁火炮。
之所以由天机阁负责生产,而不是工部。
主要还是担心泄露其中奥秘。
毕竟金国探子,无孔不入,一旦得知新武器问世,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设计精髓搞到手。
即便是由天机阁全权负责生产,想要一直保住新版铁火炮的精髓法门,也绝不现实。
毕竟铁火炮里面,总有哑弹,到时候金国人拆开一看,用不了多久就能搞清楚原理。
所以新版铁火炮,只要能够领先金国两到三年,赵桓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新版铁火炮的名字,赵桓不禁陷入了沉思。
之前打算称其“手榴弹”。
可问题在于,就算是新版铁火炮削减了体积和重量,仍旧需要依靠投掷器,才能扔出去。
若是用手,顶多扔个二三十步,到时候没炸到敌人,先把自己给炸的七晕八素,那可不好玩。
“不如叫霹雳雷?”
“已经有称之为霹雳雷的武器了,自己抄袭自己,可还行?”
“新版铁火炮……叫起来,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此物由天机阁生产,干脆叫天机炮?不错,就叫这个名字,不仅简单好记,而且还很响亮。”
自此,新版铁火炮便有了新名字,天机炮。
本来赵桓还打算继续改进投掷器,但是转念一想,投掷器这玩意儿,无论怎么魔改,效率都很难提升了。
若是能造出连发射击装置就好了。
妈的……
有着本事,干脆造榴弹炮好不好?
赵桓摇了摇头,打消了这些荒唐念头。
老版投掷器,虽然简单,但采用三段投掷法,几乎可以做到,五息之间就能投射一轮。
一次一百颗,五次喘息的时间,就能补上第二轮。
这等效率,已经没有改进空间了,硬着头皮改进,只不过是矫枉过正而已。
接下来就等天机炮的实战运用了。
就在赵桓捡起老本行,专心干自己的后勤时,传令太监突然带来一个好消息。
“启禀陛下,陈钊和王大全求见。”
什么?
听到这俩名字,赵桓顿时眼睛大亮。
自从赵桓登基以来,陈钊和王大全就前往上海浦,专心经营跨海贸易。
作为赵桓昔日的左膀右臂,如今终于回京,赵桓自然是打心眼里开心。
“宣!”
不多时,陈钊和王大全便进入御书房,出现在赵桓眼前。
陈钊一点变化都没有,见到赵桓,直接扑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陛下,属下终于又见到您了。”
“您是不知道,这段时间在上海浦,属下有多思念陛下。”
“没有陛下的日子,当真是茶饭不思……”
本来旧人重逢,赵桓还挺激动,结果面对陈钊一串连环马屁,瞬间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也太肉麻了吧?
不知道的还以为,赵桓和陈钊有一腿。
赵桓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没好气道:“你给我打住!”
“拍马屁也讲究个度,你就属于太过了,连朕都听不下去了。”
陈钊却毫无收敛,一把鼻涕一把泪道:“属下所说,句句发自肺腑。”
“这段时间在上海浦,虽然有陛下撑腰,没人敢欺负为难我们,可只要出了海,情况就不一样了。”
“那些海外蛮夷,处处刁难,真是气的人牙根痒痒。”
所谓的海外蛮夷,无外乎是东南方向的某些弹丸小国。
不对,就算是用“小国”来形容,都太过夸张。
很多赵桓印象中的国家,现在还是部落状态。
见陈钊大吐苦水,赵桓倒是出奇的有耐性,听着陈钊把某些蛮荒烟瘴之地的人,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等陈钊骂完,赵桓这才慢条斯理道:“陈钊,你辛苦了,朕都记在心里。”
“既然你回京了,那就在京中多住些时日。”
说到这,赵桓看向一旁同样激动的王大全,轻笑道:“还有大全,你也辛苦了。”
“朕现在虽然已经是一国之君,但却没有忘记昔日的老部下。”
王大全激动地满脸涨红,不过相比于陈钊的溜须拍马,他倒还算沉得住气。
只是深深地吸了口气,嗓音铿锵有力道:“属下这辈子,就是为了给陛下鞍前马后而生,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得得得!
王大全这厮,也是一个德行。
要么半天憋不出个屁,一开口便是力道十足的马屁。
简单寒暄几句后,赵桓便切入正题:“你二人这段时间,可赚到钱了?”
面对赵桓的询问,陈钊顿时一脸惭愧。
见此情形,赵桓不由暗暗失望,但也能够理解,跨海贸易虽然暴利,但折损太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赔的血本无归。
而且,赵桓名下还有两艘大船被扣在安南,至今都没有要回来。
这种情况下能保本就不错了,赵桓也不指望靠着跨海贸易,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就在赵桓准备安排二人先回去歇息时,陈钊却突然来了一句。
“属下这段时间确实没赚到什么钱,到现在为止,也就有三艘船回来了。”
“除去乱七八糟的杂项,到手的纯利,也就……三万两银子而已。”
三万?!
一艘船就能赚一万两银子?
赵桓顿时眼睛一亮,笑骂道:“臭小子,你还敢跟朕绕弯子。”
“这么短的时间内,赚到三万两银子,朕已经很满足了。”
别看赵桓当王爷时,花钱大手大脚,不计成本。
现在成了一国之君,越发的精打细算了。
要知道,整个蜀地,一年的酒税,也只是六百万贯而已。
除去杂七杂八,各种消耗,以及六部排着队要钱,真正能够进入国库的钱,能有个五分之一都不错了。
而跨海贸易,则是国库的额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