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子简直离谱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68.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一十九章 蒙古凶残示威,最后通牒
第218章 蒙古凶残示威,最后通牒
宣政殿内,大殿内站着三个俏丽绝伦、气质各异的三名江湖女子。
一身白衣的是圣门天地宫--圣女姬清瑶,一身黑衣的是天魔宗魔门圣女戴小琴。
还有一个身着紫衣、绑着双马尾的天真少女,桃花岛岛主之女--许灵溪。
三人背后,是正、魔和散修阵营为首的三个宗派,代表了大秦的整个江湖。
她们此次前来,是受宗门之意,想要和太子把话直接放到台面上来谈了。
赵义虎来禀报的时候他还一头雾水,这三个联合起来可以执掌江湖的大宗派想干啥?
难道是听闻本太子喜欢女色,想要用美人计来迷惑本宫?肤浅至极!
看了信后他才知道,这三宗门现在联袂而来,算是要给他一点压力。
三宗门承诺在大秦和蒙古大战期间,会约束好江湖局面。
但三宗门都提到了一条请求,就是希望太子不要再派兵屠杀江湖门派。
若江湖中有出现对大秦心怀不轨的门派,江湖内部自己解决,像之前一样。
等内部解决不了的时候,再由朝廷出面,任由朝廷发落。
其余的就是一些恭维话语,毫无营养,可见写信之人并不擅长此道。
李远牧看完三人送来的最后一封信后,目光似笑非笑的扫向下方。
看着这三个如花似玉、各有千秋的绝色,他嘴角微微上翘,看向天魔宗戴小琴。
“本宫是应该叫你戴千梦,还是戴小琴?”
老丘城时,花魁戴千梦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没想到是魔门圣女。
在江湖大会的时候,两人见过之后都心照不宣。
戴小琴嘻嘻一笑,她娇声回道:“殿下喜欢喊哪个都可以,两个都是奴婢的名字。”
“哼。”旁边,一身清冷的姬清瑶忍不住微哼,看不惯魔门圣女的做派。
“殿下,清瑶这次前来,是受宫主嘱咐,想和殿下禀明一下天地宫的立场。”
“天地宫随大秦立教千年,我等修道之人,求的是真我和自在长生,断然不会掺和朝廷之事,请殿下放心。”
李远牧点点头,淡淡朝她道:“一个江湖宗派,能绵延千年不倒,实属不易。”
“天地宫剑魔之名,本宫也时常听闻西厂汪总督讲起,是个坐镇一方的人物,只可惜醉心于江湖。”
他看了看姬清瑶微变的脸色,才笑了笑:“不必紧张,本宫就是这么一感叹。”
“人各有志,本宫从不做勉强人之事,哪怕此人是个数一数二的超凡高手。”
姬清瑶松了口气,她开口道:“清瑶替宫主谢过太子殿下。”
戴小琴在一旁嘟着嘴看着太子和那讨厌的冷美人对话。
被抢了头筹,心中总感觉莫名其妙的低了那女人一筹,这让她心里有点不爽。
等太子话说完,她迫不及待就跳出来开口:
“殿下,我们天魔宗虽日渐衰落,但江湖事江湖了,也从没有掺和朝廷之事的打算。”
“听宗主说之前京城这边的大人物,趁天魔宗势弱想要招揽,被我们宗主随手打发了。”
“奴婢这次来也是为了禀明魔门立场,望太子明鉴。”
李远牧点了点头没说什么,把目光转向了紫衣少女许灵溪:“你们桃花岛呢?”
许灵溪明媚一笑,一开口声音有若黄莺出谷:“殿下,爹爹说了,桃花岛的建立初衷便是平等、自由、仁义。”
“爹爹说朝廷之事他们躲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主动去掺和。”
“所以桃花岛从未掺和过朝廷之事,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
谈到正经事,李远牧神色也严肃起来:“本宫明白你们的来意。”
“大秦的江湖门派源远流长,天地宫、天魔宗、桃花岛,能走到如今皆不易。”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本宫对大秦的江湖门派其实谈不上有多么大的恶意。”
“独孤一剑是本太子的事现在都知道了吧?笑傲江湖和现在还在说书的射雕英雄传,也算是本宫的一种期望。”
“所以,只要江湖门派恪守自身,不要掺和大秦国事,不要触碰本太子底线。”
“那便不会引来灭门之灾,这是本宫对你们的承诺。”
三女脸上出现肉眼可见的欣喜,今日一见,传闻中声名狼藉的太子好像也没那么差。
门派中交给她们的任务轻松完成,她们皆娇声谢过太子。
“你们的诚意看到了,本宫也给了你们承诺,只要江湖中在朝廷战事期间不给本太子添麻烦,那一切皆可谈。”
“反之,本宫会让那些桀骜不驯的门派,体会真正的绝望。”
“本宫言尽于此,你们回吧。”
李远牧高坐案桌上,淡淡的下了逐客令。
换做以前悠闲的时候,这三个如花似玉、身份超然的江湖女子,怎么着也得口花花一番,最近却是没了心情。
姬清瑶三人也懂事的行礼,随后出了这江湖中人人谈之色变的皇宫。
........
北境,雁门关。
最前线正对蒙古草原的烽火台上,吕延手持一个太子新送到的“神物”--望远镜,对着辽阔草原望了起来。
“好!!真乃神物!”
一会后,吕延大喝出声,周围一些将领也迫不及待的举起手中望远镜,试着看了看。
惊呼声不断从他们口中传出,众人脸上欣喜神色溢于言表。
“大将军,有此神物,加上三弓床弩和神臂弩,此战,我大秦必胜!!”
“大将军,真的可以望的很远,这望远镜让军中探子使用,以前来无影去无踪的蒙古骑兵,从此无所遁形!”
“殿下圣明!!”
一众将领激动的不能自已,纷纷开口。
烽火台上,吕延衣衫猎猎,他望着这一眼看不到头的宏伟雄关,重重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麾下的将领说的没错,有此望远镜,加上三弓床弩和神臂弩,是他们雁门关大军扬眉吐气时刻了。
吕延镇守雁门关近十年,首次拨开了心内蒙着的厚厚阴霾。
当今监国太子、他名义上的大舅爷,风轻云淡间,便为他奠定了胜利基础。
“殿下,当为大秦兴国之主。”吕延在烽火台上,喃喃自语。
他随即严肃起来,朝身边将领下令:“望远镜乃神物,数量稀少,三军之中,该如何分配,你等明日交一份名单给我。”
“属下明白!”众将领抱拳应声。
“传令三军弓弩手,训练之事不可懈怠,蒙古大军随时兵临城下。”
“太子有句话本将深以为然,平时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
吕延说完,一甩身后披风,下了烽火台。
从最前线的烽火台往里看去,依山而建的雁门关犹如一座重镇。
不同的是,雁门关的一切都是为了防御骑兵和战事所建。
到处可见围墙、石墙,堡寨、壕沟和暗门等,起到阻拦屏障的作用。
第二日,在营帐内观看兵书的吕延,突然收到探子紧急军情。
烽火台外,有一队蒙古骑兵正快速往雁门关而来。
他扔下兵书大步出了营帐,立刻骑马赶往烽火台,身后,一队亲兵沉默跟随。
等他到烽火台前下马,一名将领立刻跑上来,神色中充满愤怒:“大将军,蒙古欺人太甚!”
吕延瞥了此人一眼,一边大步往烽火台上走去,一边淡淡问着:“怎么回事,一队蒙古骑兵何至于此?”
将领大步跟着将军,面色涨红:“大将军,你不知道,这队蒙古骑兵杀了几十名进蒙古交易的大秦商人,把尸体送来扔在烽火台城门前。”
“距离蒙古檄文给出的十日还有几天,他们却叫嚣着一日见不到小公主,就每日杀一些大秦商人送来,直到全部杀光!”
吕延面色沉了下来,上了烽火台往关外望去。
在烽火台前方空地上,几十具血肉淋漓的尸体,如同杂草一般被堆在一起。
其中有不少人,还睁大着恐惧的双眼,死不瞑目。
吕延看着这一幕双拳握紧,死死咬着牙。
他脑海中回到刚来雁门关那时,多股蒙古骑兵在北境作乱的场面。
那支离破碎的尸体,那被侮辱而自杀的女子,还有倒在血泊中的老弱妇孺。
不堪回忆的画面一一闪过,他双眼慢慢爬上血丝,心中喃喃开口。
“之前为了北境大局,雁门关大军死守不出,是本将军亏欠你们的。”
“如今太子下令可出兵迎战,这次,本将军定不负北境、不负大秦。”
吕延心中发狠,他猛一转身,朝身前的将领沉声道:“传令下去,开城门,把大秦子民的遗体送入关内。”
他双拳紧握,缓缓道:“接下来的几日,如还有蒙古骑兵前来,在不动用三弓床弩和神臂弩的情况,把他们都给本将军留下。”
三弓床弩和神臂弩还不能动,若是先走漏了风声,这次和蒙古的大战就难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下完命令,吕延面无表情下了烽火台,朝关内军营而去。
大战不可避免,军中的一切,他都要亲自去巡查好每一方面。
接下来两天,烽火台城门前,蒙古骑兵每次都丢下一堆大秦百姓的尸体,数量越来越多。
负责前线烽火台的将领怒不可歇,在城门空地上挖了壕沟,让士兵躲在里处杀了前来的蒙古骑兵一个措手不及。
但蒙古骑兵机动性太强了,只杀灭了这队人马的一半后,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叫嚣着,大笑着辱骂后绝尘而去。
距离大战倒计时最后一日,烽火台前严阵以待。
不久,持着望远镜观察的探子发出警报,有一大股蒙古骑兵袭来,烽火台上顿时如临大敌。
战鼓声响起,士兵们纷纷涌上城墙,严阵以待着。
关外草原,一股千人的蒙古骑兵卷着漫天尘土,夹杂着马的嘶鸣声和大喝声,在离烽火台不到一里处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若是以前的大秦弓弩,无论如何也摸不到这些蒙古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