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武锻大明

作者:酸汤折耳根 | 分类: | 字数:79.9万

第179章 一路向北

书名:武锻大明 作者:酸汤折耳根 字数:4648 更新时间:2024-11-04 03:05:27

皇帝出巡——

这对于任何朝代,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大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

正当留京的官员,在月台上准备恭送建文皇帝北巡的同时,在北平城车站外不远的轨道上,此刻正停靠着三列一模一样的列车。

这一招,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使用过。

也就是朱允炆从应天来北平的时候,除了他自己乘坐的列车之外,其实前后还同行着三列一模一样的火车,当皇帝的专列驶出火车站后,四列一模一样的火车,会交替更换前后顺序。

按照此前铁道科设定的方案,当皇帝的专列驶出火车站两个时辰之内,四列火车的位置,需要做两次更换,而更换的地方都是相对隐瞒的区域。

这一次,自然也是一样。

皇帝出巡,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

北平车站。

呜呜,呜呜,呜。

远处突然响起的几声汽笛声,顿时让相对安静的北平车站,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这汽笛声,并未朱允炆所乘坐的专列发出的,而是一列正向北平车站驶来的列车,朱允炆以及车站的所有官员,他们都知道这列火车来自何处。

白令海峡。

没错,这就是半个月前,从白令海峡发往京师北平的列车。

白令海峡距离北平长达数千里,虽然机车科经过数十次升级改进,现在大明王朝的火车车速,其实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至少比起第一列火车的速度,提高了接近三倍。

若是让大明王朝的第一列火车从北平开往白令海峡,至少也得一个多月,或许两个月才能跑完全程,而且第一列火车制造蒸汽,用的是木柴,这就需要沿途的车站,备足足够的木柴。

木柴制造的热量还是有限的。

经过科技部的多年研究摸索,加上朱允炆不时提出的宝贵建议,早在三年前,大明王朝的火车已经不在使用木柴制造热量,而是采用煤炭。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因为朱允炆是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山西盛产煤炭。

目前大明王朝朝廷专门设置了一个煤炭科,主要就是负责开采煤矿,此时在山西就设置有十余家煤矿工厂,他们开采出来的煤矿,现在主要用于火车,蒸汽船,已经需要使用蒸汽的工厂作坊。

半年前,朱允炆曾提出过用煤炭取代柴火做饭。

蜂窝煤,目前仅有北平的紫禁城已经开始使用。

只不过因为大明王朝现在铁路网已经遍布全国,还是上百艘蒸汽船只,数千家使用蒸汽的工厂作坊,但是采煤的工厂作坊,目前也只有山西的这十几家煤矿工厂。

想要让百姓也使用上煤炭,目前来说还有些棘手。

当然,朱允炆也考虑过这事儿。

不过按照他的计划,十年之内将煤炭向百姓开放就行。

因为有了煤炭,已经机车的改进,目前大明朝的火车速度提高了很多,从白令海峡开到京师北平火车站,现在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抵达。

半个月前。

北平至白令海峡的火车正式运行,发出的当天,北平与白令海峡两座火车站,同时发出了一班列车,此时在站外鸣笛的就是从白令海峡开来的火车。

这列火车现在正停靠着北平火车站外面,按照朝廷此前的计划,他们开到北平火车站入站口时,必须先停下来,然后鸣笛提示车站。

也就在几声汽笛声响起之后。

北平火车站站台上停靠的列车缓缓的向前移动,月台上留京的文武官员,在太子朱文奎的带领下,全部毕恭毕敬的面向列车施礼,并齐声高呼:

“臣等恭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窗外的万岁声,朱允炆面向窗外轻轻的挥手告别,这些都是他的臣子,还有他的儿子闺女。

呜,呜,呜呜。

就在百官们高喊万岁的时候,皇帝专列也发出清脆的汽笛声。

出发了。

列车带着滚滚浓烟,缓缓的驶出北平火车站。

正当朱允炆所乘坐的列车驶出北平站的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一列一模一样的列车驶出了北平火车站,这是四列火车的最后一列,在它的前方还停靠着两列等待发车的列车。

“父皇!”

“父皇!”

“父皇!”

一个八九岁的小萝莉,欢喜的指着窗外的风景,嘻嘻笑道:“这里好美呀,父皇,咱们大明还有这么美的景致。”

朱允炆顺着小萝莉手指的方向,外面其实就是一座小山村,他笑着道:“彤儿,咱们大明万里江山,好景致还有很多呢,以后父皇带你到处去看看。”

“真的?”朱彤十分欢喜。

朱彤是朱允炆的次女,其母是便是皇贵妃徐妙锦,朱彤今年八岁,深得朱允炆的喜爱。

第179章 一路向北

这一次北巡,他的众多皇子公主,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北平,唯独只有这个二公主朱彤,跟随母妃徐妙锦,随同朱允炆北上白令海峡。

“当然是真的!”朱允炆轻轻摸了摸闺女的头顶,笑着说道:“父皇什么时候骗过彤儿?”

“没有!”朱彤肯定的道。

只是她这话刚说完,就看见旁边的一条岔道上,一列与他们乘坐的一模一样的列车,快速向前失去,而他们这列火车,却减缓了速度。

“父皇!”

朱彤似乎有些不悦的道:“岂有此理,刚才那列火车,为什么敢超过父皇的专列。”

朱彤话音刚落,一旁的徐妙锦笑着道:“彤儿,那列火车,是奉你父皇的旨意,超越我们这列火车的呀。”

“为什么?”朱彤有些不解。

“因为咱们这列火车上,有我们大明王朝的二公主啊!”

“二公主是大明皇帝的掌上明珠!”说着,徐妙锦故作镇静的道:“所以你父皇为了保护彤儿,所以安排了别的火车,给彤儿护卫呀。”

“不对!”朱彤连忙摇头道:“是因为这列火车上,有父皇。”

朱彤虽然只有八岁,但是大明王朝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她自然是清楚的,从小先生就教过他们,天大地大,君王最大。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王朝,自然是皇帝最大。

此时母妃说,父皇是为了保护她这个二公主,她自然是不信的。

“父皇!”朱彤乖巧的道:“您说对不对?”

“哈哈!”朱允炆闻言朗声笑道:“父皇是天子,父皇不需要保护,但是父皇却要保护朕的宝贝闺女啊......”说完,他看了一眼徐妙锦,笑着说道:“咱彤儿才是最为重要的。”

“谢父皇!”朱彤是一脸的激动,很是乖巧的靠在父皇的怀里。

连续交换了几次顺序之后,已经很难确定皇帝到底坐在那一列火车上。

......

三日后。

北平,太子府。

皇帝北巡,朝廷又皇太子朱文奎监管。

“于谦!”

朱文奎翻看了几份奏疏,疑惑的问道:“金帐汗国求购火车车头,为何拒不接受?”

朱文奎是真的有些疑惑。

至从大明王朝铁路网建设完成,周边不少国家来大明求购火车车头,以及请求派人到大明学习铁道建设。

于谦是负责对外事务的。

之前他曾向皇帝朱允炆谏言,大明王朝已经开启了统一全球的步伐,只不过第一步不是武力征服,而是文化输出,将中原的文化,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世界各国。

其中也包括开设大明书院。

大明书院,现在是大明王朝的最高学府,目前在全国各地一共开设了十八家分院,大明书院与其他书院不同的是,大明书院可以接收非大明王朝的学生。

朱允炆曾经颁布诏令,世界上任何国家、种族、部落,只要愿意到大明学习,中华书院都会接收他们入学,教他们中原文化,教他们大明王朝的一些先进技术。

当然——

所谓的先进技术,只是停留于非军事类科目,比如铁路建设、酿酒工艺等等。

至于蒸汽技术、铁甲舰建造技术、火枪火炮技术,这都是不会对外国学生开放的,而且即使是大明王朝的学子,也需要通过层层选拔,考核之后,才有机会学习这些技术。

当然,虽然大明王朝不对外教习蒸汽技术,但是对于火车车头,大明王朝同意,任何国家想要购买,大明王朝是愿意卖的。

为什么呢?

首先,现在设计的车头,技术早已更新换代,如果没有完整的图纸,想要模彷的可能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外出售的车头。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其他国家想要发展铁路建设,只有向大明购买车头。

当然,每一款车头,它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就拿目前大明机车科设计的最新车头,它的使用寿命为二十年,二十年后,这个车头很可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对于这一点,大明机车科在售卖车头时,做出了承诺,大明的车头售出后,在其使用达到十五年后,可以以旧换新。

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够买了大明的车头,使用十五年之后,就可以运到大明来换新的车头。

为什么这么做呢?

这事儿朱允炆其实有过考虑。

在他的计划当中,十五年之内,大明王朝可能已经开启了征服之旅,那时候或许很多国家已经不需要再向大明购买车头,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州府。

至于为什么愿意向他们售卖车头?

这是因为朱允炆想要让他们提前帮助大明王朝修建铁路,等到大明王朝决定开始征服之旅的时候,这些国家已经建设出能够提升速度的铁路,这不是正好帮助大明王朝了吗?

只是——

朱文奎手里的这份奏疏有些奇怪。

金帐汗国向大明申请购买五十台车头,但是外事部却将这事儿压了下来,居然没有同意金帐汗国的购买申请,最为主要的是,内阁也做出了商议后的建议:

他们认可外事部的意见。

暂不接受金帐汗国的购买请求。

于谦闻言,先是向朱文奎行了一礼,才说道:“回殿下,不是微臣刻意违背陛下的旨意,实则是想让金帐汗国妥协。”

“???”

朱文奎闻言一愣,于谦澹澹的道:“在此之前,蒙兀儿斯坦、帖木儿两国已经向我大明购买了三百个车头,这两国现在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城市通车运行......”说着,于谦顿了顿,道:“此前我们对于购买车头的国家,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就是他们必须向我大明开辟驻该国使馆,目前我大明在蒙兀儿斯坦、帖木儿两国,已经开设使馆五所。”

对于这件事,朱文奎其实是知道的。

几年前,大明平定南亚五国之后,朱允炆曾命令西平候沐成为征西大元帅,继续征服周边小国以及部落,可是后来朱允炆叫停了这件事,只是让沐成在泰可素驻军。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于谦之前说的,征服之前,向输入中原文化。

可是这个时代,中原距离西亚、欧洲、非洲实在是太过遥远,如果仅靠商队和萧世孞的舰队是很难达到大规模输入的。

于是于谦就提出了一个建议。

向西亚、欧洲、非洲国家派遣驻外使臣,然后大明派遣有些有文化的人,到当地去开设汉语书院,教他们汉文化。

一些较小的国家,对于这个要求,并未提出反对的意见。

毕竟能够跟东方大国建立联系,他们也是愿意的,特别是他们已经知道,这个东方大国这些年的发展可谓是超速的,他们也希望因此赶上大明的步伐。

为了促成这件事,大明王朝在出售先进设备的时候,提出过,如果同意大明在其境内开设使馆,购买设备可以给予七折优惠。

七折啊,这可让很多国家兴奋不已。

因为这些设备,只有大明王朝能够建造出来,他们想要拥有,只能是拿钱购买,如果既能使用大明的先进设备,又能剩下购买费用,而且还能与大明建立联系。

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

事事总有例外,金帐汗国就是这个例外。

其他国家都愿意接受优惠,让大明在其境内开设使馆,唯独金帐汗国拒不接受,他们宁愿原价购买,甚至加价购买设备都行,就是不同意任何国家在其境内开设使馆。

于谦是力主文化输入的领头人,这金帐汗国不买账,他自然不会同意,于是当金帐汗国数次提出申请购买车头,而且愿意双倍价钱购买,但是大明的意见很简单。

生产力有限,暂时没有时间给金帐汗国制造车头。

因为接受大明提出条件的国家很多,大明肯定优先照顾他们。

因为朱文奎这是刚刚监国,所以有些事情,他还不是很清楚,等到于谦将理由说出来之后,朱文奎这才微微点头,道:“既如此,于大人,你就看着办吧。”

“是!”

于谦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应承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