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大厨
作者:阳光茶香 | 分类:历史 | 字数:10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商议
经过了一番商议后,他们才发现之前预想的那些解决方案全都实现不了。
徐恒生一直在心里悄悄的酝酿那个大胆的猜想,虽然有些冒失,但……
“若是几位相信我,我们马上就去找图兰。他既然自起王国,就说明他也不是弃百姓于不顾的人,到时候我们可以集体把周严拉下来,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徐恒生说的振奋,那几位也被他掀动的情绪十分高涨,若是能够跟图兰达成协议,那往后他们就不用再担心了。
“没问题!”
接连几日,但恒生有空闲的时间,他们几位都会坐在一起,好好的聊聊接下来的策略。
“少爷外面有个人找您,是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
官家匆匆从门口走了过来之前,从来都没有瞧见这个人来过徐家,再加上最近外面世道不太平,他自然心生戒备。
“把人带进来吧。”
管家听闻这话没过多长时间,就瞧见一个穿着黑色袍子的人从外面走了过来。
那个黑衣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将脸上的那张纱巾揭下来看身形好像是个男子。
“我有些话要说,让其他人全都出去。”
徐恒生有些惊恐,不知道这次是不是遇上了狠角色。
接连两个时辰,他们两个一直坐在中厅,丝毫未动中厅的门紧闭着,外面那些人根本听不到里面究竟在说些什么。
突然……
门被打开了,徐恒生将那个黑衣人送走之后,莫不作声的走了回来。
“官人,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楚清颜眼巴巴的看着徐恒生,着实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什么去告诉他们把徐家饭庄的铺子门全部都关掉,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不再开张了。”
徐恒生留下这话,带着徐家的所有人,匆匆收拾好了东西便离开了。
……
小队成员骑着马,走在熟悉的边境线上。
突然有人指着前方道,“有人!有三个人出现了!警戒!”
所有人神情紧张,随时准备着。
“等等,看衣着好像是我们大梁人...还绑着个匈奴人?!”
正是徐恒生一行人。
徐恒生此刻愁眉哭脸的牵着马,在他的马后面走着的,是被绑的着匈奴二皇子。
这二皇子,用生硬的大梁话对旁边骑着马的太平公主说,
“景鸾公主,本王真的好心劝你,你这个手下,赶紧扔掉吧,这么扣的人,配不上你这样高贵的公主。”
“闭嘴!”
“闭嘴!”
太平公主和徐恒生同时道。
徐恒生快要气炸。
“你一个人一顿饭吃的量,是我和公主一天的量!还顿顿要吃肉!就你这个吃法,就是在大梁京都,也没人喂得起你!”
因此,当徐恒生看到边境守卫巡逻队的兵士时,才算是长舒一口气。
在赶过来的兵士震惊目光中,太平公主将一块身份令牌递过去,让人先一步回营报告。
在这之后的事,就和徐恒生没啥太大关系了。
徐恒生找公主要了三十两银子,又借了一辆马车,总算是回到阔别一个月的家中。
太平公主倒也没对徐恒生说什么,只是简单的道了谢,并告知徐恒生,随后会有人去上门找,便放徐恒生走了。
徐恒生对这些无所谓,只要有钱拿,他就满意了。
扣除掉这一趟的成本,二十六两银子。
徐恒生只赚得四两,并不多。
不过好在得了一匹马。
这是太平公主的坐骑之一。
虽然没有那匹蹄子和脑袋中央带白毛的马好看。
但这匹浑身漆黑油亮的英俊大马,据说也是公主私藏里,排的上号的好马。
就是脾气大了点。
听人说,这马很容易不高兴,一生气就撩蹄子,根本不好骑,大家都怕它。
所以这匹价值据说好多钱的大马,接交给徐恒生时候,双方都觉得很满意。
徐恒生倒没觉得有啥困难。
在第一次这大马对他不满意的叫了几声时,
徐恒生给马吃了个淘宝买来的苹果和胡萝卜。
这马就对徐恒生脑袋碰了碰,摇摇尾巴,算是承认了这个新主人。
在青禾县城与送行的兵士告别,徐恒生直接去车马行。
定做了一副无盖马车,又买了些猪肉之类,便晃晃悠悠着一路赶回了家。
刚走到家门口,家里的二娘三娘四郎五郎,就全出来迎接他。
“阿兄!你去哪里了!这么久才回来,好想你。”
家里几个孩子,围在徐恒生身边,不停的对兄长询问关心道。
“阿兄去赚钱了,就是走的远了一点,你们放心,你看,阿兄还带了一匹大马回来呢。”
徐恒生笑着将马车拉进院门。
虽说家里来了大牲口,对小孩子来说是件很稀罕的事。
但毕竟是快一月未见的兄长,除了比较懂事的二娘三娘。
四郎五郎却是立刻就把这些天发生的事,说给自家兄长听。
“阿兄,这些天你不在家,村里来家里买面包的人,都少了好些。”
“阿兄,还有人跑来家里,想问二姐她们要面包那些吃食的配方呢。”
“每天二姐三姐忙着做面包,又忙着给我们做饭,一天都睡不上一会呢。”
虽说家里孩子年纪不大,但很多事,小孩子一样能明白。
徐恒生听完皱了下眉。
他才出去了一个月不到而已!
二娘三娘见徐恒生神情不对,立刻把徐恒生拉进屋里。
“阿兄,你刚到家,坐着休息喝些水,你别听他们说,我来给你解释。”
手里一杯热水喝完,听完二娘三娘外加两个小的时不时补充,徐恒生总算理清事情大概。
第一条村民来买面包的少了,是因为眼下已快到十二月了。
天寒地冻的,面包冷的快,硬邦邦的面包,口感味道都不满意。
而且一文钱三个,又不能当主食饭菜,有这钱哪怕买点粟米啥的,也够一家老小一天吃个饱。
因此,综合几条原因,对冬天粮食逐渐紧缺的村民来说,已经没啥吸引力了。
卖不出去,来家里进货售卖面包的村人,自然就少了。
至于想买面包配方的,听说是青禾县里一户颇有资财人脉的富裕人家董家。